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外科术后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3300发布日期:2019-08-16 22:11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一种神经外科术后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神经外科护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神经外科术后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外科是在外科学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基础上,应用独特的神经外科学研究方法,研究人体神经系统,如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神经外科是主治由于外伤导致的脑部、脊髓等神经系统的疾病,例如脑出血出血量危及生命,车祸致脑部外伤,或脑部有肿瘤压迫需手术治疗等。

当进行神经外科手术后,病人在家里疗养但是病人长时间无法动弹时,需要家属对病人进行翻身、捶背和关节等活动来帮助病患早日康复,当家里只有一个人照顾病人时,难以对病人进行翻身等活动,且在对病人翻身有可能导致病人从床上掉落,不利于病人的健康。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神经外科术后护理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有效的实现自动对病患进行翻身和捶背,同时便于进行关节活动的神经外科术后护理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神经外科术后护理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固定于所述底座的顶部;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固定于所述底座的侧部;脚踩开关,所述脚踩开关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动推杆;固定托架,所述固定托架固定于所述支撑机构的顶部;活动托架,所述活动托架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托架的侧部,且所述活动托架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电动推杆;固定垫板,所述固定垫板固定于所述活动托架的顶部;托起机构,所述托起机构包括托起板、第一电动推杆和凹槽,所述凹槽开设于所述活动托架和所述固定托架的表面,且所述凹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托起板;所述托起板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推杆;滑动垫板,所述滑动垫板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托架的顶部;捶背机构,所述捶背机构包括捶打块、连杆、转轴、放置槽和电机,所述放置槽开设于所述固定垫板和所述滑动垫板的表面,且所述放置槽的内部设有所述捶打块;所述捶打块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杆,且所述连杆的一端固定所述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机,且所述电机电性连接所述脚踩开关;腿部护理机构,所述腿部护理机构包括第一托板、滚轮、第二托板、气动滑块和气动滑轨,所述气动滑轨设于所述固定托架的顶部,且所述气动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气动滑块;所述气动滑块的顶部连接所述第二托板,且所述第二托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托板;所述第一托板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托架的一端,且所述第一托板与所述第二托板的表面均设有所述滚轮。

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盖板、支撑柱、集装筒和通孔,所述支撑柱固定于所述底座的顶部,且所述支撑柱的侧部转动连接所述盖板;所述支撑柱的内部设有所述集装筒,且所述集装筒连通所述通孔;所述通孔设于所述固定托架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固定托架的两侧转动连接侧防护栏,且所述侧防护栏与所述固定托架之间的旋转角度为0°-180°。

优选的,所述活动托架与所述固定托架之间的旋转角度为0° -90°,且所述活动托架的底部与所述固定托架的连接端设有所述第二电动推杆。

优选的,所述滑动垫板的侧部垂直固定推动手柄,且所述滑动垫板的一侧采用镂空半圆弧形的槽孔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托板与所述第二托板的长度之和等于所述气动滑轨的长度,且所述第一托板与所述第二托板之间的旋转角度为0° -180°。

