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艾绒暖足贴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05278发布日期:2019-05-31 21:39阅读:801来源:国知局
一种艾绒暖足贴剂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贴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艾绒暖足贴剂。



背景技术:

暖足贴是专为脚底冰冷的患者所研制的保暖产品,利用热敷理疗的方式以达到温暖脚部的效果。但是市面上的暖足贴的透气效果不好,脚底在热敷后会产生汗液,使得脚底产生闷热的感觉。且暖足贴是直接与脚底接触的,暖足贴温度过高的话会烫伤脚底。目前市面上的具有多层结构的贴包其层与层之间都是使用胶水粘贴的,由于贴包产生的热量较高,会导致胶水受热而液化失胶,影响贴包层与层之间的连接,同时胶水液化后可能会从贴包中渗透出来,胶水的化学性质提高了与皮肤接触后过敏的几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亲肤的艾绒暖足贴剂,具有防烫伤效果,且使用效果更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艾绒暖足贴剂,包括贴包,所述贴包接触足底的一侧设置有粘胶,所述贴包远离足底的一侧贴覆有隔离片;所述贴包内从靠近足底一侧至远离足底一侧依次堆叠有透气层、吸收层、导热层、艾绒层和发热层,所述吸收层设置为乳胶层,所述导热层设置为导热硅胶层;所述贴包设置为弹性棉材贴包,贴包靠近足底一侧和远离足底一侧分别向内挤压贴包内堆叠的透气层、吸收层、导热层、艾绒层和发热层;所述贴包与透气层之间设置有穴位按摩粒。

进一步的,所述发热层填充有发热原料。

进一步的,所述发热原料包括但不限于铁粉、活性炭、无机盐。

进一步的,所述艾绒层设置为内部填充有艾绒的袋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艾绒层内的艾绒中嵌有保温石粒。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石粒的外表面设置为光滑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透气层能提高贴包的透气性,加上吸收层吸收汗液,防止贴包贴覆皮肤导致皮肤过于闷热而产生红疹;通过弹性绵材布料将贴包内多层结构挤压在一起,代替了利用胶水粘合的方式,能有效减小胶水液化后从贴包内渗透出来导致的皮肤过敏的几率,使得贴包更加的亲肤,提高使用舒适度;吸收层和导热层将发热层和脚底进行隔离,防止发热层温度过高使得脚底烫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图和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贴包;2、透气层;3、吸收层;4、导热层;5、艾绒层;6、发热层;7、穴位按摩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艾绒暖足贴剂,包括贴包1,所述贴包1接触足底的一侧设置有粘胶,用于贴覆在皮肤上。所述贴包1远离足底的一侧贴覆有隔离片,隔离片的作用是将发热层6与外界空气进行隔离,确保发热层6在撕开隔离片接触到空气后才开始反应发热。

所述贴包1内从靠近足底一侧至远离足底一侧依次堆叠有透气层2、吸收层3、导热层4、艾绒层5和发热层6。

所述发热层6填充有发热原料,所述发热原料包括但不限于铁粉、活性炭、无机盐。

所述发热层6在接触空气后即可产生热量,并将热量传递到保温层中对温度进行保存。

所述艾绒层5设置为内部填充有艾绒的袋状结构,发热层6产生的热量传递到艾绒层5中,对艾绒进行加热,艾绒加热产生艾气,艾气传递到脚底对脚底进行治疗。所述艾绒层5内的艾绒中嵌有保温石粒,保温石粒能吸收发热层6产生的热量,而保温石粒的散热速度慢,就算发热层6不再发热,保温石粒也可缓慢散发热量,使得贴剂的使用时间增长。为了防止保温石粒的棱角损坏贴包1内部结构,因此所述保温石粒的外表面设置为光滑结构。

所述导热层4设置为导热硅胶层,导热层4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能将发热层6的热量传递出来。

其中所述吸收层3设置为乳胶层,乳胶层的具有良好的散热能力,能将导热层4的热量散发出来,同时乳胶层的通风效果好,能便于艾气的传输。同时乳胶层具有较好的柔性,能让贴包1更好的贴合脚底。

所述透气层2的作用是避免引起由于过于闷热导致脚底产生红疹,同时对皮肤的刺激降到最小,也不易引发过敏。

所述贴包1设置为弹性棉材贴包1,贴包1靠近足底一侧和远离足底一侧分别向内挤压贴包1内堆叠的透气层2、吸收层3、导热层4、艾绒层5和发热层6;通过弹性绵材布料将贴包1内多层结构挤压在一起,代替了利用胶水粘合的方式,能有效减少胶水从贴包1内渗透出来导致的皮肤过敏的几率,使得贴包1更加的亲肤,提高使用舒适度。

为了提高贴剂贴覆脚底时的舒适感,在所述贴包1与透气层2之间设置有穴位按摩粒7,穴位按摩粒7能对脚底的穴位进行按压,起到按摩治疗效果。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