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脑室引流瓶同步升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57860发布日期:2019-04-30 18:45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一种脑室引流瓶同步升降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脑室引流瓶同步升降器。



背景技术:

临床中很多护理技术对高度都有严格的要求,比如灌肠技术中要求灌肠液面应距肛门40cm,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中引流瓶应低于胸腔引流口60~100cm,最严格要求的是脑室引流管护理中引流瓶出口平面应高于侧脑室平面10~15cm等。

颅内高压是颅脑损伤中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在持续颅内压监护的前提下,通过脑脊液的引流来降低颅内压力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抢救脑疝等危重患者的有效措施。开颅术后脑室引流基准面的有效固定实用和有效引流是管道护理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到手术成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治疗和挽救患者的生命起关键性的作用。过高引流压力不利于引流,引流受阻就起不到降颅压的作用或管内液体反流入颅腔引起颅内感染;过低则引流过快,产生“拔罐”效应,导致颅内压骤降造成再出血。

目前,临床常规使用引流装置固定方法,是用绳子将脑室引流装置捆绑在病床旁的栏杆或支架上,或采用胶布粘贴固定在床头墙上,常因床头抬高、患者体位改变、头部转动、或捆绑不当、或粘贴不牢导致难以确定引流装置距离穿刺点的高度,且容易引起引流管松动、脱落、移位、阻塞,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脑室引流瓶同步升降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脑室引流瓶同步升降器,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一侧上设有直线滑轨,直线滑轨上设有上调整滑块、下调整滑块,所述上调整滑块上设有上导向V型轴承、下调整滑块上设有下导向V型轴承,所述上导向V型轴承一侧设有支撑杆,支撑杆水平安装在支撑架上,引流瓶固定线一端固定在固定线夹具上、另一端S型依次绕过下导向V型轴承、上导向V型轴承,然后穿过支撑杆外端垂下,所述支撑架一侧设有刻度尺,刻度尺一侧的支撑架上设有标尺,标尺一端通过旋转销安装在支撑架一侧。

所述上调整滑块、下调整滑块包括滑块本体,滑块本体一侧设有滑块锁紧孔,滑块锁紧孔内设有滑块锁紧销,滑块锁紧销通过螺纹与滑块本体连接。

所述上导向V型轴承通过旋转轴安装在上调整滑块上,下导向V型轴承通过旋转轴安装在下调整滑块上。

所述直线滑轨设置在支撑架一侧中部,支撑架与直线滑轨为一体成型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固定线夹具固定在床栏上,引流瓶高度确定后。其高度通过滑轮作用,会随床头抬高而抬高,降低而降低,保持与患者的距离是不变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调整滑块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V型轴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标尺使用状态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固定线夹具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5所示,一种脑室引流瓶同步升降器,包括: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一侧上设有直线滑轨2,直线滑轨2上设有上调整滑块3、下调整滑块4,所述上调整滑块3上设有上导向V型轴承8、下调整滑块4上设有下导向V型轴承7,所述上导向V型轴承8一侧设有支撑杆11,支撑杆11水平安装在支撑架1上,引流瓶固定线10一端固定在固定线夹具9上、另一端S型依次绕过下导向V型轴承7、上导向V型轴承8,然后穿过支撑杆11外端垂下,所述支撑架1一侧设有刻度尺5,刻度尺5一侧的支撑架1上设有标尺6,标尺6一端通过旋转销安装在支撑架1一侧。

所述上调整滑块3、下调整滑块4包括滑块本体31,滑块本体31一侧设有滑块锁紧孔,滑块锁紧孔内设有滑块锁紧销32,滑块锁紧销32通过螺纹与滑块本体31连接。

所述上导向V型轴承8通过旋转轴安装在上调整滑块3上,下导向V型轴承7通过旋转轴安装在下调整滑块4上。

所述直线滑轨2设置在支撑架1一侧中部,支撑架1与直线滑轨2为一体成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调整上调整滑块3、下调整滑块4在直线滑轨2上上的距离,来调整引流瓶高度,调整方便、精确,而且,使用时在确定0的标尺时,患者平卧位时搬下标尺,与患者外耳道成90°,即为0点,操作方便、快捷;同时,上调整滑块3、下调整滑块4包括滑块本体31,滑块本体31一侧设有滑块锁紧孔,滑块锁紧孔内设有滑块锁紧销32,滑块锁紧销32通过螺纹与滑块本体31连接,能够保证使用时坚固安全,使用时,固定线夹具固定在床栏上,引流瓶高度确定后。其高度通过滑轮作用,会随床头抬高而抬高,降低而降低,保持与患者的距离是不变的。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