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带式腹股沟疝气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13534发布日期:2019-05-21 21:35阅读:558来源:国知局
背带式腹股沟疝气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疝气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背带式腹股沟疝气带。



背景技术:

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及具体实施方式中陈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

在世界范围内疝气的治疗流行两种方式: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保守治疗方法俗称为疝气带治疗。其中,手术治疗是将疝气伤口处缝合,等细胞自身生长繁殖将疝环口长好后,拆线;而疝气带治疗是将疝气伤口处从外部压住,等细胞自身生长繁殖疝环口长好后,解开疝气带。两种治疗方法原理一致,主要是利用自身细胞生长繁殖闭合疝气伤口处。两种治疗方法适用人群年龄段不同,手术的治疗方法是5岁到60岁之间疝气病人的首选治疗方法,疝气带的治疗方法是5岁以下和60岁以上疝气病人的首选治疗方法。

由于婴幼儿年纪小,腰腹部发育不完善,现有的疝气带在穿戴过程中容易出现移动或滑落现象,影响了疝气带的功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带式腹股沟疝气带,其结构简单、穿戴方便。同时,其能够改善移动和滑落现象,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背带式腹股沟疝气带,包括压腹垫、垫包、腰带、股带及肩带。

所述垫包与所述压腹垫可拆卸地连接,所述腰带的一端与所述压腹垫可拆卸地连接,所述腰带的另一端与所述压腹垫可拆卸地连接。

所述股带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股带的一端与所述压腹垫可拆卸地连接,所述股带的另一端与所述腰带可拆卸连接。

所述肩带的一端与所述压腹垫可拆卸地连接,所述肩带的另一端与所述腰带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肩带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带体、第二带体及第三带体,所述第一带体远离所述第二带体的一端与所述腰带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二带体和所述第三带体远离所述第一带体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压腹垫可拆卸地连接,且所述第一带体、所述第二带体及所述第三带体相互连接呈“Y”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带体、所述第二带体及所述第三带体远离其连接处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及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腰带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分别与所述压腹垫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及所述第三连接部均为连接扣,所述连接扣与所述第一带体、所述第二带体及所述第三带体固定连接,所述腰带和所述压腹垫分别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扣连接的固定部,且所述连接扣为“9”字扣。

进一步地,所述压腹垫设置有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及第三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肩带的一端可拆地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股带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三固定部与所述腰带的一端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压腹垫还设置有多个透气孔,多个所述透气孔成阵列排布。

进一步地,所述压腹垫下凹形成腔体,所述垫包容置于所述腔体并与所述腔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腰带设置有第四固定部、第五固定部及第六固定部,所述第四固定部与其中一个所述股带远离所述压腹垫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五固定部与所述肩带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六固定部与所述另一个所述股带远离所述压腹垫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固定部、所述第五固定部及所述第六固定部低于所述腰带的边缘。

一种背带式腹股沟疝气带,包括压腹垫、垫包、腰带、股带及肩带。

所述垫包与所述压腹垫可拆卸地连接,所述腰带的一端与所述压腹垫可拆卸地连接,所述腰带的另一端与所述压腹垫可拆卸地连接。

所述股带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股带的一端与所述压腹垫可拆卸地连接,所述股带的另一端与所述腰带可拆卸连接。

所述肩带的一端与所述压腹垫可拆卸地连接,所述肩带的另一端与所述腰带可拆卸连接。

所述压腹垫远离所述垫包的一侧设置有口袋。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带式腹股沟疝气带的有益效果是:

腰带用于将压腹垫缠绕于患者的腰间,股带用于将压腹垫缠绕于患者的大腿上,肩带用于将压腹垫缠绕于患者的肩膀上,垫包用于与患者的皮肤直接接触。也就是说,通过腰带、股带及肩带将垫包和压腹垫与患者进行固定,以避免因为婴幼儿年纪小,其腰腹部发育不完善,在穿戴过程中出现的移动或滑落现象,进而使压腹垫和垫包始终与皮肤接触,从而保证疝气带的功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带式腹股沟疝气带的结构简单、穿戴方便。同时,其能够改善移动和滑落现象,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背带式腹股沟疝气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9字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肩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腰带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压腹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背带式腹股沟疝气带;100-压腹垫;110-透气孔;121-第一固定部;122-第二固定部;123-第三固定部;300-腰带;310-第四固定部;320-第五固定部;330-第六固定部;400-股带;500-肩带;510-第一带体;511-第一连接部;520-第二带体;521-第二连接部;530-第三带体;531-第三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设置”、“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带式腹股沟疝气带10,其结构简单、穿戴方便。同时,本实施例提供的背带式腹股沟疝气带10能够改善移动和滑落现象,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带式腹股沟疝气带10,包括压腹垫100、垫包、腰带300、股带400及肩带500。垫包与压腹垫100可拆卸地连接,腰带300的一端与压腹垫100可拆卸地连接,腰带300的另一端与压腹垫100可拆卸地连接。股带400的数量为两个,股带400的一端与压腹垫100可拆卸地连接,股带400的另一端与腰带300可拆卸连接。肩带500的一端与压腹垫100可拆卸地连接,肩带500的另一端与腰带300可拆卸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腰带300用于将压腹垫100缠绕于患者的腰间,股带400用于将压腹垫100缠绕于患者的大腿上,肩带500用于将压腹垫100缠绕于患者的肩膀上,垫包用于与患者的皮肤直接接触。也就是说,通过腰带300、股带400及肩带500将垫包和压腹垫100与患者进行固定,以避免因为婴幼儿年纪小,其腰腹部发育不完善,在穿戴过程中出现的移动或滑落现象,进而使压腹垫100和垫包始终与皮肤接触,从而保证疝气带的功效。同时,也可以便于将腰带300、股带400及肩带500从压腹垫100上拆下进行清洗或更换。

