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伤口灌洗引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57866发布日期:2019-04-30 18:45阅读:535来源:国知局
一种伤口灌洗引流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伤口灌洗引流系统。



背景技术:

开放性骨折与关节损伤常常伴随着伤口严重污染,在清创术后或闭合性骨折术后伤口处理不当极易发生严重感染,伤口灌洗引流是治疗和预防伤口感染的重要措施,传统的伤口灌洗引流系统入水管与出水管是分开,一般根据伤口或关节腔的大小放置一到两根入水管,两到三根出水管,因术后伤口内组织坏死或者凝血块等会堵塞出水管,甚至出现出水管的脱落现象,导致伤口外经常处于潮湿状态,故需每天更换一次或多次敷料,不仅患者多次换药痛苦不堪,而且加大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增加了伤口感染几率,严重的出现急、慢性骨髓炎或化脓性关节炎,则需多次手术,有的甚至致残。因此,研制开发一种引流通畅且能保证伤口干燥的伤口灌洗引流系统是客观需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畅引流且能保证伤口干燥的伤口灌洗引流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从上到下依次相连的储液袋、引流管和引流袋,所述储液袋与引流管之间设置有进液管,进液管上安装有流量调节器,引流管与引流袋之间设置有出液管,且引流管包括进液段和出液段,进液段和出液段是连为一体的,所述进液管的一端与储液袋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部件与进液段活动连接,所述出液管的一端与引流袋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部件与出液段活动连接,进液段上加工有若干贯穿引流管内壁和外壁的进液引流孔,出液段上加工有若干贯穿引流管内壁和外壁的出液引流孔。

进一步的,进液引流孔和出液引流孔的形状均设置为喇叭型;进液引流孔和出液引流孔的横截面为圆形,进液引流孔和出液引流孔的较小端口的直径设置为1.5~2.5mm;进液引流孔和出液引流孔的横截面为椭圆形;进液引流孔的较大端口朝向引流管的内壁,而出液引流孔较大端口朝向引流管的外壁。

所述引流管轴向上相邻的两进液引流孔或两出液引流孔之间的孔间距为3~10mm;进液引流孔和出液引流孔分别在进液段和出液段的轴向上都设置有2~5排,相邻的两排进液引流孔或出液引流孔在引流管的轴向上交错布置。进液段和出液段的外壁上设置有标识;引流管的进液孔和出液孔完全放置于伤口内,且引流管的两端距最末端进液孔、出液孔30~60mm处设有多个标识,便于医务人员确保进液孔和出液孔完全置于伤口内,否则将导致引流液流向伤口外。

本实用新型中引流管设置有进液段和出液段,且进液段和出液段设置为一体的,使用时只需将其置于关节腔或者伤口内,则不会发生脱落现象,在引流管内有冲洗液流经时,部分冲洗液会通过进液段上的进液引流孔从引流管内向引流管外渗透,渗透的冲洗液流经关节腔或者伤口内后,通过出液段上的出液引流孔从引流管外向引流管内流动,然后被引流管内流动的另一部分冲洗液带动流入到引流袋里,从而达到了冲洗的目的,同时从上到下的设置储液袋、进液管、出液管和引流袋,使得整个系统发生“虹吸”效应,实现可持续的冲洗引流,保证了引流管的畅通,引流液不会渗透到伤口外,可使伤口外保持干燥,保证伤口在一个相对无菌的“内外环境”中愈合;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因虹吸效应引流管不易堵塞,伤口能充分灌洗,明显降低伤口感染几率,减轻医务人员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引流管5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储液袋,2-流量调节器,3-进液管,4-连接部件,5-引流管,51-标识,52-进液段,53-出液段,54-进液引流孔,55-出液引流孔,6-出液管,7-引流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更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从上到下依次相连的储液袋1、引流管5和引流袋7,所述储液袋1与引流管5之间设置有进液管3,进液管3上安装有流量调节器2,所述引流管5与引流袋7之间设置有出液管6,且引流管5包括进液段52和出液段53,进液段52和出液段53是连为一体的,进液管3的一端与储液袋1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部件4与进液段52活动连接,出液管6的一端与引流袋7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部件4与出液段53活动连接,进液段52上加工有若干贯穿引流管5内壁和外壁的进液引流孔54,出液段53上加工有若干贯穿引流管5内壁和外壁的出液引流孔55。

所述进液引流孔54和出液引流孔55的形状均设置为喇叭型;进液引流孔54和出液引流孔55的横截面为圆形,且进液引流孔54和出液引流孔55的较小端口的直径可设置为1.5~2.5mm,优选的选用2mm;进液引流孔54和出液引流孔55的横截面也可以设置为椭圆形,较大口端椭圆形的长轴为2.0~2.5mm。所述进液引流孔54和出液引流孔55的形状也可设置为圆形通孔,或者设置成锥形通孔。

进液引流孔54的较大端口朝向引流管5的内壁,容易进水;而出液引流孔55较大端口朝向引流管5的外壁,即伤口内侧,容易出水和引流出坏死组织,而引流管5内的坏死组织或血凝块因“虹吸”效应被持续流动的冲洗液带走;引流管5轴向上相邻的两进液引流孔54或两出液引流孔55之间的距离为3~10mm,优选5mm时冲洗效果最佳。

为了使冲洗更彻底,进液引流孔54和出液引流孔55分别在进液段52和出液段53的轴向上都设置有2~5排,相邻的两排进液引流孔54或出液引流孔55在引流管5的轴向上是交错布置的。

进液引流孔54和出液引流孔55的横截面为圆形或者椭圆形;进液段52和出液段53的外壁上设置标识51,且标识51设置在距离引流管5两端端部的进液引流孔54和出液引流孔55的30~60mm处;各种不同长度的引流管5采用不同颜色的标识,在使用时可以快速根据标识51来确定埋入关节腔或者伤口内的长度,保证引流管5的进液引流孔54和出液引流孔55完全放置于伤口内,不易发生进液引流孔54和出液引流孔55漏在外面的情况,能保持伤口外侧的干燥。

使用时本系统时,储液袋1里装有冲洗液,关闭流量调节器2,将引流管5放在伤口内,引流管5分别连接到进液管3和出液管6,因为伤口内的入水管与出水管为同一根管,则不易出现脱落的情况,引流管5的进液段52作为入水管,置于高位,出液段53作为出水管通过出液管6连接引流袋7,置于低位;因“虹吸”效应可实现持续冲洗引流管5,保证通畅引流,灌洗时,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流量调节器2,使进入引流管5的冲洗液的速度达到冲洗要求,引流管5的进液引流孔54和出液引流孔55的设计又能做到充分灌洗和引流,使冲洗液在引流管5内持续冲洗,而进液引流孔54和出液引流孔55不易被坏死组织或血凝块堵塞,伤口外不会漏出冲洗液,伤口内残留的炎性分泌物甚或脓液、坏死组织出液引流孔55持续引流出去,大大降低了伤口局部细菌、毒素和坏死组织甚至异物的浓度,使伤口内、关节腔始终保持“清洁”状态,伤口或关节腔会很快封闭;患者术后伤口敷料可一直保持干燥,缩短了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减轻了患者多次换药的痛苦,明显降低患者急慢性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的发生,也大大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是一种简单、价廉、有效的伤口灌洗引流系统,患者伤口一般都能一期愈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