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手外伤上肢抬高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42567发布日期:2019-02-12 21:39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新型手外伤上肢抬高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抬高垫,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手外伤上肢抬高垫。



背景技术:

临床上对于上肢骨折的患者,在手术后,一般都需要将患者的手臂抬高一些,以防止手臂充血过多而发生肿痛,以便于早日恢复。目前,并未出现有效的医疗器具可以用来抬高患者的手臂,一般是采用衣物或被褥等垫在患者的手臂下方,达到抬高患者手臂的目的。这种做法需要对衣物、被褥等进行一定方式的折叠,比较繁琐,并且患者的手臂容易从衣物、被褥等滑落,其垫高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手外伤上肢抬高垫,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进行高度调节,且便于转动调节小臂托板和大臂托板之间角度的新型手外伤上肢抬高垫,且其固定在床体上后其位置还可以进行适当的调节,便于适应患者的需求,使得患者更为的舒适,有效的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新型手外伤上肢抬高垫,包括小臂托板、大臂托板、托板联板、伸缩导向组件、高度调节轴组件、小臂支板、大臂支板、支板上联板、支板下联板和滑动座组件,所述小臂托板固定连接伸缩导向组件的上端,伸缩导向组件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小臂支板上;所述大臂托板固定连接在高度调节轴组件的上端,高度调节轴组件的下端连接在大臂支板上;所述托板联板的一端通过铰接轴铰接连接在小臂托板上,托板联板的另一端通过铰接轴铰接连接在大臂托板上;所述支板上联板的一端转动配合连接在小臂支板的上端,支板上联板的另一端转动配合连接在大臂支板的上端;所述支板下联板的一端转动配合连接在小臂支板的下端,支板下联板的另一端转动配合连接在大臂支板的下端;所述支板下联板固定连接在滑动座组件的顶端。

所述伸缩导向组件包括滑动杆和收纳管,滑动杆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在小臂托板上,滑动杆的下端间隙配合连接在收纳管的内侧;所述收纳管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在小臂支板上。

所述高度调节轴组件包括外螺纹升降支杆、内螺纹旋转套管、轴向挡圈和高度调节块;所述外螺纹升降支杆的顶端通过螺钉连接在大臂托板上,外螺纹升降支杆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在内螺纹旋转套管的内侧;所述内螺纹旋转套管转动配合连接在大臂支板上,内螺纹旋转套管的外侧面上设有上下两个轴向挡圈,两个轴向挡圈分别贴合在大臂支板的上端和下端;所述内螺纹旋转套管的底端固定连接高度调节块,高度调节块设置在大臂支板的下端。

所述滑动座组件包括连接座、滑动块、滑槽架、限位滑杆、限位环和定位板;所述连接座的上端通过螺钉连接支板下联板;所述连接座的下端焊接连接滑动块;所述滑动块滑动配合连接在滑槽架的内侧;所述滑槽架固定连接在定位板上;所述定位板上设有多个螺栓连接孔;所述滑槽架的外侧面上设有限位滑槽,所述滑动块的侧面上通过螺纹连接限位滑杆,限位滑杆滑动配合连接在限位滑槽的内侧,限位滑杆上通过螺纹连接限位环,限位环贴合在滑槽架的外侧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手外伤上肢抬高垫,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进行高度调节,且便于转动调节小臂托板和大臂托板之间角度的新型手外伤上肢抬高垫,且其固定在床体上后其位置还可以进行适当的调节,便于适应患者的需求,使得患者更为的舒适,有效的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的高度调节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的滑动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小臂托板1-1;大臂托板1-2;托板联板1-3;伸缩导向组件1-4;高度调节轴组件1-5;外螺纹升降支杆1-5-1;内螺纹旋转套管1-5-2;轴向挡圈1-5-3;高度调节块1-5-4;小臂支板1-6;大臂支板1-7;支板上联板1-8;支板下联板1-9;滑动座组件1-10;连接座1-10-1;滑动块1-10-2;滑槽架1-10-3;限位滑杆1-10-4;限位环1-10-5;定位板1-10-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一:

