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用新型纵向可延伸的接骨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04445发布日期:2019-05-31 21:32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骨折用新型纵向可延伸的接骨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骨科领域,涉及骨折用新型纵向可延伸的接骨板。



背景技术:

接骨板是带孔板状骨折内固定器件。临床上常与骨螺钉或接骨丝配合使用,大类分为普通接骨板和加压接骨板两类,按照内固定方式有张力带接骨板,中和接骨板,支持接骨板。目前的接骨板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是骨折部位不同导致需求的接骨板的长度也不相同,因此目前的接骨板存在非常之多的规格,不同的大规格领域内又分为若干类不同的小规格接骨板,导致种类繁杂,管理上出现混乱,若是在一个大类内的接骨板的长度能够发生调节,实现在范围内长度的调节,则大大减少了接骨板的数量,有利于规范管理,因此目前的接骨板有必要进行创新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骨折用新型纵向可延伸的接骨板,该接骨板能够实现接骨板长度的变化,规范接骨板的管理工作,解决了目前接骨板尺寸基数大,管理容易出现混乱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骨折用新型纵向可延伸的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骨板包括:

主基板,所述主基板呈长条形,所述主基板由若干个呈圆环形的单元片依次相连而成,所述主基板的一端端部的单元片为连接基片;

延伸组件,所述延伸组件至少包括第一延伸片、第二延伸片、固定内圈一和固定内圈二,所述第一延伸片和第二延伸片均呈圆环形片状,所述固定内圈一和固定内圈二均呈圆环形,所述第一延伸片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连接基片,所述固定内圈一位于所述连接基片内且所述固定内圈一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延伸片,所述第二延伸片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延伸片,所述固定内圈二位于所述第一延伸片内且所述固定内圈二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二延伸片。

上述的骨折用新型纵向可延伸的接骨板中,所述单元片的内壁、固定内圈一的内壁和固定内圈二的内壁均具有螺纹。

上述的骨折用新型纵向可延伸的接骨板中,所述连接基片、第一延伸片和第二延伸片的底部开设有呈长方形且内陷的插接槽,所述插接槽上开设有呈圆形的穿槽,所述穿槽贯穿所述连接基片、第一延伸片和第二延伸片的内壁,所述第一延伸片和第二延伸片的顶部均一体成型有呈长方形块状的插接部,所述插接部与所述插接槽匹配,所述插接部的顶面上一体成型有呈圆柱形且外壁具有螺纹的连接螺轴,所述第一延伸片上的连接螺轴插入所述连接基片内且所述固定内圈一螺纹连接在该连接螺轴上,所述第二延伸片上的连接螺轴插入所述第一延伸片内且所述固定内圈二螺纹连接在该连接螺轴上。

上述的骨折用新型纵向可延伸的接骨板中,所述连接基片与所述第一延伸片之间和所述第一延伸片与所述第二延伸片之间均具有一对锁紧螺钉,所述连接基片与所述第一延伸片之间的锁紧螺钉贯穿所述第一延伸片的插接部和连接基片外壁通过锁紧螺母锁紧,所述第一延伸片与所述第二延伸片之间的锁紧螺钉贯穿所述第二延伸片的插接部和第一延伸片外壁通过锁紧螺母锁紧。

上述的骨折用新型纵向可延伸的接骨板中,所述固定内圈一和固定内圈二的外壁上均一体成型有呈圆筒形且内壁具有螺纹的连接筒部,所述连接筒部的内壁螺纹连接在所述连接螺轴上。

上述的骨折用新型纵向可延伸的接骨板中,所述第一延伸片和第二延伸片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为平面。

上述的骨折用新型纵向可延伸的接骨板中,所述第一延伸片和第二延伸片的外径与所述单元片的外径相同。

上述的骨折用新型纵向可延伸的接骨板中,所述主基板和延伸组件均由金属钛制成。

上述的骨折用新型纵向可延伸的接骨板中,所述第一延伸片与固定内圈二为同圆心,所述连接基片与固定内圈一为同圆心。

上述的骨折用新型纵向可延伸的接骨板中,所述第一延伸片和第二延伸片的规格相同,所述第一延伸片至少为接骨板的长度增加1cm。

本接骨板具体如下:一般情况下延伸组件是在纵向纬度上增加本接骨板的长度(即所有单元片圆心相连所形成的线,该线即为纵向纬度),根据骨折情况确定所需接骨板的长度然后在主基板的基础上进行增加长度,延伸组件在实际中还包括第三延伸片、固定内圈三、第四延伸片和固定内圈四等等,具体结构和连接方式均相同。主基板通过单元片的内孔实现与骨头的连接,而延伸组件通过固定内圈一或固定内圈二与骨头的连接。在实际中还存在延伸方向不再纵向纬度的情况,此时只需将延伸组件和连接基片中的各部件的连接结构设置在不同方向即可,其余的结构和原理均相同,不作赘述。本接骨板结构设计巧妙,能够减少很多不同规格的接骨板的数量。通过插接槽和插接部的设置使用第一延伸片与连接基片连接时两种吻合度高,同理使第二延伸片与第一延伸片连接时吻合度高,不会随意发生转动。锁紧螺钉进一步增强了连接的稳定性,具体安装步骤是将插接部分插入插接槽内然后通过锁紧螺钉锁紧,再安装固定内圈一和固定内圈二。连接筒部用于与连接螺轴的连接,固定内圈一和固定内圈二两者一来实现与连接螺轴的连接,增强第一延伸片和第二延伸片二的强度,二来固定内圈一和固定内圈二内壁具有螺纹,在后续与骨头连接中将螺钉旋入之后实现与骨头的连接,该种纬度的连接使固定内圈与连接螺柱之间的螺纹不容易发生松动,多向螺纹实现多重固定。

