鼻喷剂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6394发布日期:2019-04-20 03:21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鼻喷剂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鼻喷剂瓶。



背景技术:

鼻喷剂瓶是一种将治疗药物喷入鼻腔内部的治疗装置,其通过输送管将治疗药物输送至喷头,并从位于喷头顶部的喷孔中喷出。在实际使用中,患者将位于输送管顶端的喷头伸入到自己的鼻腔中,并将治疗药物从喷孔中向上喷出,这样喷出的药物会在喷头正上方的鼻腔内部雾化为一个半球型,使药物均匀分布到鼻腔的外侧壁、鼻道和鼻中隔上。

在这些治疗药物中,鼻用的抗过敏药物和激素型药物只有粘附在鼻腔的外侧壁上才具有治疗作用,因此将这些药物均匀喷到鼻腔的各处不仅不会提高治疗的效果,还会造成药物的过量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鼻喷剂瓶将治疗药物喷到鼻腔内部不具有治疗效果的区域上,造成药物过量使用的缺陷,提供一种鼻喷剂瓶。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鼻喷剂瓶,其包括输送管和喷头,所述喷头位于所述输送管的顶部,所述喷头具有喷孔,所述喷孔倾斜于所述输送管的延伸方向设置并连通至所述输送管,所述喷头还具有一斜面,所述斜面的朝向方向与所述喷孔的朝向方向相同,所述喷孔延伸至所述斜面。

该鼻喷剂瓶的喷头上包括有喷孔以及一斜面,通过将该喷孔相对于输送管倾斜设置,使鼻喷剂瓶内的药物在沿输送管输送至喷孔后,能够沿着喷孔倾斜的向外喷出,这些被喷出的药物能够以该斜面为基准,以倾斜于输送管的方向雾化为一个半球型。在实际使用时,只需将该鼻喷剂瓶的斜面朝向于鼻腔的外侧壁一侧,就可以保证该药物能够喷到鼻腔外侧壁上,避免药物的过量使用,起到最大药物治疗作用。

较佳地,所述斜面为弧形斜面。

该结构可以使喷孔中喷出的药物能够均匀覆盖于喷孔所朝向的方向,避免斜面对喷出的药物造成阻碍。

较佳地,所述鼻喷剂瓶还包括瓶身和指示标识,所述瓶身连接于所述喷头,所述指示标识设置于所述瓶身的外表面,所述指示标识用于指示所述喷孔的朝向方向。

通过在鼻喷剂瓶上增加指示标识,让使用者可通过该指示标识判断出喷头上的喷孔朝向,从而使该鼻喷剂瓶能够准确地将药物喷在鼻腔的外侧壁上。将指示标识设置在该瓶身的外表面上,在使用者在使用该鼻喷剂瓶时,在喷头已经进入鼻腔时仍旧能够通过位于瓶身上的指示标识判断喷孔的朝向是否正确,从而进一步提高该鼻喷剂瓶的易用性,避免朝向错误。

较佳地,所述喷孔的内径从所述输送管向所述斜面逐渐变大。

通过逐渐扩大喷孔的内径,使药物从输送管通过喷孔从斜面上喷出的过程中,由于其内径逐渐变大而使药物的速度逐渐减小,从而降低药物从喷口中喷出时的速度,提高使用的舒适性。

较佳地,所述喷头具有多个喷孔,多个所述喷孔均布于所述斜面。

通过在喷头上设置多个喷孔,使药物能够均匀地从斜面上喷出,提高该斜面所朝向方向的药物雾化程度。

较佳地,所述喷孔的轴线与所述输送管之间的夹角为30~45度。

在该夹角范围内设置喷孔,可使喷头在进入鼻腔时,喷孔能够对准鼻腔的外侧壁方向,使药物能够完全喷在鼻腔的外侧壁上。

较佳地,所述斜面与所述输送管的外周表面之间通过一圆弧面过渡。

在输送管伸入患者的鼻腔时,斜面与输送管之间通过圆弧面过渡可避免斜面与输送管之间存在有锐利边缘而划伤鼻腔。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该鼻喷剂瓶的喷头上包括有喷孔以及一斜面,通过将该喷孔相对于输送管倾斜设置,使鼻喷剂瓶内的药物在沿输送管输送至喷孔后,能够沿着喷孔倾斜的向外喷出,这些被喷出的药物能够以该斜面为基准,以倾斜于输送管的方向雾化为一个半球型。在实际使用时,只需将该鼻喷剂瓶的斜面朝向于鼻腔的外侧壁一侧,就可以保证该药物能够喷到鼻腔外侧壁上,避免药物的过量使用,起到最大药物治疗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鼻喷剂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鼻喷剂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鼻喷剂瓶 1

