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翻身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59156发布日期:2019-05-24 21:32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翻身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翻身床,尤其涉及一种能够使瘫痪卧床的病人及时翻身的医用翻身床。



背景技术:

本发明是对专利号为2014105272248作出的改进,上述发明的缺点在于通过电动推杆推动链板后,由于针对的患者是身体有残疾或卧床不能自理的瘫痪病人,对患者进行翻身后会翻身至床板的边缘处,给患者带来安全隐患,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防止患者褥疮的产生,能够定时进行翻身且能保障安全的医用翻身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用翻身床,它包括床板1和设置在所述床板1底部的支撑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1上设有若干带第一沉降凸缘的第一通槽3,所述床板1的底部且在每个所述第一通槽3之间分别设有垂直面板4,所述垂直面板4的中部及两侧分别设有向中心凸起的弧形滑轨5和向中心倾斜的弯折滑槽25,所述垂直面板4上且在所述弧形滑轨5的两侧分别设有两对同步旋转且向中心位置偏上倾斜的不完全齿轮6,且每对所述不完全齿轮6的齿轮部相对180度设置,每个所述第一通槽3内的第一沉降凸缘上支撑有支撑平移面板10,所述支撑平移面板10的底部的一侧一体的设有呈工字形的平移板8,所述平移板8工字形的中部设有伸出所述平移板8的下部且与所述垂直面板4的弧形滑轨5相滑动配合的第一滑块17,所述平移板8工字形的两端设有与所述垂直面板4的弯折滑槽25相滑动配合的第二滑块,所述平移板8工字形的两端下部设有与每对所述不完全齿轮相啮合的局部弧形齿条7,所述支撑平移面板10内设有带第二沉降凸缘的第二通槽16,每个所述第二通槽16内的第二沉降凸缘上分别活动的设有链板11,每个所述链板11的中部交错的设置在所述支撑平移面板10中部的轴18上,每个所述链板11的两端通过销轴分别与一弯曲板12的端部连接,每个所述弯曲板12的另一端分别与设置在所述平移板8工字形内侧上部之间的转轴13连接,每个所述弯曲板12弓起处的中部连接有横梁19,所述横梁19与所述平移板8工字形外侧的上部之间设有至少两个电动推杆14。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每个所述链板11的底部均设有滑道20,每个所述弯曲板12的内侧设有一排与所述链板11滑道20相配合的滑动连接件21。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链板12包括托板22和销轴23,所述托板22的一端中部设有带孔的凸缘,所述托板22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凸缘相适配的带孔凹槽,相邻所述托板22的凸缘设置在另一托板22的凹槽内并通过销轴23两两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链板12滑道20为设置在每个所述托板22底部的滑槽,所述弯曲板12内侧的一排滑动连接件21为设置在所述弯曲板12内侧的一排滚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链板12滑道20为设置在每个所述托板22底部的链槽,所述弯曲板12内侧的一排滑动连接件21为设置在所述弯曲板12内侧的一排插接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床板1且在所述第一通槽3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三通槽9,所述床板1的底部且在所述第一通槽3与第三通槽9之间分别设有带卷绕弹性束带15的弹性卷绕装置26,所述卷绕弹性束带15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支撑平移面板10的外壁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床板1上部的边缘处设有突出所述床板1上表面的挡板,所述床板1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槽3位置相对应的带通槽的柔性床垫,每个所述托板22的上部分别设有插接槽27,所述插接槽27内设有软垫2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所述床板1上设有若干带第一沉降凸缘的第一通槽3,所述床板1的底部且在每个所述第一通槽3之间分别设有垂直面板4,所述垂直面板4的中部及两侧分别设有向中心凸起的弧形滑轨5和向中心倾斜的弯折滑槽25,所述垂直面板4上且在所述弧形滑轨5的两侧分别设有两对同步旋转且向中心位置偏上倾斜的不完全齿轮6,且每对所述不完全齿轮6的齿轮部相对180度设置,每个所述第一通槽3内的第一沉降凸缘上支撑有支撑平移面板10,所述支撑平移面板10的底部的一侧一体的设有呈工字形的平移板8,所述平移板8工字形的中部设有伸出所述平移板8的下部且与所述垂直面板4的弧形滑轨5相滑动配合的第一滑块17,所述平移板8工字形的两端设有与所述垂直面板4的弯折滑槽25相滑动配合的第二滑块,所述平移板8工字形的两端下部设有与每对所述不完全齿轮相啮合的局部弧形齿条7,所述支撑平移面板10内设有带第二沉降凸缘的第二通槽16,每个所述第二通槽16内的第二沉降凸缘上分别活动的设有链板11,每个所述链板11的中部交错的设置在所述支撑平移面板10中部的轴18上,每个所述链板11的两端通过销轴分别与一弯曲板12的端部连接,每个所述弯曲板12的另一端分别与设置在所述平移板8工字形内侧上部之间的转轴13连接,每个所述弯曲板12弓起处的中部连接有横梁19,所述横梁19与所述平移板8工字形外侧的上部之间设有至少两个电动推杆14;需要对患者进行翻身时,患者躺在床板1上,启动电机带动的不完全齿轮6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由于不完全齿轮6与局部弧形齿条7相啮合,带动平移板8沿弧形滑轨5和弯折滑槽25向右或向左位移,位移的同时带动平移板8上部的支撑平移面板10从床板1的平齐位置逐渐升高再逐渐回落至与床板1平齐的位置,这样将躺在床板1上的患者平移在床板1的右侧或左侧,然后对相应侧的电动推杆14进行操作,当该侧的电动推杆14伸展时,该电动推杆14推动弯曲板12绕转轴13向上偏转,弯曲板12上的滑动连接件21在链板11底部的滑道20内滑动,并支撑各链板11,同时各链板11绕弯曲板12上曲面的滑动连接件21向上移动,使患者翻身后侧身至床板1的中间位置,解决了患者进行翻身后会翻身至床板的边缘处,给患者带来安全隐患的缺陷,推举各链板11的运动过程形成自然的且与人体相适配的推举翻身曲面,这种自然翻身运动不会对患者造成伤害,这样实现了防止患者褥疮的产生,能够定时进行翻身且能保障安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第一通槽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3中的A-A剖视图