可选地,压腹垫100为外革内绒材料制成,且压腹垫100上设置有用于与腰带300、股带400及肩带500可拆卸连接的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压腹垫100还设置有多个透气孔110,以便于透气,可选地,多个透气孔110成阵列排布。

在本实施例中,压腹垫100下凹形成腔体,垫包容置于腔体并与腔体连接。也就是说,压腹垫100设置有略带弧度的罩状,以更好地与皮肤贴合。同时,也能够便于与垫包连接。此时,可选地,垫包的形状设置为椭圆形,并通过魔术贴连接于压腹垫100的腔体内。

可选地,腰带300的材料为宽度3cm、长度50cm的松紧带,两端使用“9”字扣(请参阅图2),两个“9”字扣的固定端与腰带300固定连接,可拆卸端与压腹垫100可拆卸地连接。同时“9”字扣也可以配合“8”字扣使用,以调节腰带300的使用长度。

可选地,股带400为宽度1.5cm、长度为30cm的松紧带,在股带400的两端也使用上述“9”字扣,两个“9”字扣的固定端与股带400固定连接,可拆卸端与压腹垫100和腰带300上的用于连接的部位可拆卸地连接。

可选地,肩带500为宽度1.5cm、长度为55cm的松紧带,在肩带500的两端也是用上述“9”字扣,两个“9”字扣的固定端与肩带500固定连接,可拆卸端与压腹垫100和腰带300上的用于连接的部位可拆卸地连接。

请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肩带50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带体510、第二带体520及第三带体530,第一带体510远离第二带体520的一端与腰带300可拆卸地连接,第二带体520和第三带体530远离第一带体510的一端分别与压腹垫100可拆卸地连接,且第一带体510、第二带体520及第三带体530相互连接呈“Y”形。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带体510、第二带体520及第三带体530远离其连接处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部511、第二连接部521及第三连接部531,第一连接部511与腰带300连接,第二连接部521和第三连接部531分别与压腹垫100连接。

可选地,第一连接部511、第二连接部521及第三连接部531均为魔术贴。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511、第二连接部521及第三连接部531均为连接扣,连接扣与第一带体510、第二带体520及第三带体530固定连接,腰带300和压腹垫100分别设置有与连接扣连接的固定部,且连接扣为“9”字扣。

请参阅图4,在本实施例中,压腹垫100设置有第一固定部121、第二固定部122及第三固定部123,第一固定部121与肩带500的一端可拆地连接,第二固定部122与股带400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第三固定部123与腰带300的一端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121、第二固定部122及第三固定部123的数量均为相对应的两个,并关于压腹垫100的对称轴对称。

需要说明的是,可选地,患者不需要使用肩带500时,股带400也可以与第一固定部121连接。也就是说,在不使用肩带500时,股带400既可以与第三固定部123可拆卸地连接,也可以与第一固定部121可拆卸地连接。

请参阅图5,在本实施例中,腰带300设置有第四固定部310、第五固定部320及第六固定部330,第四固定部310与其中一个股带400远离压腹垫100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第五固定部320与肩带500可拆卸地连接,第六固定部330与另一个股带400远离压腹垫100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四固定部310、第五固定部320及第六固定部330低于腰带300的边缘,以使当连接扣与第四固定部310、第五固定部320及第六固定部330连接时,连接扣不会与患者直接接触,进而对患者进行保护以避免连接扣刮伤。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121、第二固定部122、第三固定部123、第四固定部310、第五固定部320及第六固定部330均与9字扣的可拆卸端配合。

本实施例提供的背带式腹股沟疝气带10的有益效果:腰带300用于将压腹垫100缠绕于患者的腰间,股带400用于将压腹垫100缠绕于患者的大腿上,肩带500用于将压腹垫100缠绕于患者的肩膀上,垫包用于与患者的皮肤直接接触。也就是说,通过腰带300、股带400及肩带500将垫包和压腹垫100与患者进行固定,以避免因为婴幼儿年纪小,其腰腹部发育不完善,在穿戴过程中出现的移动或滑落现象,进而使压腹垫100和垫包始终与皮肤接触,从而保证疝气带的功效。

第二实施例

请结合参阅图1至图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带式腹股沟疝气带10,包括压腹垫100、垫包、腰带300、股带400及肩带500。垫包与压腹垫100可拆卸地连接,腰带300的一端与压腹垫100可拆卸地连接,腰带300的另一端与压腹垫100可拆卸地连接。股带400的数量为两个,股带400的一端与压腹垫100可拆卸地连接,股带400的另一端与腰带300可拆卸连接。肩带500的一端与压腹垫100可拆卸地连接,肩带500的另一端与腰带300可拆卸连接。压腹垫100远离垫包的一侧设置有口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