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固定及艾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4478发布日期:2019-04-20 03:06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大鼠固定及艾灸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兽医用仪器器械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新型的大鼠固定及艾灸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对实验动物如大鼠进行针灸以及艾灸等任脉的穴位操作时,需两名人员共同配合完成,或者需要在麻醉下完成。艾灸或针灸时一人抓大鼠颈背部使其头部朝下,腹部或背部穴位朝上并充分暴露进行固定,另一人进行艾灸或针灸操作。此动作需保持20~30min,这些操作耗时长且速度慢,两人配合操作多有不便且局限性较大,实验人员捉拿方法不当时自身可能会受到伤害,而且在艾灸过程中由于大鼠挣扎以及实验人员抓取不当,艾灸条与穴位的位置关系会发生改变,并且大鼠极不配合对大鼠的刺激也非常大,以上因素都可造成实验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鼠固定及艾灸装置,该装置可用于不同体积的中小型动物腹部及背部的艾灸操作,该装置在艾灸时可由一人同时完成对多只大鼠的操作,确保艾灸效果,可避免艾灸条与穴位的错位,缩短实验操作时间,减少对实验人员的需求,简化实验前准备步骤,成本低,可行性强,减少实验动物对实验人员的危险性,四肢固定有力且受力面积大对实验动物的危害小。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大鼠固定及艾灸装置,包括支撑板,还包括设置在支撑板四角的调节支撑板高度的高度调节件,设置在支撑板中部的背部露孔,设置在支撑板中部的中部固定、两端为可向中部举卷起并粘结的身体固定布,固定设置在支撑板上并位于身体固定布上侧和下侧的两边的可向固定端卷起并粘结的四肢固定布,以及设置在支撑板上的自由旋转支架,所述自由旋转支架的自由端设置有艾灸条固定组件。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大鼠固定及艾灸装置,所述支撑板为长方形,其长度为25cm~30cm,宽度为20cm~25cm;

所述的背部露孔为长方形,其长度为6cm~12cm,宽度为3cm~6cm;

所述身体固定布为长方形,其长度为15cm~20cm,宽度为10cm~15cm。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大鼠固定及艾灸装置,所述身体固定布自由端边缘设置有强力粘结扣,自由端可以向中部卷起并通过所述的强力粘结扣固定。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大鼠固定及艾灸装置,身体固定布的自由端的中部设置有弧形开口。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大鼠固定及艾灸装置,所述身体固定布的中部设置有与背部露孔形状和大小相同的固定布露孔。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大鼠固定及艾灸装置,所述四肢固定布的长度为6cm~8cm,宽度为2cm~4cm。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大鼠固定及艾灸装置,所述高度调节件为调节螺栓,调节螺栓穿过支撑板。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大鼠固定及艾灸装置,所述的艾灸条固定组件为蝴蝶夹。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大鼠固定及艾灸装置,所述艾灸条固定组件包括固定件,以及和固定件可拆卸的连接的连接件;

所述的固定件为圆筒,圆筒一端封闭,为封闭端,封闭端设置有磁铁,另一端开口,为开口端;

连接件为圆筒,一端开口,另一端设置有多个阵列设置的艾灸孔洞,连接件的开口端可拆卸的固定在固定件的开口端;

艾灸条为专用艾灸条,一端为铁质件,吸附在固定件的磁铁上;

所述艾灸孔洞的直径为0.5mm~1mm。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大鼠固定及艾灸装置,连接件或者固定件的侧壁上,设置有空气流通孔。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取得如下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大鼠固定及艾灸装置,可用于不同体积的中小型动物腹部及背部的基本操作;固定效果好,可避免艾灸条与实验动物穴位的错位,确保了艾灸效果;可由一人同时完成对多只大鼠的操作,减少对实验人员的需求,缩短实验操作时间;同时,减少实验动物对实验人员的危险性及实验动物自身的危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大鼠固定及艾灸装置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大鼠固定及艾灸装置主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大鼠固定及艾灸装置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身体固定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艾灸条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艾灸条固定组件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固定件的仰视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连接件的俯视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艾灸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包括:1、支撑板,2、高度调节件,3、四肢固定布,4、身体固定布,5、自由旋转支架,6、艾灸条固定组件,7、背部露孔,41、强力粘结扣,42、固定布露孔,61、固定件,62、连接件,63、专用艾灸条,611、磁铁,612、空气流通孔,621、艾灸孔洞,631、铁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鼠固定及艾灸装置。具体的,本实用新型的大鼠固定及艾灸装置,包括支撑板1。

支撑板1优选为长方形,支撑板1四角设置有高度调节件2,用以调整支撑板1离开实验平台的高度;支撑板1中部设置有背部露孔7,用以将实验大鼠的背部露出;支撑板1中部还设置有身体固定布4,身体固定布4的中部固定在支撑板1上,两端可以向中部卷起并粘结,用以将实验大鼠的身体固定;支撑板1上,在身体固定布4上侧和下侧的两边分别设置有四肢固定布3,四肢固定布3可以卷起粘结,用以将实验大鼠的四肢固定;支撑板1上还设置有自由旋转支架5,自由旋转支架5的自由端设置有艾灸条固定组件6,用以固定艾灸条并将其置于实验大鼠的腹部进行艾灸。

具体的,支撑板1优选为长方形,其长度为25cm~30cm,宽度为20cm~25cm。支撑板1中部的背部露孔7为通孔,也优选为长方形,其长度为6cm~12cm,宽度为3cm~6cm。

高度调节件2可以调整支撑板1距离实验台面的高度。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的高度调节件2为调节螺栓,所述的调节螺栓穿过支撑板1,并可以通过旋转调节螺栓,调节支撑板1距离操作台面的高度。

