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脊柱内镜手术器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87677发布日期:2019-09-03 19:59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脊柱内镜手术器械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脊柱内镜手术器械。



背景技术:

脊柱内镜技术是近几年来新兴的脊柱微创手术。医生将脊柱内镜器械经皮肤上一个小口子建立深入病变部位的通道,以水作为媒介,通过内镜系统将内部病变放大后显示于屏幕上。外科医生通过屏幕观察病变部位,应用器械经工作通道摘除突出的椎间盘或扩大狭窄的椎管,以达到缓解腰腿痛等症状。脊柱内镜技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而临床疗效与传统的开放手术相当。



技术实现要素:

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脊柱内镜手术器械。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脊柱内镜手术器械,其包括配合使用的斜口环锯、可视化可成型保护性通道、长斜口通道、可定位通道、带有侧槽外螺纹的斜口通道、镜下可拆卸终板处理器、可扩张终板处理器、镜下可弯曲终板处理器、可视化去骨器和可拆卸方形通道;

所述可定位通道植入组织内,所述斜口环锯放入所述可定位通道中,用于打开骨面;所述长斜口通道植入已打开骨面的组织内,所述可视化可成型保护性通道放入所述长斜口通道中使用;所述带有侧槽外螺纹的斜口通道植入已摘除病变间盘的组织内,所述可扩张终板处理器、镜下可拆卸终板处理器和镜下可弯曲终板处理器分别顺次放入所述带有侧槽外螺纹的斜口通道中使用;所述可视化取骨器用于在髂骨取下骨块;所述可拆卸方形通道用于将骨块和融合器放入椎间隙进行椎间融合。

进一步地,所述可视化可成型保护性通道包括第一把手、第二圆管和内管;所述第一把手与第二圆管的一端垂直固定连接,二者的连接处,在所述第一把手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圆管内部贯通;所述第一把手与第二圆管构成T字形结构;

所述第二圆管的另一端设置有锯齿;所述第二圆管的侧壁上沿所述第二圆管的长度方向开设有条形孔;

所述内管设置在所述第二圆管内部,所述内管的外壁上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采用弧形结构;所述定位板的一端与所述内管固定连接,其另一端设置有螺孔,且位于所述条形孔的外部;所述螺孔中设置有螺母;通过调节所述螺母能够将所述内管沿所述第二圆管的长度方向固定在所述条形孔所在所述第二圆管中的任一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长斜口通道包括第三圆管,所述第三圆管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把手,所述第二把手的顶面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第三圆管内部贯通;所述第三圆管的另一端切割成斜口。

更进一步地,所述可定位通道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采用与所述长斜口通道相同的结构,所述第二通道采用第四圆管,所述第四圆管与第一通道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圆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通道中第二把手的一端齐平,且所述第四圆管和所述第一通道中第二把手的截面为三角形结构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通道中第三圆管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带有侧槽外螺纹的斜口通道包括第五圆管,所述第五圆管的一端连接有一端部,所述端部成水滴形;所述第五圆管的另一端切割成一斜口,所述斜口后端部所在的所述第五圆管的侧壁上开设有一侧孔,所述侧孔与斜口贯通;所述第五圆管外壁上设置有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镜下可拆卸终板处理器包括第六圆管、第一抓握部、第一处理部件、内杆和保护帽;所述第六圆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抓握部,所述第一抓握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六圆管的直径;所述第六圆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所述第一处理部件;所述内杆包括杆体和第二抓握部,所述杆体与第二抓握部的连接处为阶梯设置;所述内杆从所述第一抓握部插入所述第六圆管中;所述保护帽与第一抓握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可扩张终板处理器包括第七圆管、第三抓握部和第四抓握部;所述第七圆管的一端设置有剪刀头,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抓握部连接;所述第三抓握部采用T形结构;所述第四抓握部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三抓握部上方,其另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设置在所述第七圆管中,并与所述剪刀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镜下可弯曲终板处理器包括第八圆管、第五抓握部、第六抓握部和第二处理部件;所述第八圆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五抓握部连接,其另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二处理部件;所述第六抓握部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五抓握部上方,其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设置在所述第八圆管中,并与所述第二处理部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可视化去骨器包括套管和去骨部件;所述套管一端的侧面设置有第三把手,其另一端设置有定位杆,且其另一端为锯齿结构;所述去骨部件插设在所述套管中使用;所述去骨部件包括第九圆管,所述第九圆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七抓握部,其另一端为锯齿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可拆卸方形通道包括通道主体、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所述通道主体采用一侧为圆角,另一侧为直角的长方体结构,在靠近所述长方体结构直角一侧的顶面上开设有一方形通孔;沿所述通道主体的长度方向,在所述方形通孔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一条形孔;沿所述通道主体的宽度方向,在所述方形通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矩形缺口;所述第一撑杆采用底端为弧形的片状杆体,所述第二撑杆采用底端为弧形、顶端为折弯形的片状杆体;两个所述第一撑杆分别插入所述条形孔中使用,两个所述第二撑杆分别插入所述矩形缺口中使用。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脊柱内镜手术器械能够帮助外科医生进行脊柱内镜微创手术,减轻传统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病痛,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脊柱内镜手术器械中斜口环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脊柱内镜手术器械中可视化可成型保护性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脊柱内镜手术器械中长斜口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脊柱内镜手术器械中可定位通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a)是可定位通道的主视图,图(b)是可定位通道的右视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脊柱内镜手术器械中带有侧槽外螺纹的斜口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脊柱内镜手术器械中镜下可拆卸终板处理器的爆炸示意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脊柱内镜手术器械中可扩张终板处理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a)是可扩张终板处理器中剪刀头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图(b)是可扩张终板处理器中剪刀头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脊柱内镜手术器械中镜下可弯曲终板处理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脊柱内镜手术器械中可视化去骨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应用状态示意图。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脊柱内镜手术器械中可拆卸方形通道的爆炸图。