输送管 11

喷头 12,喷孔 121,斜面 122,圆弧面 123

瓶身 13

夹角 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鼻喷剂瓶1,其包括输送管11和喷头12,该喷头12位于输送管11的顶部且该喷头12具有一喷孔121。该喷孔121向着倾斜于输送管11的延伸方向设置,并且连通至该输送管11。该喷头12还具有一鞋面,该斜面122的朝向方向与喷孔121的朝向方向相同,且该喷孔121延伸至该斜面122。

该鼻喷剂瓶1的喷头12上包括有喷孔121以及一斜面122,通过将该喷孔121相对于输送管11倾斜设置,使鼻喷剂瓶1内的药物在沿输送管11输送至喷孔121后,能够沿着喷孔121倾斜的向外喷出,这些被喷出的药物能够以该斜面122为基准,以倾斜于输送管11的方向雾化为一个半球型。在实际使用时,只需将该鼻喷剂瓶1的斜面122朝向于鼻腔的外侧壁一侧,就可以保证该药物能够喷到鼻腔外侧壁上。在使用鼻用的抗过敏药物或激素型药物时,由于这些药物只有粘附在鼻腔的外侧壁上才具有治疗作用,通过使用该鼻喷剂可将这些药物只喷到鼻腔的外侧壁上,可避免药物的过量使用,起到最大药物治疗作用。

如图2所示,该鼻喷剂瓶1的斜面122为一弧形斜面。该结构可以使喷孔121中喷出的药物能够均匀覆盖于喷孔121所朝向的方向,避免斜面122对喷出的药物造成阻碍。此外,该斜面122的表面形状更优选地可以为半球型的,这样在喷头12进入鼻腔的时候可以更加容易并且不易损伤鼻腔粘膜。此外,该斜面122与输送管11的外周表面之间通过圆弧面123过渡,使输送管11在伸入患者的鼻腔时避免斜面122与输送管11之间存在有锐利边缘而划伤鼻腔。该鼻喷剂瓶1的喷头12直径以4-5mm为宜,不应过大,避免该喷头12难以进入患者的鼻腔。

该鼻喷剂瓶1还包括指示标识,该指示标识用于指示出该鼻喷剂瓶1的喷孔121的朝向方向。通过在鼻喷剂瓶1上增加指示标识,使用者可通过该指示标识判断出喷头12上的喷孔121朝向,从而使该鼻喷剂瓶1能够准确地将药物喷在鼻腔的外侧壁上,使该鼻喷剂瓶1的使用更加便利。

如图1所示,该鼻喷剂瓶1还包括有瓶身13,该瓶身13位于输送管11的底部,该瓶身13连接于喷头12,以用于将瓶身13中储存的鼻喷剂瓶1所使用的药物经由输送管11输送至喷头12并喷出。通过将指示标识设置在该瓶身13的外表面上,让使用者在使用该鼻喷剂瓶1时,在喷头12已经进入鼻腔时仍旧能够通过位于瓶身13上的指示标识判断喷孔121的朝向是否正确,从而进一步提高该鼻喷剂瓶1的易用性,避免朝向错误。

如图2所示,该鼻喷剂瓶1的喷孔121内径从输送管11的一侧向斜面122的一侧逐渐变大。通过逐渐扩大喷孔121的内径,使药物从输送管11通过喷孔121从斜面122上喷出的过程中,由于其内径逐渐变大而使药物的速度逐渐减小,从而降低药物从喷口中喷出时的速度,提高使用的舒适性。

如图1和图2所示,该鼻喷剂瓶1的喷头12上具有多个喷孔121,这些喷孔121均布在斜面122上。通过在喷头12上设置多个喷孔121,使药物能够均匀地从斜面122上喷出,提高该斜面122所朝向方向的药物雾化程度。

另外,这些喷孔121的轴线与输送管11之间的夹角α范围在30~45度之间。在该夹角α范围内设置喷孔121,可使喷头12在进入鼻腔时,喷孔121能够对准鼻腔的外侧壁方向,使药物能够完全喷在鼻腔的外侧壁上。

优选地,该鼻喷剂瓶1还包括有一保护盖(图中未示出),该保护盖(图中未示出)套在输送管11上并能够完全覆盖住喷头12。在患者使用该鼻喷剂瓶1之后,可将该保护盖(图中未示出)套在输送管11上,从而起到保护喷头12的作用,使外界的杂质无法进入其内部。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