高度调节件2和背部露孔7的设置,可以用以将实验大鼠固定在其上时,将大鼠的背部露出,也可以将支撑板1翻过来,艾灸实验大鼠背部的穴位。同时,将支撑板1的高度调高,在支撑板1下面大鼠背部的位置放置用以固定艾灸条的组件,此时的组件可以为夹子或者其他可以放置艾灸条的组件即可,这样,就可以同时对实验大鼠的腹部和背部进行艾灸。

具体的,参见图4,身体固定布4为长形布,其中部固定在支撑板1上,可以用强力胶粘结在支撑板1上,当然,也可以钉置在支撑板1上,身体固定布4的两端为自由端,自由端的边缘设置有强力粘结扣41,具体的,强力粘结扣为魔术贴,自由端可以分别向中部卷起并通过所述的强力粘结扣41固定。使用时,将实验大鼠放置在身体固定布4上,然后,将身体固定布4的两端向中部卷起,用强力粘结扣41固定,完成实验大鼠身体的固定。

身体固定布4的长度为15cm~20cm,宽度为10cm~15cm,强力粘结扣41的宽度设置在3cm~4cm。这样设置的好处是,可根据实验动物的大小在一定范围内选择不同体积进行粘结,通用性好,可用于不同体积的中小型动物腹部及背部的基本操作。

进一步的,身体固定布4的自由端的中部设置有弧形开口,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在于,当身体固定布4的两端向中部卷起并固定时,中间形成一个开孔,将大鼠的腹部露出。从而可以更为便捷的对大鼠进行腹部的艾灸。

进一步的,身体固定布4上设置有与支撑板1的背部露孔7形状大小相同的固定布露孔42,用以将实验大鼠的背部露出。这样的设置,可以将实验大鼠的背部露出,进行背部的艾灸或者同时进行腹部和背部的艾灸。

四肢固定布3设置在支撑板1上,具体的,设置在身体固定布4上方和下方的两侧,为强力粘结件,所述的强力粘结件为魔术贴。四肢固定布3一端固定在支撑板1上,自由端可以向固定端卷起,并粘结在一起。四肢固定布3用以分别固定大鼠的四肢。使用时,将四个四肢固定布3分别粘结固定大鼠的四肢,配合身体固定布4的固定,可以将大鼠更为稳固的固定。身体固定布4和四肢固定布3的配合实用,固定效果好,可避免艾灸条与实验动物穴位的错位,确保了艾灸效果。

进一步的,四肢固定布3的宽度应当足够,这样设置在使用时,可以避免大鼠因血液流通不畅导致的血栓形成,减少实验动物自身的危害。因此,其长度为6cm~8cm,其宽度设置为2cm~4cm,优选为2.5cm~3.5cm。

自由旋转支架5一端固定在支撑板1上,其可采用碳素钢等材质制造,可以多角度自由旋转。其自由端设置的艾灸条固定组件6用以固定艾灸条,可以为蝴蝶夹。使用时,将艾灸条固定在蝴蝶夹上,调节自由旋转支架5,将艾灸条设置于实验大鼠腹部上方,进行艾灸。

本实用新型的大鼠固定及艾灸装置避免了大鼠挣扎对实验人员的伤害,也避免了操作过程中因操作对实验动物的伤害,可以多制作几个这样的装置,对多个实验动物同时进行艾灸。这样可由一人同时完成对多只大鼠的操作,减少对实验人员的需求,缩短实验操作时间。

实施例2

实施例2和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艾灸条固定组件6以及自由旋转支架5。

采用蝴蝶夹作为艾灸条固定组件6进行艾灸条的固定时,可能存在固定不稳,或者在艾灸条点燃逐渐消耗时,艾灸条粉末掉落灼伤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设置如下的技术方案。

参见图5至图9,艾灸条固定组件6包括固定件61,以及和固定件61可拆卸的连接的连接件62。具体的,所述的固定件61为一个圆筒,圆筒一端封闭,为封闭端,可以固定在自由旋转支架5的自由端,具体的,可以和自由旋转支架5一体成型,也可以旋接或者焊接在自由旋转支架5的自由端。圆筒的另一端开口,为开口端。优选的,封闭端设置有磁铁611。

连接件62也为一个圆筒,一端开口,另一端设置有多个阵列设置的艾灸孔洞621。连接件62的开口端可拆卸的固定在固定件61的开口端,可以插接、螺纹连接等方式固定。

参见图9,此时,所用的艾灸条为专用艾灸条63,专用艾灸条63的端部可以设置有铁质件631,可以将其吸附在固定件61的磁铁611上。

使用时,首先将专用艾灸条63吸附在固定件61的磁铁611上,并点燃。然后将连接件62固定在固定件61上,二者形成专用艾灸条63的容置腔。连接件62的艾灸孔洞621可以用以提供空气,并可以提供艾灸通道,同时,也可以拦截专用艾灸条63燃烧后的粉末,避免烧伤。为了能够很好的拦截,其孔洞直径为0.5mm~1mm。

为了更为良好的提供空气通道和专用艾灸条63燃烧的通道,在连接件62或者固定件61的侧壁上,还可以设置有空气流通孔612,使用时,新鲜空气从空气流通孔612进入,燃烧后的艾灸气体从艾灸孔洞621排出。

以上的设置,可以更为方便的进行艾灸,同时,也可以避免艾灸条燃烧后的粉末烫伤实验大鼠。同时,当需要对大鼠腹部和背部同时进行艾灸实验时,此艾灸条固定组件6也可以使用,腹部的使用方法参见上述内容,背部使用时,此艾炙条固定组件6单独使用,可以无需与自由旋转支架5固定,仅需要将其放置在大鼠背部的空间即可。

本说明书中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上述实施例用来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任何的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