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脊柱内镜手术器械中可拆卸方形通道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如图1~12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脊柱内镜手术器械,其包括斜口环锯1、可视化可成型保护性通道2、长斜口通道3、可定位通道4、带有侧槽外螺纹的斜口通道5、镜下可拆卸终板处理器6、可扩张终板处理器7、镜下可弯曲终板处理器8、可视化去骨器9和可拆卸方形通道10。

本申请脊柱内镜手术器械的使用过程为:

将导丝放入可定位通道4中,在导丝的引导下,将可定位通道4植入组织内。将斜口环锯1放入可定位通道4中,利用斜口环锯1打开骨面。

取出可定位通道4和斜口环锯1。

将长斜口通道3植入已打开骨面的组织内,将可视化可成型保护性通道2 放入长斜口通道3中,将脊柱内镜放入可视化可成型保护性通道2中摘除病变间盘。

取出长斜口通道3、可视化可成型保护性通道2和脊柱内镜。

将带有侧槽外螺纹的斜口通道5植入已摘除病变间盘的组织内,将可扩张终板处理器7放入带有侧槽外螺纹的斜口通道5中,利用可扩张终板处理器7 刮除大块椎体软骨终板。将可扩张终板处理器7从带有侧槽外螺纹的斜口通道 5中取出,将镜下可拆卸终板处理器6放入带有侧槽外螺纹的斜口通道5中,利用镜下可拆卸终板处理器6刮除小块椎体软骨终板。将镜下可拆卸终板处理器6从带有侧槽外螺纹的斜口通道5中取出,将镜下可弯曲终板处理器8放入带有侧槽外螺纹的斜口通道5中,利用镜下可弯曲终板处理器8刮除残余软骨终板。

取出带有侧槽外螺纹的斜口通道5和镜下可弯曲终板处理器8。

利用可视化取骨器9在髂骨取下骨块。

将可拆卸方形通道10植入已刮除残余软骨终板的组织内。将骨块和融合器通过可拆卸方形通道10放入椎间隙进行椎间融合。

如图1所示,斜口环锯1包括第一圆管11,第一圆管11的一端设置有多个锯齿12,另一端设置有拿捏部13。锯齿所在的平面与斜口环锯宽度方向的截面之间成预设角度,使得斜口环锯的一端表现为斜口锯齿。拿捏部包括四个矩形面,四个矩形面沿斜口环锯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在斜口环锯另一端的外壁上。

如图2所示,可视化可成型保护性通道2包括第一把手21、第二圆管22 和内管23。其中,第一把手21与第二圆管22的一端垂直固定连接,二者的连接处,在第一把手21上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二圆管22内部贯通。第一把手21与第二圆管22构成T字形结构。第二圆管22的另一端设置有锯齿221。第二圆管22的侧壁上沿第二圆管22的长度方向开设有条形孔222。内管23设置在第二圆管22内部,内管23的外壁上设置有定位板231,定位板231 采用弧形结构。定位板231的一端与内管23固定连接,其另一端设置有螺孔,且位于条形孔222的外部。螺孔中设置有螺母232。通过调节螺母232可以将内管23沿第二圆管22的长度方向固定在条形孔222所在第二圆管22中的任一位置。

