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柜拉篮和消毒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70270发布日期:2019-01-29 18:16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消毒柜拉篮和消毒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消毒柜拉篮和消毒柜。
背景技术
:通常,在消毒柜拉篮内会额外设置一个餐具盒,该餐具盒用于供勺子、叉子或筷子等进行集中放置,以避免这类小件物品散落在消毒柜拉篮的篮底。而为了使得消毒柜拉篮具有一个较大的存储空间,一般地,餐具盒会靠近拉篮的顶部设置,以使得餐具盒与拉篮的底面间隔设置,该间隔处还能够用于供碟子或碗进行放置。但是由于现有的餐具盒是固定不动的,不能够改变拉篮敞口的大小,餐具盒对拉篮敞口进行部分遮挡,如此使得用户不方便拿取位于餐具盒正下方的餐具。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消毒柜拉篮,旨在方便用户拿取拉篮内的餐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消毒柜拉篮包括:拉篮本体,具有朝上的敞口;及,餐具盒,设置在所述拉篮本体内,并靠近所述拉篮本体的顶部设置,所述餐具盒与所述拉篮本体转动连接,且所述餐具盒具有开口朝上的第一位置,以及开口朝向侧面的第二位置,且当所述餐具盒从所述第一位置运动到所述第二位置时能够改变所述拉篮本体的敞口大小。优选地,所述拉篮本体具有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上且靠近顶部设有支撑部和第一转动臂,所述第一转动臂位于所述支撑部的上方,并朝下或朝上弯折设置,所述餐具盒上对应所述第一转动臂设有第一转动孔以供所述第一转动臂穿设,当所述餐具盒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餐具盒的底面与所述支撑部抵接,当所述餐具盒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餐具盒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一侧壁。优选地,所述第一转动臂为两个,并沿横向间隔设置,所述支撑部呈长条杆状,并与所述第一侧壁间隔设置,所述支撑部的两端对应与两所述第一转动臂的自由端连接;所述餐具盒的两相对侧各设有一安装部,每一所述安装部上设有一所述第一转动孔。优选地,所述第一转动孔呈长条状,并沿着所述餐具盒的两相对侧的侧缘延伸,当所述餐具盒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转动臂与所述第一转动孔的靠近所述第一侧壁的孔缘抵接;当所述餐具盒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餐具盒位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支撑部之间,且所述第一转动臂靠近所述第一转动孔的上孔缘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一侧壁上且在对应每一所述第一转动臂的上方各设有一挂架,当所述餐具盒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挂架伸入所述第一转动孔内,并与所述第一转动孔的上孔缘抵接。优选地,所述第一转动臂包括:第一段,与所述第一侧壁连接且朝远离所述第一侧壁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段部分朝上拱起,以在所述第一段的底面且对应所述拱起的位置形成限位凹部,当所述餐具盒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转动孔靠近所述第一侧壁的孔缘与所述限位凹部抵接,以限制所述餐具盒朝远离所述第一侧壁的方向移动;以及,第二段,沿上下方向延伸,其上端连接所述第一段的自由端,下端连接所述支撑部。优选地,所述安装部包括第一安装条和两第二安装条,所述第一安装条与所述餐具盒的侧壁间隔设置,两所述第二安装条分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条的两端,并与所述餐具盒的侧壁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条、两所述第二安装条以及所述餐具盒的侧壁之间围设形成所述第一转动孔。优选地,所述消毒柜拉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拉篮本体内的碗碟架,所述碗碟架用以供碗碟放置,且所述碗碟架与所述拉篮本体转动连接,以能够朝上转动。