优选的,所述连杆设有呈阶梯状的若干个,且所述连杆的一端均固定所述捶打块。

优选的,所述滚轮等距分布于所述第一托板与所述第二托板的表面,且所述滚轮与所述第一托板、所述第二托板之间转动连接。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神经外科术后护理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神经外科术后护理装置,可供病患在神经外科术后进行平躺,在平躺中可使所述托起板旋转,使病患进行一定幅度的翻转,同时利用所述捶打块对病患的背部进行捶打,避免病患在术后出现褥疮,同时启动所述气动滑块使之在气动滑轨上往复移动即可实现对病患的腿部进行关节的活动,利用所述滚轮即可完成腿部肌肉的按摩,整个护理过程只需一人即可完成,大大的降低医护人员的负担,同时有助于病患的术后得到快速的康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神经外科术后护理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捶背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托起机构、支撑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固定垫板,2、托起机构,21、托起板,22、第一电动推杆,23、凹槽,3、捶背机构,31、捶打块,32、连杆,33、转轴,34、放置槽,35、电机,4、滑动垫板,41、推动手柄,5、腿部护理机构,51、第一托板,52、滚轮,53、第二托板,54、气动滑块,55、气动滑轨,6、活动托架,7、第二电动推杆,8、底座,9、脚踩开关,9a、侧防护栏,9b、支撑机构,91b、盖板,92b、支撑柱, 93b、集装筒,94b、通孔,9c、固定托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及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神经外科术后护理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 所示的捶背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托起机构、支撑机构结构示意图。神经外科术后护理装置包括:底座8;支撑机构9b,所述支撑机构9b固定于所述底座8的顶部;第二电动推杆7,所述第二电动推杆7固定于所述底座8的侧部;脚踩开关9,所述脚踩开关 9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动推杆9b;固定托架9c,所述固定托架9c固定于所述支撑机构9b的顶部;活动托架6,所述活动托架6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托架9c的侧部,且所述活动托架6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电动推杆7,当第二电动推杆7伸缩时,第二电动推杆7与活动托架6之间会发生角度变化,转动连接(即铰接)能较好的满足角度的变化;固定垫板1,所述固定垫板1固定于所述活动托架6的顶部;托起机构2,所述托起机构2包括托起板21、第一电动推杆22 和凹槽23,所述凹槽23开设于所述活动托架6和所述固定托架9c 的表面,且所述凹槽23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托起板21;所述托起板 21的底部与所述第一电动推杆22的一端转动连接(即铰接),第一电动推杆22的另一端与凹槽23的底部铰接,当第一电动推杆22伸长时,便可使托起板21绕与凹槽23的转动连接处旋转,从而实现病人由俯卧位变成侧卧位;滑动垫板4,所述滑动垫板4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托架9c的顶部;捶背机构3,所述捶背机构3包括捶打块31、连杆32、转轴33、放置槽34和电机35,所述放置槽34开设于所述固定垫板1和所述滑动垫板4的表面,且所述放置槽34的内部设有所述捶打块31;所述捶打块31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杆32,且所述连杆 32的一端固定所述转轴33;所述转轴3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机35,且所述电机35电性连接所述脚踩开关9,电机35上设有控制电机35 不断正反转动的plc控制器(现有装置,不在赘述);腿部护理机构 5,所述腿部护理机构5包括第一托板51、滚轮52、第二托板53、气动滑块54和气动滑轨55,所述气动滑轨55设于所述固定托架9c 的顶部,且所述气动滑轨55滑动连接所述气动滑块54(现有装置,能在气动滑轨内滑动,可采用德国AFAG气动滑块);所述气动滑块54的顶部连接所述第二托板53,且所述第二托板53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托板51;所述第一托板51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托架9c的一端,且所述第一托板51与所述第二托板53的表面均设有所述滚轮 5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为了便于收集术后病患的排泄物,所述支撑机构9b包括盖板91b、支撑柱92b、集装筒93b和通孔 94b,所述支撑柱92b固定于所述底座8的顶部,且所述支撑柱92b 的侧部转动连接所述盖板91b;所述支撑柱92b的内部设有所述集装筒93b,且所述集装筒93b连通所述通孔94b;所述通孔94b设于所述固定托架9c的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为了避免病患掉落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所述固定托架9c的两侧转动连接侧防护栏9a,且所述侧防护栏9a与所述固定托架9c之间的旋转角度为0°-18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为了便于病患坐起进行护理,所述活动托架6与所述固定托架9c之间的旋转角度为0°-90°,且所述活动托架6的底部与所述固定托架9c的连接端设有所述第二电动推杆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为了便于滑动所述滑动垫板4 实现病患的排泄,所述滑动垫板4的侧部垂直固定推动手柄41,且所述滑动垫板4的一侧采用镂空半圆弧形的槽孔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为了实现对病患的腿部进行有效的护理,所述第一托板51与所述第二托板53的长度之和等于所述气动滑轨55的长度,且所述第一托板51与所述第二托板53之间的旋转角度为0°-18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为了便于对病患进行捶背,所述连杆32设有呈阶梯状的若干个,且所述连杆32的一端均固定所述捶打块3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为了实现腿部的按摩,所述滚轮52等距分布于所述第一托板51与所述第二托板53的表面,且所述滚轮52与所述第一托板51、所述第二托板53之间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神经外科术后护理装置的使用原理为:在使用时,术后的病患的平躺在垫板上,为了加强对病患的护理,间隔一段时间启动所述第一电动推杆22,使所述托起板21托住病患背部的三处进行旋转,旋转到合适的角度后,打开所述电机35,使所述电机 35带动所述转轴33往复转动,利用所述捶打块31对病患的背部进行捶打,避免长时间的卧躺造成病患出现褥疮;若需要对病患的腿部进行护理时,使病患的腿部置于托板上,打开所述气动滑块54,使所述气动滑块54在所述气动滑轨55往复滑动带动病患的腿部进行弯曲锻炼,同时所述滚轮52对病患的腿部肌肉进行按摩,确保肌肉得到舒缓和锻炼,避免肌肉出现萎缩;推动所述推动手柄41即可使所述滑动垫板4移动,使所述通孔94b暴露,即可便于病患的排泄物进行收集;启动所述第二电动推杆7即可使所述活动托架6出现旋转,便于病患坐起。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神经外科术后护理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神经外科术后护理装置,可供病患在神经外科术后进行平躺,在平躺中可使所述托起板21旋转,使病患进行一定幅度的翻转,同时利用所述捶打块31对病患的背部进行捶打,避免病患在术后出现褥疮,同时启动所述气动滑块54使之在气动滑轨上往复移动即可实现对病患的腿部进行关节的活动,利用所述滚轮 52即可完成腿部肌肉的按摩,整个护理过程只需一人即可完成,大大的降低医护人员的负担,同时有助于病患的术后得到快速的康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