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神经刺激留置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69771发布日期:2019-02-26 18:01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神经刺激留置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麻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神经刺激留置针。



背景技术:

在疾病诊疗领域,神经刺激针被广泛用于偏瘫、肌体感觉障碍、关节病痛等疾病的治疗,此外在实施外周神经阻滞麻醉时,神经刺激针还可用于准确确定麻醉位置。比如,中国专利文件CN201710297372.9公开了一种用于连续外周神经阻滞的定位留置针,所述的留置针由Y型留置针和神经定位针组成,Y型留置针包括针座以及分别沿针座底面和侧面引出的留置软管和注液导管;神经定位针包括能够插入留置软管内腔的针体,针体安装在能够与针座扣合的针柄上,针柄尾端引出用于连接针体和神经刺激仪的导线;针体采用导电材料制成,留置软管采用绝缘材料制成,且针体的尖端延伸露出至留置软管的外部。该技术方案可通过观察电流刺激下的肌肉收缩情况来判断麻醉位置,并通过留置软管注射麻醉药物。

但该技术方案公开的留置针功能单一,仅能适用于外周神经阻滞麻醉的场合,若将其用于对偏瘫、肌体感觉障碍、关节病痛进行治疗,则需重复多次将针管插入人体,易造成扎针部位发生溃烂。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既可用于外周神经阻滞麻醉,又可用于对病患部位进行多频次电流脉冲刺激的多功能神经留置针,还能用于静脉或者动脉留置用的留置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神经刺激留置针。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多功能神经刺激留置针,包括留置针和神经刺激针,所述的留置针包括留置软管和针座,所述的留置软管和针座均采用绝缘材料制成;所述的神经刺激针包括针柄和针管,所述的针管由导电的金属材料制成,针管能够插入留置软管的内腔中,且针管的尖端延伸至留置软管的外部;所述的针柄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管状结构,针柄的开口一端为施药口,针柄的另一端被针管贯穿,针柄与针管的管壁密封连接,且针管的内腔与针柄的中空内腔连通;所述的针柄的外壁上设有导电片,所述的导电片通过导线与所述的针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电片通过针柄内的导线或针柄外的导线与针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针座上设有定位凹槽,所述的针柄上设有与定位凹槽配合的凸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使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留置针,可满足多频次神经周围注药的需要,避免了多次扎针造成的皮肤溃烂问题。

2、本实用新型将神经刺激针设计为中空管状,可在施加电流刺激的同时或间歇通过针管向病患部位注射药物,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3、本实用新型用途广泛,既可用于外周神经阻滞麻醉,也可用于对偏瘫、肌体感觉障碍、关节病痛等病症进行电流脉冲刺激;还可用于静脉或者动脉留置。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中标号:1-留置针,2-神经刺激针,3-留置软管,4-针座,5-针柄,6-针管,7-施药口,8-导电片,9-导线,10-固定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受实施例所限制。

实施例一:

如附图所示的一种多功能神经刺激留置针,包括留置针1和神经刺激针2,所述的留置针1包括留置软管3和针座4,所述的留置软管3和针座4均采用绝缘材料制成;所述的神经刺激针2包括针柄5和针管6,所述的针管6由导电的金属材料制成,针管6能够插入留置软管3的内腔中,且针管6的尖端延伸至留置软管3的外部;所述的针柄5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管状结构,针柄5的开口一端为施药口7,针柄5的另一端被针管6贯穿,针柄5与针管6的管壁密封连接,且针管6的内腔与针柄5的中空内腔连通;所述的针柄5的外壁上设有导电片8,所述的导电片8通过针柄5内导线9与所述的针管6连接。

更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针座4上设有用于固定针座4的固定翼10。

本使用新型用途广泛,即可作为用于外周神经阻滞麻醉,也可用于对偏瘫、肌体感觉障碍、关节病痛等病症进行电流脉冲刺激。

在用于实施外周神经阻滞麻醉时,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将神经刺激针2插入留置针1内,二者一并刺破皮肤后到达麻醉位置,将电流脉冲刺激仪的接片夹持于本实用新型的导电片8处,之后打开电流脉冲刺激仪的脉冲开关,对麻醉位置施加电流管,观察肌肉的收缩情况,若在电流刺激下,肌肉出现节律性收缩,则说明神经刺激针2的针尖接近神经干位置,定位准确;若在电流刺激下,肌肉未出现节律性收缩,则说明神经刺激针2距离神经干的位置较远,定位不精确,则将圣经刺激针2和留置针1一并拔出,调整位置继续前述步骤,直到找到准确的麻醉位置。待找到准确的麻醉位置后,将注射器或输液管的出口与施药口7连通,麻醉药物通过中控管状的针管6到达神经干,实现对神经的麻醉阻滞。若手术时间过长,在麻醉药物的药效消失之前,可多次重复注射麻醉药物。待手术结束后,取出神经刺激针2,并将留置针1留置于病人皮肤内,并用消毒后的肝素帽(药棉)封堵住留置针1的针座3的开口。待需要注射镇痛药物或其他药物时,再取出肝素帽(药棉),并将神经刺激针2或其他注射用针插入留置针1内,实施注射。

在用于对偏瘫、肌体感觉障碍、关节病痛等病症进行电流脉冲刺激时,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将神经刺激针2插入留置针1内,二者一并刺破皮肤后到达病患位置,将电流脉冲刺激仪的接片夹持于本实用新型的导电片8处,之后打开电流脉冲刺激仪的脉冲开关,对病患部位施加电流脉冲刺激,若需同时用药,则将注射器或输液管的出口与施药口7连通。待结束电流脉冲刺激后,将神经刺激针2从留置针1内拔出,并用消毒后的肝素帽(药棉)封堵住留置针1的针座3的开口。待下次需施药或施加电流脉冲刺激时,只需取出药棉,并将神经刺激针2插入留置针1取下肝素帽,从留置针1的针座3的开口注入麻醉药物即可。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电片8通过针柄5外的导线9与所述的针管6连接,其余同实施例一。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