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转子窝的钛合金医疗股骨关节锻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4578发布日期:2019-04-20 03:07阅读:5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转子窝的钛合金医疗股骨关节锻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人造股骨假体,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转子窝的钛合金医疗股骨关节。



背景技术:

股骨是人体中最大的长管状骨,可分为一体两端。上端朝向内上方,其末端膨大呈球形,叫股骨头,与髋臼相关节。头的中央稍下方,有一小凹,叫做股骨头凹,为股骨头韧带的附着处。头的外下方较细的部分称股骨颈。颈与体的夹角称颈干角,男性平均132°,女性平均127°。颈体交界处的外侧,有一向上的隆起,叫做大转子,其内下方较小的隆起叫做小转子。大转子的内侧面有一凹陷称为转子窝(又叫梨状窝)。大、小转子间,前有转子间线,后有转子间嵴相连。两者之间称股骨粗隆间,是骨折多发处。股骨是人体最长、最结实的长骨,其长度约占身高的1/4。

医疗股骨关节由于材料、产品结构的特殊性,工艺各不相同,目前有机加成型的,有线切割再机加成型等。前两种方式对于产品成型,从材料方面考虑都会造成大的浪费,产品周期较长,加工效率低,成本增加;其次无论是机加成型的,还是线切割再机加成型,都是延续原材料的直接加工成型,从材料的属性考虑,材料的显微组织的晶粒度不够致密,降低了产品各项性能的指标,从而降低了产品的使用年限;再者医用钛合金股骨关节锻造工艺的复杂性,使得该类产品能固化工艺,形成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转子窝的钛合金医疗股骨关节,使其不但满足人体假肢的使用功能,并通过锻造加工,克服其原材料浪费,金属机械性能差,无法批量生产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转子窝的钛合金医疗股骨关节,包括位于所述具有转子窝的钛合金医疗股骨关节上端的股骨头端(1)、与所述股骨头端(1)相连的整体呈三角形的颈干角段(2)、位于所述颈干角段(2)下方的股骨体(3)以及所述股骨体(3)下方呈细锥形的股骨关节插接头(4),其特征在于:所述颈干角段(2)的上端外侧具有转子(5),所述转子(5)与所述股骨头端(1)的中间具有一个转子窝(6),所述转子窝(6)为中间高两侧低的渐进凹槽结构。

进一步的,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改进方案,其特征在于:从所述转子窝(6)下端延伸出直缝槽状粗线(7),所述粗线(7)下端与所述股骨体(3)上端相连。

进一步的,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改进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股骨头端(1)与所述颈干角段(2)之间具有股骨颈凹(8),所述股骨颈凹(8)上端具有圆柱形截面凹陷,所述股骨颈凹(8)下端具有平面凹陷,并与所述颈干角段(2)相接。

进一步的,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改进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线(7)有三条。

进一步的,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改进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颈干角段(2)表面具有不止一组横向刻线。

进一步的,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改进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颈干角段(2)具有127°到132°的转角。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通过合理设置股骨头端、颈干角段、股骨体、股骨关节插接头、转子、转子窝、粗线及股骨颈凹结构的形状与位置,贴合人体股骨实际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减少病患的痛苦。

通过设置特定角度的转角结构,安置横向刻线及特定形状的转子窝,帮助股骨关节更好地与人体肌肉相结合,加快康复速度。

通过使用锻造加工的制造工艺,使股骨关节的关键部位尺寸控制更加精准,表面光滑度达到标准,同时得到较好的金属机械性能,并通过制造精密模具,可实现精密的大批量生产,进一步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1-股骨头端、2-颈干角段、3-股骨体、4-股骨关节插接头、5-转子、6-转子窝、7-粗线、8-股骨颈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转子窝的钛合金医疗股骨关节,包括位于所述具有转子窝的钛合金医疗股骨关节上端的股骨头端1、与所述股骨头端1相连的整体呈三角形的颈干角段2、位于所述颈干角段2下方的股骨体3以及所述股骨体3下方呈细锥形的股骨关节插接头4,其特征在于:所述颈干角段2的上端外侧具有转子5,所述转子5与所述股骨头端1的中间具有一个转子窝6,所述转子窝6为中间高两侧低的渐进凹槽结构。

进一步的,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改进方案,其特征在于:从所述转子窝6下端延伸出直缝槽状粗线7,所述粗线7下端与所述股骨体3上端相连。

进一步的,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改进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股骨头端1与所述颈干角段2之间具有股骨颈凹8,所述股骨颈凹8上端具有圆柱形截面凹陷,所述股骨颈凹8下端具有平面凹陷,并与所述颈干角段2相接。

进一步的,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改进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线7有三条。

进一步的,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改进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颈干角段2表面具有不止一组横向刻线。

进一步的,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改进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颈干角段2具有127°到132°的转角。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通过合理设置股骨头端、颈干角段、股骨体、股骨关节插接头、转子、转子窝、粗线及股骨颈凹结构的形状与位置,贴合人体股骨实际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减少病患的痛苦。

通过设置特定角度的转角结构,安置横向刻线及特定形状的转子窝,帮助股骨关节更好地与人体肌肉相结合,加快康复速度。

通过使用锻造加工的制造工艺,使股骨关节的关键部位尺寸控制更加精准,表面光滑度达到标准,同时得到较好的金属机械性能,并通过制造精密模具,可实现精密的大批量生产,进一步降低成本。

具体锻造过程如下:

选择优质的海绵钛,真空熔炼钛锭,锻压开方、打磨表面缺陷,加热锻造φ25mm的棒材,退火处理完成原材料加工,取样检测,检测结果符合GB/T 13810-2007标准。

选用规格φ25的原材料,下料长度φ25x102mm,在锯床上开始下料,下料完成,将料放入振动光饰清洗表面附着物,提高表面光洁度,振动完成后,加中频炉坯料加热920℃使用径锻机进行锻造,1分钟左右1个锻件坯料,坯料完成进行煨弯。

表面处理,先行星光饰2~3个小时后,再进行振动光饰(提高表面光洁度)振动光饰完成后,坯料进行烘干或自然晾干,等待表面没有水分之后,转入喷涂工序。

喷涂前需要把坯料放入烤箱进行预热,温度为180~250℃进行预热,保温半个小时后,给坯料表面喷涂玻璃润滑剂(保护产品表面氧化,减少在锻造的过程中与模具的摩擦阻力等)喷涂完成后,自然晾干,在加热炉里进行坯料加热,加热温度910℃,保温时间20分钟,开始预锻造,锻造完成后,喷砂清理预锻件表面润滑剂,抛修处理产品表面缺陷,进行加热,完成二次终锻,加热温度910℃,保温10分钟,开始锻造。锻造完成后进行表面处理及毛刺处理,完成后检测尺寸及抽样检测产品的各项性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