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点滴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72659发布日期:2019-03-22 19:58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液体点滴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用于保存液体并需要时进行点滴的液体点滴容器。



背景技术:

通常,现场检查是在有患者的地方直接检查是否患有疾病,包括在脱离医院的地区中施行的检查。

现场检查的需要多的地方为主要传染性疾病、风土病等多的发展中国家区域。所述区域中,现场检查用诊断试剂的保存条件不好,交通手段落后,从而在利用医院用试剂盒进行诊断中存在困难。因此,通过将一次性容器用作诊断试剂盒中的检查试剂收容容器,来还在医疗设施落后的地区中,在现场无需特殊的医疗人员,也迅速地进行对传染性疾病的诊断。

但是,因恶劣的气象条件,保存于液体容器内的检查试剂可透射容器蒸发。由此虽然未经过诊断试剂的有效期的2年,但是存在在检查中不适合使用其诊断试剂的情况。为了解决所述问题,在变更容器的材质的情况下,需要解决基于材质的变更的使用人员的操作上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液体点滴容器,即使适用用于防止所保存的液体的蒸发,也当进行用于排出其液体的挤压时,可将使用人所需的力最小化。

用于实现所述问题的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液体点滴容器包括:

外壳,具有收容液体的收容空间,由高密度聚乙烯而形成,以防止所述液体蒸发;

本体,具有与所述外壳相连接的颈部,从而与所述收容空间相连通;以及

关闭部件,与所述颈部相连接,来阻隔所述液体通过所述颈部排出,

所述外壳从靠近朝向所述颈部的方向起包括:

底部;

放大部,与所述底部形成钝角,并使第一平面中的外部宽度放大;

减少部,从所述放大部沿着与所述放大部的延伸方向形成钝角的方向延伸形成,并使所述第一平面中的外部宽度减少;

非减少部,从所述减少部延伸形成,不使所述第一平面中的外部宽度减少,

所述底部和所述放大部相遇的第一弯曲点与所述放大部和所述减少部相遇的第二弯曲点相比,位于更靠近所述外壳的中心轴的位置,当所述减少部和所述非减少部被使用人员的手指被挤压时,所述第一弯曲点成为变形支撑点,所述第二弯曲点朝向所述中心轴移动。

其中,所述非减少部以在所述第一平面中的外部宽度相同的状态延伸形成。

其中,在所述收容空间中,与所述非减少部相对应的区域越靠近朝向所述颈部的方向,在所述第一平面中的内部宽度越减少。

其中,在所述放大部中,沿着朝向所述非减少部的方向,所述放大部的长度小于所述减少部的长度。

其中,所述外壳还可包括底部,所述底部向所述第一平面方向延伸,并与所述放大部形成钝角。

其中,所述放大部与所述减少部之间的角度小于所述减少部与所述非减少部之间角度。

其中,在所述外壳中,在与所述第一平面交叉的第二平面中的外部宽度大于在所述第一平面中的外部宽度。

其中,还包括把持部件,所述把持部件与所述本体相连接来向所述关闭部件的相反方向延伸,并形成所述第二平面。

其中,所述把持部件包围所述外壳。

其中,所述关闭部件包括操作翼,所述操作翼与所述把持部件一同形成所述第二平面,并具有越靠近所述把持部件,外部宽度越减少的区间。

其中,所述外壳可由防止所述液体蒸发的材质形成。

其中,所述外壳可由高密度聚乙烯形成。

根据如所述构成的与本发明相关的液体点滴容器,即使使用用于防止所保存的液体的蒸发,也当进行用于排出其液体的挤压动作时,可将使用人员所需的力最小化。

由此,液体点滴容器既防止液体的蒸发,又在排出所保存的液体的过程中不毁损使用人员的操作便利性。

并且,液体点滴容器与排出过程中的使用人员的便利一同,在进行排出时,可使液体一时排出。这是使从安瓿的液体的排出效率性变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液体点滴容器100的立体图。

