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内外双气囊的胃造瘘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55929发布日期:2019-09-12 10:02阅读:8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内外双气囊的胃造瘘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领域,特别是一种带有内外双气囊的胃造瘘管。



背景技术:

目前,在胃造瘘手术中所用的导管需要伸入病灶部位,病灶部位的压力变化不易得知,导管在病灶部位的固定以及是否受到挤压也不易得知,现有技术中,胃造瘘管一般包含一个内固定的气囊,用于固定,但是该气囊是否有气,导管是否受到挤压难以得知,造成手术存在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有内外双气囊的胃造瘘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内外双气囊的胃造瘘管,包括导管、内气囊以及外气囊,所述内气囊位于体内,外气囊位于体外,内气囊与外气囊分别设置在导管两端,内气囊与外气囊连通。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导管外设有气囊管,气囊管连通内气囊和外气囊,所述外气囊一端设有打气孔,气囊管用于连通内气囊和外气囊,保持内气囊和外气囊内部气压相同。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内气囊和外气囊大小相同,气囊大小相同,易于观察内气囊是否破裂。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外气囊外圈设有一个标准气囊,标准气囊直径大于外气囊,所述标准气囊为透明硬质材料制成。便于观察外气囊气压变化,从而判定内气囊是否破裂。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标准气囊内部设有一用于判断外气囊是否收缩的凸起;

正常状态下,外气囊贴紧标准气囊和凸起;

漏气状态下,外气囊和凸起之间产生缝隙。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内气囊和外气囊扩张后的直径为3cm。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内气囊和外气囊之间的距离为20cm。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内气囊和外气囊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该材质抗酸抗碱,抗有机溶剂,适合用于医疗手术器材。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进一步的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

图1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漏气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有内外双气囊的胃造瘘管,包括导管1、内气囊2、外气囊3、气囊管4和打气孔5,导管1用于注入流体或者液体,内气囊2位于体内,外气囊3位于体外,内气囊2与外气囊3分别设置在导管两端,内气囊与外气囊连通。内气囊2与外气囊3通过气囊管4连通,打气孔5设置在外气囊一端。本实施例中,内气囊2与外气囊3大小相同。外气囊上连接一个气压表。便于观察外气囊气压变化,从而判定内气囊是否破裂。外气囊为透明硬质材料制成

外气囊外圈设有一个标准气囊,标准气囊直径大于外气囊。便于观察外气囊气压变化,从而判定内气囊是否破裂。标准气囊的直径略大于外气囊,可以给外气囊在充气时一个参照,充到差不多大小便可,在外气囊漏气时,通过与标准气囊的间距比较,更方便的能观察出来外气囊是不是漏气缩小了。

进一步的,标准气囊6内部设有一用于判断外气囊是否收缩的凸起7;正常状态下,外气囊贴紧标准气囊和凸起;

漏气状态下,如图2,外气囊3和凸起之间产生缝隙8,用于直观的判断内气囊是否漏气。

本实施例中,内气囊和外气囊扩张后的直径与病灶部位适配,选为3cm。内气囊和外气囊之间的距离为20cm。

内气囊和外气囊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该材质抗酸抗碱,抗有机溶剂,适合用于医疗手术器材。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将内气囊2一端的导管1插入胃部,内气囊2随导管1插入内部,通过打气孔5向外气囊3打气,使得内气囊2和外气囊3均鼓气,气压相同,然后封住打气孔,通过观察外气囊是否塌陷判断内气囊2是否破裂,若外气囊3塌陷,则可以判定内气囊2在体内已经破裂。或者观察外气囊与标准气囊之间是否贴紧,若贴紧则内气囊没破裂,若是外气囊与标准气囊之间有缝隙,那么可以判断内气囊已经破裂。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内外双气囊的胃造瘘管,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