进一步地,为便于抓握第一把手21,第一把手21中间部位的直径大于第一把手21两侧部位的直径。

如图3所示,长斜口通道3包括第三圆管31,第三圆管31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把手32,第二把手32的顶面上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第三圆管31 内部贯通。第三圆管31的另一端切割成斜口。具体地,第二把手31与第三圆管31连接的一端的横截面为弧形结构,第二把手31与第三圆管31连接端的相对端的横截面为三角形结构。

如图4所示,可定位通道4包括第一通道41和第二通道42,其中,第一通道41采用与长斜口通道3相同的结构,第二通道42采用第四圆管,第四圆管与第一通道41的侧壁固定连接。第四圆管的一端与第一通道41中第二把手 32的一端齐平,且第四圆管和第一通道41中第二把手32的截面为三角形结构的一端位于第一通道41中第三圆管31的两侧。

如图5所示,带有侧槽外螺纹的斜口通道5包括第五圆管51,第五圆管51 的一端连接有一端部52,端部52呈水滴形;第五圆管51的另一端切割成一斜口53,斜口53后端部所在的第五圆管51的侧壁上开设有一侧孔54,侧孔54 与斜口53贯通。第五圆管51外壁上设置有螺纹。

如图6所示,镜下可拆卸终板处理器6包括第六圆管61、第一抓握部62、第一处理部件63、内杆64和保护帽65。其中,第六圆管6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抓握部62,第一抓握部62的直径大于第六圆管61的直径。第六圆管61 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处理部件63。内杆64包括杆体641和第二抓握部642,杆体641与第二抓握部642的连接处为阶梯设置。内杆64从第一抓握部62插入第六圆管61中。保护帽65与第一抓握部62连接,便于对内杆64进行保护。

具体地,第一处理部件63可以采用圆角矩形结构,采用圆角矩形结构时,第一处理部件63的中心开设有第三通孔631,或者第一处理部件63的顶面上凹设有U形凹槽。第一处理部件63还可以采用勺形结构。第一处理部件63与第六圆管61连接的一端为开叉设置,将第一处理部件63与第六圆管61连接的一端分为两个支腿。

具体地,第六圆管61的一端与第一处理部件63采用螺纹连接。第一抓握部62与保护帽65采用螺纹连接。

如图7所示,可扩张终板处理器7包括第七圆管71、第三抓握部72和第四抓握部73。第七圆管71的一端设置有剪刀头74,其另一端与第三抓握部72 连接。第三抓握部72采用T形结构。第四抓握部73的一端位于第三抓握部72 上方,其另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设置在第七圆管71中,并与剪刀头74连接。

使用时,一手抓握第三抓握部72,另一手抓握第四抓握部73,旋转第四抓握部73,第一连接杆带动剪刀头74打开或闭合。

如图8所示,镜下可弯曲终板处理器8包括第八圆管81、第五抓握部82、第六抓握部83和第二处理部件84。第八圆管81的一端与第五抓握部82连接,其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处理部件84。第六抓握部83的一端设置在第五抓握部82 上方,其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设置在第八圆管81中,并与第二处理部件84连接。使用时,旋转第六抓握部83,第二连接杆带动第二处理部件84弯折。弯折时,第二处理部件84与第八圆管81的长度方向成与预设角度。

如图9和图10所示,可视化去骨器9包括套管91和去骨部件92。套管91 一端的侧面设置有第三把手93,其另一端设置有定位杆94,且其另一端为锯齿结构。去骨部件92插设在套管91中使用。去骨部件92包括第九圆管921,第九圆管921的一端设置有第七抓握部922,其另一端为锯齿结构,便于抓握骨面。

如图11所示,可拆卸方形通道10包括通道主体101、第一撑杆102和第二撑杆103。通道主体101采用一侧为圆角,另一侧为直角的长方体结构,在靠近长方体结构直角一侧的顶面上开设有一方形通孔1011。沿通道主体101的长度方向,在方形通孔1011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一条形孔1012。沿通道主体101 的宽度方向,在方形通孔101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矩形缺口1013。第一撑杆 102采用底端为弧形的片状杆体,第二撑杆103采用底端为弧形、顶端为折弯形的片状杆体。

如图12所示,使用时,两个第一撑杆102分别插入条形孔1012中,两个第二撑杆103分别插入矩形缺口1013中。将第一撑杆102和第二撑杆103一起插入组织内,这样自方形通孔1011到组织之间形成一方形通道,从而便于将骨块和融合器通过可拆卸方形通道10放入椎间隙进行椎间融合。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考,在一些实施例中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至少两个。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