图5是图2中链板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中链板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2中软垫设置在链板上的局部视图

图8是图1中弯折滑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8中1、床板,2、支撑腿,3、通槽,4、垂直面板,5、弧形滑轨,6、不完全齿轮,7、局部弧形齿条,8、平移板,9、第三通槽,10、支撑平移面板,11、链板,12、弯曲板,13、转轴,14、电动推杆,15、卷绕弹性束带,16、第二通槽,17、第一滑块,18、轴,19、横梁,20、滑道,21、滑动连接件,22、托板,23、销轴,24、软垫,25、弯折滑槽,26、弹性卷绕装置,27、插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翻身床,它包括床板1和设置在所述床板1底部的支撑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1上设有若干带第一沉降凸缘的第一通槽3,所述床板1的底部且在每个所述第一通槽3之间分别设有垂直面板4,所述垂直面板4的中部及两侧分别设有向中心凸起的弧形滑轨5和向中心倾斜的弯折滑槽25,所述垂直面板4上且在所述弧形滑轨5的两侧分别设有两对同步旋转且向中心位置偏上倾斜的不完全齿轮6,且每对所述不完全齿轮6的齿轮部相对180度设置,每个所述第一通槽3内的第一沉降凸缘上支撑有支撑平移面板10,所述支撑平移面板10的底部的一侧一体的设有呈工字形的平移板8,所述平移板8工字形的中部设有伸出所述平移板8的下部且与所述垂直面板4的弧形滑轨5相滑动配合的第一滑块17,所述平移板8工字形的两端设有与所述垂直面板4的弯折滑槽25相滑动配合的第二滑块,所述平移板8工字形的两端下部设有与每对所述不完全齿轮相啮合的局部弧形齿条7,所述支撑平移面板10内设有带第二沉降凸缘的第二通槽16,每个所述第二通槽16内的第二沉降凸缘上分别活动的设有链板11,每个所述链板11的中部交错的设置在所述支撑平移面板10中部的轴18上,每个所述链板11的两端通过销轴分别与一弯曲板12的端部连接,每个所述弯曲板12的另一端分别与设置在所述平移板8工字形内侧上部之间的转轴13连接,每个所述弯曲板12弓起处的中部连接有横梁19,所述横梁19与所述平移板8工字形外侧的上部之间设有至少两个电动推杆14;需要对患者进行翻身时,患者躺在床板1上,启动电机带动的不完全齿轮6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由于不完全齿轮6与局部弧形齿条7相啮合,带动平移板8沿弧形滑轨5和弯折滑槽25向右或向左位移,位移的同时带动平移板8上部的支撑平移面板10从床板1的平齐位置逐渐升高再逐渐回落至与床板1平齐的位置,这样将躺在床板1上的患者平移在床板1的右侧或左侧,然后对相应侧的电动推杆14进行操作,当该侧的电动推杆14伸展时,该电动推杆14推动弯曲板12绕转轴13向上偏转,弯曲板12上的滑动连接件21在链板11底部的滑道20内滑动,并支撑各链板11,同时各链板11绕弯曲板12上曲面的滑动连接件21向上移动,使患者翻身后侧身至床板1的中间位置,解决了患者进行翻身后会翻身至床板的边缘处,给患者带来安全隐患的缺陷,推举各链板11的运动过程形成自然的且与人体相适配的推举翻身曲面,这种自然翻身运动不会对患者造成伤害,这样实现了防止患者褥疮的产生,能够定时进行翻身且能保障安全的效果。