图2为对图1的液体点滴容器100沿着第二平面P2取出的剖视图。

图3为对图1的液体点滴容器100沿着第一平面P1取出的剖视图。

图4为示出对图1的液体点滴容器100使用人员进行挤压的状态的概念图。

图5为在图4的挤压状态下,用于说明液体点滴容器100的变形状态的基于第一平面P1的截面概念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0:液体点滴容器 110:本体

111:外壳 112:底部

113:放大部 114:减少部

115:非减少部 117:颈部

130:关闭部件 131:注入杆

135:操作翼 150:把持部件

151:主部 155:副部

P1:第一平面 P2:第二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液体点滴容器进行详细说明。在本说明书中,即使是互不相同的实施例,也对于相同 .类似的结构赋予相同.类似的附图标记,并且以初次说明替换其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液体点滴容器100的立体图,图2 为对图1的液体点滴容器100沿着第二平面P2取出的剖视图。

参照附图,液体点滴容器100可包括本体110、关闭部件130 及把持部件150。

本体110为用于收容液体的结构,具体地,是用于收容液体诊断试剂的结构。本体110可具有外壳111和颈部117。

外壳111在材质方面,可以为防止所述液体蒸发的材质。为此,外壳111可由高密度聚乙烯(HDPE)形成。高密度聚乙烯作为对乙烯进行聚合来制备的合成树脂,性状为半透明固体。本发明人确认如下:在外壳111作为密度为0.94以上的高密度聚乙烯材质具有0.5mm以上的厚度的情况下,将外壳111内部的液体的蒸发率最小化,其结果,液体点滴容器100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 的评价认可基准。

外壳111在结构方面,沿着第二平面P2的宽度可大于沿着第一平面P1的宽度。其结果,外壳111可呈大致平行于第二平面P2 的扁平(flat)形态。其中,第一平面P1和第二平面P2可以为相互交叉的平面,具体地,可以为相互垂直的平面。

并且,外壳111以第一平面P1为基准,沿着朝向颈部117的方向可由底部112、放大部113、减少部114及非减少部115依次排列而成。并且,外壳111可呈以第二平面P2为基准的上部宽且下部窄的形态的袋(bag)形态。具体地,形态为在第二平面P2 中的收容空间S的内部宽度在放大部113中增加,并在减少部114 中恒定,在非减少部115中减少。对于它们,参照图3,对在第一平面P1中的外部宽度及内部宽度的特征进行具体说明。

再次,参照附图,颈部117为与外壳111的下端相连接的部分。颈部117以第一平面P1及第二平面P2全部为基准,与外壳 111的下部相对应呈宽度窄的形态。可通过颈部117,使外壳111 的收容空间S内部的液体向外部排出。

关闭部件130为与颈部117相连接来阻隔所述液体通过颈部 117排出的结构。关闭部件130可具有注入杆131和操作翼135。

注入杆131为在颈部117中突出延伸的结构,注入杆131可与外壳111收容空间S相连通。为此,注入杆131可以为中空形管。

操作翼135可从注入杆131向外侧延伸,可呈板形态。操作翼135能够以形成第二平面P2的方式排列。并且,操作翼135可呈具有越靠近外壳111,外部宽度越减少的区间的形态。

把持部件150为成为使用人员用于把持液体点滴容器100的对象的结构。把持部件150可呈与本体110相连接的板形态。并且,把持部件150以形成第二平面P2的方式排列,从而与操作翼 135可形成相同的平面。

把持部件150可具有主部151和副部155。主部151可以为从外壳111向关闭部件130的相反方向延伸的部分。副部155与主部151相连接,能够以包围外壳111的两侧面的方式延伸。由此,以第二平面P2为基准,主部151的宽度相比于副部155的宽度可大几倍。

根据所述的结构,所述液体通过注入杆131可填充于外壳111 的收容空间S。在填充所述液体后,注入杆131可由热影响变形,从而可屏蔽收容空间S(参照变形的注入杆的端部131`(图4))。

