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丝素蛋白微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60038发布日期:2019-06-19 01:34阅读:1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丝素蛋白微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微针给药系统,尤其涉及一种丝素蛋白多层复合针壁微针结构。



背景技术:

透皮给药系统是指药物被涂抹或贴敷的方式聚集在皮肤表层,之后以一定的速率渗透皮肤进入人体循环,从而被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人体的血液循环的一种释药形式。皮肤角质层是药物透皮给药进入人体最大的障碍,微针可穿透皮肤的角质层而几乎不产生痛感与损伤,透过角质层的针体可遇体液溶解或溶胀释放药物。当前的微针透皮给药系统仍存在一些不足,如针体材质的生物相容性差、制造成本过高、针体尖锐易折断、无统一的技术标准要求等。传统金属材质微针虽具备较好的刺入性能,但是一般将药物涂抹于微针表面,载药量小难以达到治疗效果,且金属材质微针长时间在体内停留可能造成不适与排斥反应。

可溶性实心载药微针渗透是将药物与可生物降解或水溶性的聚合物共混制成,释药后几乎无残留;药物涂层微针渗透是将药物涂抹在不溶性针体的表面,在刺入皮肤后药物溶解脱落;空心微针渗透是将药物包覆在空心针体内,接触体液后溶胀释药;空管型微针渗透即可穿破皮肤,又可使药物通过微针内部管道进入人体。

在本实用新型作出之前,中国发明专利(CN103800998A)公开了一种丝素蛋白凝胶微针系统及其制备方法,采用丝素蛋白与药物共混制得溶胀释药的微针,该微针系统为不溶性凝胶微针,且具有一定的强力能够刺入皮肤,在皮肤内接触到体液后发生溶胀释药。中国发明专利(CN10258032A)公开了一种丝素蛋白微针系统及丝素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用可溶的丝素蛋白固化物包裹载药丝素纳米颗粒,然后制成微针,该微针刺入皮肤后,外层的丝素蛋白固化物迅速溶解,释放出载药的纳米颗粒,达到药物释放的目的。

现阶段的单一型微针的释药效果只能整体调节其释药速率,不能分段控制释药速率,尤其是难以达到在初期需大量给药、后期缓慢释药病情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微针的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多层复合针壁结构,以达到一针多药、释药可分段控制的丝素蛋白微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丝素蛋白微针,微针针体为分层结构,由里而外依次包括丝素蛋白基底层、载药丝素蛋白分层针体和可溶性丝素蛋白针体表面层;所述丝素蛋白基底层的针体为实心圆锥状,针体的长度为200~700μm,针体的半峰直径为0.01mm~0.2mm;所述的载药丝素蛋白分层针体为1~5层结构,依次附着于丝素蛋白基底层的针体表面;可溶性丝素蛋白针体表面层附着于载药丝素蛋白分层针体的最外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丝素蛋白微针,其在干态下力学性能优异,易于刺入皮肤发挥药效,且丝素蛋白为聚合物高分子材料,对生物体的相容性好;由于微针为多层复合结构,具有更多的载药选择,可分层载药达到一针多用或者一针多药的效果;在刺入皮肤后,外层载药丝素蛋白快速释放,内层载药丝素蛋白缓慢持续释放,可弥补单一微针释药不易控制的不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丝素蛋白微针的模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层复合针壁微针的分层结构模型示意图;

图中,1. 丝素蛋白基底层;2.载药丝素蛋白分层针体;3.可溶性丝素蛋白针体表面层;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丝素蛋白多层复合针壁微针在光学显微镜下的照片;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丝素蛋白多层复合针壁微针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的截面图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参见附图1,它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丝素蛋白微针的模型示意图;它为多层复合针壁微针结构,其多层复合针壁微针的分层结构模型示意图参见附图2。由图2可以看到,微针针体为分层结构,包括丝素蛋白基底层1、载药丝素蛋白分层针体2和可溶性丝素蛋白针体表面层3,载药丝素蛋白分层针体为5层结构,各层含有不同结构的丝素蛋白以及不同含量的药物分子,依次附着于丝素蛋白基底层的针体表面;可溶性丝素蛋白针体表面层附着于载药丝素蛋白分层针体的最外层。

丝素蛋白基底层的针体为实心圆锥状,针体的长度为200~700μm,针体的半峰直径为0.01mm~0.2mm,由高强度丝素蛋白材质构成,丝素蛋白为β-折叠结构的丝素Ⅱ型结晶结构。可溶性丝素蛋白针体表面层由可溶性小分子量丝素蛋白构成,分子量小于10000道尔顿,可溶于体液。

载药丝素蛋白分层针体内而外依次由5层含有不同结构的丝素蛋白构成,各分层中,可以载入不同的药物,或不同的药物含量。分层针体中,第一分层的丝素蛋白以无规卷曲结构为主,含有不大于10%的丝素蛋白Ⅰ型结晶结构;第二分层的丝素蛋白以无规卷曲结构为主,含有不大于20%的丝素蛋白Ⅰ型结晶结构;第三分层的丝素蛋白以丝素蛋白Ⅰ型结晶结构为主,含有不小于25%的丝素蛋白Ⅰ型结晶结构以及不少于5%的丝素蛋白Ⅱ型结晶结构;第四分层的丝素蛋白以丝素蛋白Ⅰ型结晶结构为主,含有不小于30%的丝素蛋白Ⅰ型结晶结构以及不少于10%的丝素蛋白Ⅱ型结晶结构;第五分层的丝素蛋白以丝素蛋白Ⅱ型结晶结构为主,含有不少于20%的丝素蛋白Ⅱ型结晶结构。

参见附图3,为本实施例中丝素蛋白多层复合针壁微针在光学显微镜下的照片,可以看到微针有不同的分层结构。

参见附图4,为本实施例中丝素蛋白多层复合微针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的截面照片,可以看到中间为黑色的不透光的丝素蛋白Ⅱ型结晶结构,从内至外有不同的层次结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