现有技术相比,本骨折用新型纵向可延伸的接骨板有以下优点:

1、本骨折用新型纵向可延伸的接骨板能够实现接骨板长度的变化,规范接骨板的管理工作。

2、本骨折用新型纵向可延伸的接骨板极大程度上减少了同一类型接骨板的数量,接骨板长度调节后稳定性强,结构设计巧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骨折用新型纵向可延伸的接骨板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骨折用新型纵向可延伸的接骨板中连接基片和延伸组件的结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A-A区域的结构放大图。

图中,1、主基板;1a、单元片;1a1、连接基片;2、第一延伸片;3、第二延伸片;4、固定内圈一;4a、连接筒部;5、固定内圈二;6、插接槽;7、穿槽;8、插接部;8a、连接螺轴;9、锁紧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骨折用新型纵向可延伸的接骨板包括主基板1,主基板1呈长条形,主基板1由若干个呈圆环形的单元片1a依次相连而成,主基板1的一端端部的单元片1a为连接基片1a1;延伸组件,延伸组件至少包括第一延伸片2、第二延伸片3、固定内圈一4和固定内圈二5,第一延伸片2和第二延伸片3均呈圆环形片状,固定内圈一4和固定内圈二5均呈圆环形,第一延伸片2可拆卸连接于连接基片1a1,固定内圈一4位于连接基片1a1内且固定内圈一4可拆卸连接于第一延伸片2,第二延伸片3可拆卸连接于第一延伸片2,固定内圈二5位于第一延伸片2内且固定内圈二5可拆卸连接于第二延伸片3。本接骨板具体如下:一般情况下延伸组件是在纵向纬度上增加本接骨板的长度(即所有单元片1a圆心相连所形成的线,该线即为纵向纬度),根据骨折情况确定所需接骨板的长度然后在主基板1的基础上进行增加长度,延伸组件在实际中还包括第三延伸片、固定内圈三、第四延伸片和固定内圈四等等,具体结构和连接方式均相同。主基板1通过单元片1a的内孔实现与骨头的连接,而延伸组件通过固定内圈一4或固定内圈二5与骨头的连接。在实际中还存在延伸方向不再纵向纬度的情况,此时只需将延伸组件和连接基片1a1中的各部件的连接结构设置在不同方向即可,其余的结构和原理均相同,不作赘述。本接骨板结构设计巧妙,能够减少很多不同规格的接骨板的数量。

单元片1a的内壁、固定内圈一4的内壁和固定内圈二5的内壁均具有螺纹。连接基片1a1、第一延伸片2和第二延伸片3的底部开设有呈长方形且内陷的插接槽6,插接槽6上开设有呈圆形的穿槽7,穿槽7贯穿连接基片1a1、第一延伸片2和第二延伸片3的内壁,第一延伸片2和第二延伸片3的顶部均一体成型有呈长方形块状的插接部8,插接部8与插接槽6匹配,插接部8的顶面上一体成型有呈圆柱形且外壁具有螺纹的连接螺轴8a,第一延伸片2上的连接螺轴8a插入连接基片1a1内且固定内圈一4螺纹连接在该连接螺轴8a上,第二延伸片3上的连接螺轴8a插入第一延伸片2内且固定内圈二5螺纹连接在该连接螺轴8a上。通过插接槽6和插接部8的设置使用第一延伸片2与连接基片1a1连接时两种吻合度高,同理使第二延伸片3与第一延伸片2连接时吻合度高,不会随意发生转动。连接基片1a1与第一延伸片2之间和第一延伸片2与第二延伸片3之间均具有一对锁紧螺钉9,连接基片1a1与第一延伸片2之间的锁紧螺钉9贯穿第一延伸片2的插接部8和连接基片1a1外壁通过锁紧螺母锁紧,第一延伸片2与第二延伸片3之间的锁紧螺钉9贯穿第二延伸片3的插接部8和第一延伸片2外壁通过锁紧螺母锁紧。锁紧螺钉9进一步增强了连接的稳定性,具体安装步骤是将插接部8分插入插接槽6内然后通过锁紧螺钉9锁紧,再安装固定内圈一4和固定内圈二5。固定内圈一4和固定内圈二5的外壁上均一体成型有呈圆筒形且内壁具有螺纹的连接筒部4a,连接筒部4a的内壁螺纹连接在连接螺轴8a上。连接筒部4a用于与连接螺轴8a的连接,固定内圈一4和固定内圈二5两者一来实现与连接螺轴8a的连接,增强第一延伸片2和第二延伸片3二的强度,二来固定内圈一4和固定内圈二5内壁具有螺纹,在后续与骨头连接中将螺钉旋入之后实现与骨头的连接,该种纬度的连接使固定内圈与连接螺柱之间的螺纹不容易发生松动,多向螺纹实现多重固定。第一延伸片2和第二延伸片3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为平面。便于连接筒部4a和螺钉的锁紧贴合。第一延伸片2和第二延伸片3的外径与单元片1a的外径相同。主基板1和延伸组件均由金属钛制成。第一延伸片2与固定内圈二5为同圆心,连接基片1a1与固定内圈一4为同圆心。第一延伸片2和第二延伸片3的规格相同,第一延伸片2至少为接骨板的长度增加1cm。

本申请文件中未提及的细节结构,具体部件尺寸以及原理均为现有公知的常识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经过简单选择能够得出的,不做赘述。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