具体地说:首先启动电机带动的不完全齿轮6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由于不完全齿轮6与局部弧形齿条7相啮合,带动平移板8沿弧形滑轨5和弯折滑槽25向右或向左位移,位移的同时带动平移板8上部的支撑平移面板10从床板1的平齐位置逐渐升高再逐渐回落至与床板1平齐的位置,这样将躺在床板1上的患者平移在床板1的右侧或左侧,又由于所述链板12包括托板22和销轴23,所述托板22的一端中部设有带孔的凸缘,所述托板22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凸缘相适配的带孔凹槽,相邻所述托板22的凸缘设置在另一托板22的凹槽内并通过销轴23两两连接;所述链板12滑道20为设置在每个所述托板22底部的滑槽,所述弯曲板12内侧的一排滑动连接件21为设置在所述弯曲板12内侧的一排滚轮,患者翻身时,一侧的电动推杆14推动弯曲板12绕转轴13向上偏转,使弯曲板12内侧的一排滚轮支撑在托板22底部的滑槽内,并带动托板沿弯曲板12内侧的一排滚轮形成的曲面向上平稳移动,使患者翻身后侧身至床板1的中间位置;所述链板12滑道20为设置在每个所述托板22底部的链槽,所述弯曲板12内侧的一排滑动连接件21为设置在所述弯曲板12内侧的一排插接齿,患者翻身时,一侧的电动推杆14推动弯曲板12绕转轴13向上偏转,使患者翻身后侧身至床板1的中间位置,使弯曲板12内侧的一排插接齿插接在托板22底部的链槽内,并带动托板沿弯曲板12内侧的一排插接齿形成的曲面向上平稳移动,翻身运行更加稳定;经一段时间后,患者需平躺时该侧的电动推杆14回位,带动弯曲板12和托板22回位,启动另一侧的电动推杆14伸展推动弯曲板12绕转轴13向上偏转,使患者平躺在床板1上;同理,经一段时间后,患者需向另一侧翻身时,启动另一侧的电动推杆14即可;另外,所述床板1且在所述第一通槽3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三通槽9,所述床板1的底部且在所述第一通槽3与第三通槽9之间分别设有带卷绕弹性束带15的弹性卷绕装置26,所述卷绕弹性束带15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支撑平移面板10的外壁连接,这样通过卷绕弹性束带15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所述床板1上部的边缘处设有突出所述床板1上表面的挡板,所述床板1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槽3位置相对应的带通槽的柔性床垫,每个所述托板22的上部分别设有插接槽27,所述插接槽27内设有软垫24,使患者更加舒适,进一步防止褥疮的产生且方便平移患者后进行翻身。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