在使用人员要排出收容的液体的情况下,使用人员拧开操作翼135即可。那么,关闭部件130从颈部117分离,并处于所述液体可向外部排出的状态。

之后,若使用人员利用拇指和食指挤出外壳111,则所述液体可通过颈部117点滴于对象物。

图3为对图1的液体点滴容器100沿着第一平面P1取出的剖视图。

参照附图,外壳111越靠近朝向颈部117的颈部方向N,就可具有在第一平面P1中的外部宽度改变的多个区间。

具体地,底部112呈向第一平面P1的两侧方向延伸的形态。据此,底部112可形成大致垂直于把持部件150的主部151的平面。

放大部113为从底部112延伸形成,并越靠近颈部方向N,在第一平面P1中的外部宽度越放大的区间。放大部113与底部112 相遇的部分弯曲成第一角度,并其弯曲点被称为第一弯曲点112`。其中,所述第一角度为钝角,例如可以为大致120°。

减少部114从放大部113延伸形成,是越靠近颈部方向N,在第一平面P1中的外部宽度越减少的区间。减少部114与放大部113 相遇的部分弯曲成第二角度,并其弯曲点被称为第二弯曲点113`。在所述情况下,所述第二角度可大于所述第一角度。例如,所述第二角度可以为大致150°。并且,沿着颈部方向N减少部114的长度可大于放大部113的长度。在收容空间S中,与减少部114 相对应的区间与放大部113相对应的区间相同地,可具有内部宽度与减少部114类似地越靠近颈部方向N越减少的形态。

非减少部115从减少部114延伸形成,是靠近颈部方向N,在第一平面P1中的外部宽度不减少的区间。在本实施例中,非减少部115沿着颈部方向N所述外部宽度相同。并且,非减少部115 与减少部114形成第三角度,所述第三角度可形成大致170°的角度。与非减少部115的外部宽度不同,在收容空间S中与非减少部115相对应的区间的内部宽度呈越靠近颈部方向N越减少的形态。

图4为示出对图1的液体点滴容器100使用人员进行挤压的状态的概念图。

参照本图,使用人员可利用拇指及食指F挤出液体点滴容器 100的外壳111。

在所述情况下,减少部114与非减少部115之间的配置结构为可使手指F的凸出的部分在减少部114和非减少部115的宽的面积中接触。

其结果,使用人员使两手指F的力作用于外壳111的尽可能宽的面积,从而可全面地加压外壳111。这是可容易提高与外壳 111内的液体相关的排出压力。最终,使用人员不费大力,也可有效地挤压外壳111。

图5为在图4的挤压状态下,用于说明液体点滴容器100的变形状态的基于第一平面P1的截面剖视图。

参照附图,当向外壳111施加借助手指F(图4)挤出的力(SF) 时,外壳111变形,如以点线表示。由此,放大部113、减少部 114及非减少部115的两侧壁相互相向靠近。这是根据外壳111 的大部分的区域向收容空间S的中心集聚,来整体上对所述液体进行加压,从而可容易向注入杆131移动。

在所述情况下,第二弯曲点113`向收容空间S的中心集聚。第一弯曲点112`几乎守住原位置。这种第一弯曲点112`起到放大部113、减少部114及非减少部115可向收容空间S的中心变形的作为变形支撑点的作用。进而,由放大部113与减少部114之间的第二弯曲点113`,不仅减少部114可容易参与变形,而且放大部113也可容易参与变形。

并且,底部112、放大部113、减少部114及非减少部115形成的收容空间S大致形成逆三角形结构,因此,使用人员对外壳 111进行挤压时,适合于对所述液体时间更大的压力。并且,所述逆三角形的结构还适合于所述液体由自重向颈部117集聚。

进而,非减少部115的第三弯曲点115`还与第一弯曲点112` 类似地可起到变形支撑点作用。并且,第三弯曲点115`在非减少部115中具有最厚的厚度,因此在拧开拆卸时还起到支撑颈部117 的作用。

如上所述的液体点滴容器不限于所述说明的实施例的结构和操作工作方式。所述实施例可通过选择性的组合各个实施例的全部或一部分来实现多种变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