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巩膜扣带术复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95658发布日期:2019-07-17 05:50阅读:5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巩膜扣带术复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组眼科手术用辅助装置,具体是一种巩膜扣带术复合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电子产品的广泛普及,导致全球眼病尤其是近视的患病率逐年上升,与此同时,与近视密切相关的病症—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成为一种高发疾病,并且趋向年轻化,发病机制复杂,表现形式多样,现有医疗技术中,有多种手术方式治疗视网膜脱离,但对于赤道部至锯齿缘同一圆周多发小裂孔或格子样变性、无晶状体眼、人工晶体眼(周边检查困难),既往行视网膜脱离手术失败而巩膜条件差者、广泛玻璃体增殖、视网膜牵拉、固定皱褶,陈旧性视网膜脱离等(一般认为C1级以上者均应环扎)、瞳孔散不大无法查找赤道部以前裂孔或其他全视网膜脱离找不到裂孔者多用于巩膜环扎术,此外巩膜环扎术还适用于:巩膜层间加压或巩膜外加压联合环扎术,以增强和维持巩膜加压术效果和玻璃体切割术同时行预防性巩膜环扎术(D级以上)。

常规巩膜扣带术(环扎加外加压),术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眼轴长度计算环扎带收缩的量,但是,现在的巩膜扣带术中所采用的硅胶环扎带上没有刻度,然后医生再去用尺子量取后再截断,而且与环扎带配套使用加压物的轮胎形硅胶块也没有刻度,有些情况下,需要在轮胎形硅胶块内壁上放置一层硅海绵,起到良好的外加压块对裂孔处巩膜壁的顶压力量,这些材料都需要手术过程中去量取和裁剪,且现有的硅海绵与硅胶块是分离状态的,待到使用时,需要将裁剪好的的硅胶块与硅海绵叠好对齐,利用缝线,将两者固定为一个整体(硅胶加硅海绵),然后再放在巩膜相应的位置上(裂孔处)。由于医生手工测量时易造成误差,裁剪不仅耗时耗力,且易造成裁剪不均匀(过厚或过薄),缝线固定两者时,不能完美贴合放置在巩膜上,术后偶有因缝线滑脱、溶解导致硅胶或硅海绵脱出,延长手术时间的同时,无疑增加了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巩膜扣带术复合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巩膜扣带术复合装置,包括巩膜环扎带整体,所述巩膜环扎带整体主要是由环扎带、胶管袖套和加压物构成,所述加压物由硅胶块和硅海绵构成,所述硅海绵和硅胶块紧密贴合为一体的复合体,所述硅海绵紧密贴合在硅胶块内壁上,所述环扎带上有环扎带刻度盘,所述硅胶块上有硅胶块刻度盘和环扎带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环扎带和硅胶块上均有刻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环扎带槽为矩形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环扎带根据其宽度需求不同,对应不同种型号。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胶管袖套由硅胶制成,具有弹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压物有不同的型号,其宽度和厚度不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更加精确,安装方便,简化了医生手术时所采取的辅助性操作,有效缩短了手术时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进一步降低术后的并发症。

附图说明

图1为巩膜扣带术整体示意图。

图2为人体眼球纵行切面示意图。

图3为巩膜扣带术后斜切面示意图。

图4为巩膜扣带术后前面观图。

图5为巩膜扣带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轮胎形硅胶加压物复合装置横切面示意图。

图7为轮胎形硅胶加压物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剪裁后轮胎形硅胶压块加硅海绵复合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硅胶管袖套结构示意图。

图10为环扎带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弯钳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弯钳撑胶管袖套示意图。

图中:1-人体眼球,101-直肌,102-玻璃体,103-巩膜,104-脉络膜,105-视网膜,2-巩膜环扎带整体,201-环扎带,201.1-环扎带刻度盘,202-胶管袖套,203-加压物,203.1-硅海绵,203.2-硅胶块刻度盘,203.3-硅胶块,203.4-环扎带槽,3-弯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12,一种巩膜扣带术复合装置,包括巩膜环扎带整体2,所述巩膜环扎带整体主要是由环扎带201、胶管袖套202和加压物203构成,所述加压物203由硅胶块203.3和硅海绵203.1构成,所述加压物203是硅海绵203.1和硅胶块203.3紧密贴合为一体的复合体,所述硅海绵203.1紧密贴合在硅胶块203.3内壁上,所述环扎带201和硅胶块203.3上均有刻度,所述硅胶块203.3外壁上有矩形槽,所述环扎带201根据其宽度需求不同,有多种型号,所述环扎带201上有环扎带刻度盘201.1,所述胶管袖套202由硅胶制成,有一定的弹性,所述硅胶块203.3上有硅胶块刻度盘203.2和环扎带槽203.4,所述加压物203有不同的型号,其宽度和厚度不同,所述环扎带槽203.4为矩形槽,方便手术时将环扎带201放入环扎带槽203.4中。

所述巩膜扣带术中,在术前准备和麻醉之后,消毒术眼术野,开睑器撑开眼睑,用抗生素(常规使用庆大霉素)冲洗结膜囊,沿角膜缘360度环形剪开球结膜,用钝剪分离直肌101间巩膜103上组织,用眼肌钩从直肌101下方全部钩起肌纤维,组织镊撕开两侧的筋膜组织和节制韧带,从直肌101下方穿过4-0丝线,全部吊起直肌101,线的两端打结,可随意转动眼球,逐个象限暴露直肌101间的巩膜组织,注意检查是否全部吊起直肌纤维,检查涡静脉的位置,进行裂孔标记和冷凝,冷凝及定位标记完成后,用弯钳3头闭合套入一段硅胶管袖套202(约4mm长),张开钳口,送入环扎带201一端,将环扎带201一端穿过并拉出硅胶管袖套202头端约15mm左右,弯钳3夹持环扎带201一端,穿过四条直肌101下,硅胶管袖套202置于裂孔定位点对立面巩膜103表面上,弯钳3穿过硅胶管袖套202,张开钳口,夹住环扎带201的另一端,向相反的方向穿出硅胶管袖套202,在裂孔处巩膜103面距离标记点两端至少2~3mm外,分别于直肌101间巩膜103赤道部用5-0白色丝线或涤纶线平行角膜缘进针,作“8”字形缝合固定环扎带201于巩膜103表面,其余象限缝合方法同上。前房穿刺放液降低眼压后,根据患者眼轴长度,收紧环扎带201,相同方法,将袖套端连同环扎带缝线固定于巩膜表面,剪除多余环扎带201,保留袖套两端重叠部分环扎带约2mm,防止滑脱,将所需型号的加压物203剪裁成需要的长度后,放置在环扎带槽203.4内,根据术中视网膜脱离的高度及范围,在距加压物203边缘约1mm处的巩膜面,用5-0白色丝线或涤纶线平行角膜缘进针,作“U”字形缝合一对加压线,术中指测眼压,决定是否需要再次前房放液,检查眼底,观察是否有动脉搏动,间接检查眼睛裂孔是否位于加压嵴上,环扎嵴的高度,询问患者光感,术毕,再次检查环扎带201及加压块203是否压迫涡静脉,是否存在直肌101嵌顿,缝线滑脱等情况,原位缝合球结膜及筋膜,结膜下注射“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约0.3ml,包扎双眼,制动休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