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脑部手术的扩张牵开吸引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41569发布日期:2019-02-12 21:33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脑部手术的扩张牵开吸引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外科手术器械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脑部手术的扩张牵开吸引器。



背景技术:

在进行脑部手术中,尤其是较深部分的手术,其手术通道狭小且较深,观察位置受限制,通常只有手术者一人才能看清术野,而在手术时通常需要助手配合牵开脑组织,但因助手看不请术野导致配合不理想。申请号2014200845111公开了一次性可扩张牵开固定器,牵开固定器用于脑内血肿清除时或者脑内肿瘤、脑室内肿瘤切除时,牵开脑组织,暴露血肿或者肿瘤组织;手术中,若出现严重出血问题,渗液或血液聚积在牵开器内部,不能及时有效的清除,导致术野看不清,从而影响了手术的顺利进行;而且现有的扩张牵开固定器的结构、操作都比较复杂,提高了手术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脑部手术的扩张牵开吸引器,不仅解决了手术中通路问题,同时有效的清除了手术视野中积液或积血,并降低了手术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脑部手术的扩张牵开吸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锥形的筒体,筒体的大径端上设有手柄,筒体小径端的内壁上设有环形卡槽,环形卡槽内设有环形管,环形管的管壁上分布有多个小孔,筒体的小径端上设有环形气囊,环形气囊用于包裹筒体的小径端,筒体的内壁上设有卡槽,卡槽的一端与环形卡槽连通,卡槽的另一端延伸至手柄处,卡槽内设有导流管和气管,导流管的头端与环形管连通,导流管的尾端从手柄内穿出后与负压吸血装置连接,气管的头端能与环形气囊连通,气管的尾端从手柄内穿出后与气阀连接。

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地限定,所述负压吸血装置为真空采血管,导流管的尾端上设有快插针头,快插针头能插入至真空采血管内。此结构的优点:负压吸引转装置主要是快速清除手术视野中的渗血渗液,便于手术操作;根据手术情况,选择是否使用负压吸血装置,简化手术操作程序,提高手术效率。

有益效果:1.通过筒体的形状实现脑组织扩张固定,扩张量能任意改变;2.环形管、导流管及气管位于卡槽内,这样能避免与手术器械发生干涉;3.手术中,筒体内若出现大量的血液通过环形管、导流管和负压吸血装置排出,这样能够清晰地暴露手术部位,便于手术顺利进行;环形管上的多个小孔能分散了吸引压力,避免了不必要组织损伤,同时能均匀有效的吸除手术视野的渗血渗液,提高手术效率;4.筒体通过环形气囊便于在脑组织中移动,气囊具有保护脑组织及固定作用,避免不必要损伤;5.根据手术情况,气囊内的压力可以任意调节,操作简便,有利于手术;6.本实用新型提供至少一个外科手术器械进入大脑组织内部的手术通道和清晰视野,降低组织损伤,缩短了手术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的A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用于脑部手术的扩张牵开吸引器,包括锥形的筒体1,筒体的大径端上设有手柄2,筒体小径端的内壁上设有环形卡槽,环形卡槽内设有环形管3,环形管的管壁上分布有多个小孔301,筒体的小径端上设有能粘接的环形气囊4,环形气囊用于包裹筒体的小径端,筒体的内壁上沿轴向设有卡槽,卡槽的一端与环形卡槽连通,卡槽的另一端延伸至手柄处,卡槽内设有导流管5和气管6,导流管5的头端与环形管连通,导流管的尾端从手柄内穿出后与负压吸血装置7连接,卡槽内设有穿管孔,穿管孔靠近于环形卡槽处,气管的头端通过穿管孔从筒体内穿出,气管的头端与环形气囊连通,气管的尾端从手柄内穿出后与气阀8连接;所述负压吸血装置为真空采血管,导流管的尾端上设有快插针头9,快插针头能插入至真空采血管内;

所述手柄内沿其长度方向设有通孔,通孔与筒体内腔相通,导流管和气管的尾端从通孔内穿出。

使用说明:使用时,将筒体小径端置入手术部位,置入过程中气囊用于防止筒体端部损伤组织,筒体固定好后,医生通过筒体内腔进行手术;手术过程中,筒体内若出现大量的血液,导流管尾端上的快插针头插入至真空采血管内,血液经环形管、导流管吸入至真空采血管内,实现清除积血的目的。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说明之处,为本领域公知的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