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管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64228发布日期:2019-04-09 22:1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胃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包括布置于病人鼻部的护板(10),护板(10)以固定带(20)而固定于病人头部;护板(10)上贯穿开设有供胃管通行以便穿入病人鼻孔的穿孔,穿孔处同轴的向病人鼻孔内延伸有外套管(11);外套管(11)的孔腔内同轴设置有外壁呈锥台状的内套管(30),内套管(30)可沿外套管(11)孔腔而作轴向往复动作,且所述内套管(30)被与内套管(30)轴线重合的剖面剖切而形成两组彼此面对称的半圆板(31);外套管(11)的孔腔为与内套管(30)锥状外壁同坡度和同方向布置的锥孔状,且外套管(11)的锥孔状孔腔的锥顶处孔径小于内套管(30)锥状外壁的锥底处外径而大于内套管(30)锥状外壁的锥顶处外径;本装置还包括弹性回复力方向与胃管相对鼻孔插入方向彼此反向的弹簧部(40),弹簧部(40)与半圆板(31)一一对应布置;所述内套管(30)存在收拢及打开两种位置状态:当内套管(30)处于收拢状态时,两组半圆板(31)彼此呈哈夫节状对合,此时内套管(30)管径等于或小于胃管外径;当内套管(30)处于打开状态时,内套管(30)克服弹簧部(40)的弹性回复力而沿外套管(11)管腔的锥面滑行,此时两组半圆板(31)因胃管外壁的挤压而作径向的相离动作,直至两组半圆板(31)的内弧面所围合形成的孔的孔径大于胃管外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胃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部(40)为压缩弹簧;以外套管(11)的与护板(10)结合处为固定端而相对的另一端为外套管(11)的悬置端,所述外套管(11)的孔腔为阶梯孔且小孔径段位于悬置端处,外套管(11)的大孔径段为由外套管(11)的固定端向小口径段处孔径逐渐增大的锥孔状结构;弹簧部(40)的一端固定于外套管(11)孔腔的孔肩,而弹簧部(40)的另一端沿外套管(11)轴向延伸并固定于相应半圆板(31)的板端处;外套管(11)的小孔径段孔径大于胃管外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胃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管(30)的锥顶面处设置有外翻边(32),所述外翻边(32)的外环面直径大于外套管(11)孔腔的锥顶处孔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胃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11)为一组并布置于病人的一侧鼻孔处,护板(10)上相对病人的另一侧鼻孔而贯穿开设有呼吸孔(12)。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胃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20)为两根且分别穿设固定于位于护板(10)两端部处的固定孔(13)上;以两根固定带(20)的固定于固定孔(13)的一端为固定带(20)的系着端,而固定端的相对的另一端为延伸端,两根固定带(20)的延伸端以魔术贴粘接彼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胃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10)外形呈长方板状,护板(10)的各角端处布置圆倒角。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