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髋臼后柱螺丝钉置钉定位导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72156发布日期:2019-08-31 01:23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髋臼后柱螺丝钉置钉定位导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髋臼后柱螺丝钉置钉定位导向装置。



背景技术:

引起髋臼骨折的最常见机制见于人体自高处坠落时一侧股骨大粗隆撞击地面,此时股骨头撞击髋臼可造成髋臼无移位骨折或髋臼内壁骨折块向盆腔内移位。而当屈髋屈膝时沿股骨纵轴的暴力亦可造成髋臼的后柱及后壁骨折。如果下肢处于内收位时则除了导致髋臼骨折之外还容易发生髋关节的后脱位,而当下肢外展时则可造成髋臼顶部的粉碎骨折。此外,挤压伤亦可造成髋臼骨折。

采用Letournel的分类法,可将髋臼骨折分为5种单纯骨折(后壁、后柱、前壁、前柱、横向骨折)和由这些单纯骨折联合而成的复合骨折(后壁和后柱、横向和后壁、“T”形、前柱和后半横形、两柱骨折。其中“T”形骨折类似于横向骨折,只是沿着四方表面和髋臼窝有一垂直的披裂,将前、后柱分开。有时会伴发耻骨下支骨折。所谓后半横形是指后柱的横形骨折)。

髋臼后柱骨折以后可通过髋臼后柱螺丝钉将断裂面连接修复,髋臼后柱螺钉的置钉打孔,文献及报道多使用导航技术及设备,但是不利于推广;钻孔时对方向和准确性要求较高,徒手进行置钉打孔难以控制及掌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髋臼后柱螺丝钉置钉定位导向装置,具有使用简单、便于置钉打孔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髋臼后柱螺丝钉置钉定位导向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横块、贯穿所述横块上下两端设置的导向管、固定连接在横块下端的竖杆、连接在竖杆下端的弧形连接杆,所述弧形连接杆的上端连接一个倒圆台,所述倒圆台上端向内凹陷形成一个“V”型卡槽,所述倒圆台与导向管同轴线设置;所述横块的端部螺接限位旋钮,所述限位旋钮用于限位导向管。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管长5-8cm,导向管内径为3-5mm。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导向管的下端设为斜面,斜面上设置有防滑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使用时,“V”型卡槽卡接于坐骨小切迹,导向管的下端的斜面抵接在盆骨线的边缘,下压导向管使髋臼后柱的断裂面贴合,拧紧限位旋钮。导向管和第二竖杆同轴线,打孔时在导向管的导向作用下,不会出现打孔打歪打到髋臼的情况,且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是导向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髋臼臼后柱骨折后内观图。

图中:1、横块;2、导向管;3、防滑纹;4、限位旋钮;5、竖杆;6、弧形连接杆;7、倒圆台;8、“V”型卡槽;9、坐骨小切迹;10、盆骨线;11、断裂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一种髋臼后柱螺丝钉置钉定位导向装置,包括一个横块1、贯穿横块1的上下两端插设有一根中空的长5-8cm,内径为3-5mm的导向管2,导向管2的下端为斜面,斜面上设有防滑纹3;横块1的端部螺接有一个限位旋钮4,拧紧限位旋钮4可对导向管2进行限位。横块1远离导向管2一侧的下端固定设有一根竖直的竖杆5,竖杆5的下端固定连接一个半圆环状的弧形连接杆6,弧形连接杆6远离竖杆5的一端上部固定连接一个倒圆台7,倒圆台7的上端端部向内凹陷形成一个“V”型的卡槽;倒圆台7与导向管2同轴线。

使用方法:参照附图1、2、3,本实用新型使用时,“V”型卡槽8卡接于坐骨小切迹9,导向管2的下端的斜面抵接在盆骨线10的边缘,下压导向管2使髋臼后柱的断裂面11贴合,拧紧限位旋钮4。导向管2和倒圆台7同轴线,打孔时在导向管2的导向作用下,不会出现打孔打歪打到髋臼的情况,且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