如图1-4所示,新型手外伤上肢抬高垫,包括小臂托板1-1、大臂托板1-2、托板联板1-3、伸缩导向组件1-4、高度调节轴组件1-5、小臂支板1-6、大臂支板1-7、支板上联板1-8、支板下联板1-9和滑动座组件1-10,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手外伤上肢抬高垫,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进行高度调节,且便于转动调节小臂托板和大臂托板之间角度的新型手外伤上肢抬高垫,且其固定在床体上后其位置还可以进行适当的调节,便于适应患者的需求,使得患者更为的舒适,有效的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所述小臂托板1-1固定连接伸缩导向组件1-4的上端,伸缩导向组件1-4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小臂支板1-6上;所述大臂托板1-2固定连接在高度调节轴组件1-5的上端,高度调节轴组件1-5的下端连接在大臂支板1-7上;所述托板联板1-3的一端通过铰接轴铰接连接在小臂托板1-1上,托板联板1-3的另一端通过铰接轴铰接连接在大臂托板1-2上;所述支板上联板1-8的一端转动配合连接在小臂支板1-6的上端,支板上联板1-8的另一端转动配合连接在大臂支板1-7的上端;所述支板下联板1-9的一端转动配合连接在小臂支板1-6的下端,支板下联板1-9的另一端转动配合连接在大臂支板1-7的下端;所述支板下联板1-9固定连接在滑动座组件1-10的顶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手外伤上肢抬高垫,在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通过转动小臂托板1-1和大臂托板1-2来调节小臂托板1-1和大臂托板1-2之间的夹角,便于适应不同患者搭放大臂和小臂的需求,可以根据患者坐起的高度通过高度调节轴组件1-5调节小臂托板1-1和大臂托板1-2的高度,便于适用于不同的患者,使得患者更为的舒适。

所述伸缩导向组件1-4包括滑动杆和收纳管,滑动杆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在小臂托板1-1上,滑动杆的下端间隙配合连接在收纳管的内侧;所述收纳管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在小臂支板1-6上。所述伸缩导向组件1-4在使用时,随着高度调节轴组件1-5的调节,滑动杆插入至收纳管内部的深度发生变化,伸缩导向组件1-4起到固定导向的作用。

所述高度调节轴组件1-5包括外螺纹升降支杆1-5-1、内螺纹旋转套管1-5-2、轴向挡圈1-5-3和高度调节块1-5-4;所述外螺纹升降支杆1-5-1的顶端通过螺钉连接在大臂托板1-2上,外螺纹升降支杆1-5-1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在内螺纹旋转套管1-5-2的内侧;所述内螺纹旋转套管1-5-2转动配合连接在大臂支板1-7上,内螺纹旋转套管1-5-2的外侧面上设有上下两个轴向挡圈1-5-3,两个轴向挡圈1-5-3分别贴合在大臂支板1-7的上端和下端;所述内螺纹旋转套管1-5-2的底端固定连接高度调节块1-5-4,高度调节块1-5-4设置在大臂支板1-7的下端。所述高度调节轴组件1-5在使用时,可以通过转动高度调节块1-5-4带动内螺纹旋转套管1-5-2进行转动,内螺纹旋转套管1-5-2转动时带动外螺纹升降支杆1-5-1进行上升或下降运动,从而实现高度的调节。

所述滑动座组件1-10包括连接座1-10-1、滑动块1-10-2、滑槽架1-10-3、限位滑杆1-10-4、限位环1-10-5和定位板1-10-6;所述连接座1-10-1的上端通过螺钉连接支板下联板1-9;所述连接座1-10-1的下端焊接连接滑动块1-10-2;所述滑动块1-10-2滑动配合连接在滑槽架1-10-3的内侧;所述滑槽架1-10-3固定连接在定位板1-10-6上;所述定位板1-10-6上设有多个螺栓连接孔;所述滑槽架1-10-3的外侧面上设有限位滑槽,所述滑动块1-10-2的侧面上通过螺纹连接限位滑杆1-10-4,限位滑杆1-10-4滑动配合连接在限位滑槽的内侧,限位滑杆1-10-4上通过螺纹连接限位环1-10-5,限位环1-10-5贴合在滑槽架1-10-3的外侧面上。所述滑动座组件1-10在使用时,可以通过调节滑动块1-10-2在滑槽架1-10-3上的位置来改变小臂托板1-1和大臂托板1-2的位置,并通过限位环1-10-5拧紧在限位滑杆1-10-4上,限位环1-10-5抵紧在滑槽架1-10-3上,实现小臂托板1-1和大臂托板1-2位置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手外伤上肢抬高垫,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进行高度调节,且便于转动调节小臂托板和大臂托板之间角度的新型手外伤上肢抬高垫,且其固定在床体上后其位置还可以进行适当的调节,便于适应患者的需求,使得患者更为的舒适,有效的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手外伤上肢抬高垫,在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通过转动小臂托板1-1和大臂托板1-2来调节小臂托板1-1和大臂托板1-2之间的夹角,便于适应不同患者搭放大臂和小臂的需求,可以根据患者坐起的高度通过高度调节轴组件1-5调节小臂托板1-1和大臂托板1-2的高度,便于适用于不同的患者,使得患者更为的舒适;所述伸缩导向组件1-4在使用时,随着高度调节轴组件1-5的调节,滑动杆插入至收纳管内部的深度发生变化,伸缩导向组件1-4起到固定导向的作用。所述高度调节轴组件1-5在使用时,可以通过转动高度调节块1-5-4带动内螺纹旋转套管1-5-2进行转动,内螺纹旋转套管1-5-2转动时带动外螺纹升降支杆1-5-1进行上升或下降运动,从而实现高度的调节。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