优选地,所述拉篮本体具有第二侧壁,所述碗碟架靠近所述第二侧壁设置,并沿着所述第二侧壁延伸而呈长条状设置,所述碗碟架的两端且在靠近所述第二侧壁的位置设有第二转动孔,所述拉篮本体上对应每一所述第二转动孔设有一伸入所述第二转动孔内的第二转动臂。优选地,所述碗碟架的远离所述第二侧壁的一侧设有挂钩,所述挂钩在所述碗碟架朝上转动至竖直位置时与所述第二侧壁挂接。优选地,所述碗碟架包括两基条和多个倚靠部,所述基条呈长条状并横向设置,两所述基条相对且间隔设置,每一所述倚靠部均与两所述基条连接,多个所述倚靠部沿所述基条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相邻两所述倚靠部之间的空间用以供碗碟插入,且所述倚靠部用以供碗碟倚靠。优选地,其中一所述基条的两端还各设有一挂接条,所述挂接条与所述基条一体设置,所述挂接条与所述基条的连接处呈弯折状设置,以形成一环状结构,该环状结构构成所述第二转动孔,所述挂接条的自由端朝另一所述基条延伸,且所述挂接条的另一端弯折形成所述挂钩。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消毒柜,消毒柜包括消毒柜拉篮,消毒柜拉篮包括:拉篮本体,具有朝上的敞口;及,餐具盒,设置在所述拉篮本体内,并靠近所述拉篮本体的顶部设置,所述餐具盒与所述拉篮本体转动连接,且所述餐具盒具有开口朝上的第一位置,以及开口朝向侧面的第二位置,且当所述餐具盒从所述第一位置运动到所述第二位置时能够改变所述拉篮本体的敞口大小。本实用新型中,由于餐具盒靠近拉篮本体的顶部设置,则餐具盒和拉篮本体之间的间隔还能够供更多的餐具进行放置,例如尺寸较小的碗碟等能够防止在餐具盒的正下方,从而能够更加合理利用空间。由于将餐具盒与拉篮本体转动连接,餐具盒在转动时能够改变拉篮本体的敞口大小,以减小对拉篮本体敞口的遮挡,从而更加方便用户拿取位于拉篮本体内的餐具。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拉篮本体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餐具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消毒柜拉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餐具盒和碗碟架水平放置;图5为图4中B处的放大图;图6为图4中消毒柜拉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餐具盒和碗碟架竖直放置;图7为图6中C处的放大图;图8为图1中D处的放大图;图9为图4中碗碟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拉篮本体42第二段11第一侧壁50挂架12第二侧壁60碗碟架20餐具盒61基条21安装部62倚靠部211第一安装条63挂接条212第二安装条631挂钩21a第一转动孔64环状结构30支撑部64a第二转动孔40第一转动臂70第二转动臂41第一段71连接臂41a限位凹部72插接臂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消毒柜拉篮,该消毒柜拉篮可单独使用,也可放置于消毒柜内配合使用,以对筷子进行消毒。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该消毒柜拉篮包括:拉篮本体10,具有朝上的敞口;及,餐具盒20,设置在所述拉篮本体10内,并靠近所述拉篮本体10的顶部设置,所述餐具盒20与所述拉篮本体10转动连接,所述餐具盒20具有开口朝上的第一位置,以及开口朝向侧面的第二位置,且当所述餐具盒20从所述第一位置运动到所述第二位置时能够改变所述拉篮本体10的敞口大小。本实施例中,拉篮本体10大体呈矩形,具体可呈镂空设置,或是由钣金件拉伸折弯形成。拉篮本体10的敞口朝上,以供用户从敞口取放碗碟等餐具。餐具盒20大体呈矩形设置,并呈长条状设置,其通常也具有朝上的开口,以便于取放餐具盒20中的餐具;当然,餐具盒20的敞口也可朝向侧面设置。餐具盒20优选是靠近拉篮本体10的侧壁设置的,以避免对拉篮本体10的中部进行遮挡而对取放拉篮本体10内的餐具造成过大的影响。餐具盒20内具体可放置筷子、勺子等小件餐具。餐具盒20与拉篮本体10之间转动连接的方式具体可通过转动臂(转动臂是固定不动的)和转动孔的方式、齿轮与齿轮啮合的方式、连杆(连杆分别转动连接餐具盒20和拉篮本体10)连接的方式等等,只要能够实现餐具盒20的翻转,进而改变拉篮本体10的敞口大小即可。本实施例中,餐具盒20能够朝外转动,以位于拉篮本体10外,从而完全打开拉篮本体10的敞口;或者,餐具盒20在拉篮本体10内翻转,以改变餐具盒20在拉篮本体10内的放置状态。本实用新型中,由于餐具盒20靠近拉篮本体10的顶部设置,则餐具盒20和拉篮本体10之间的间隔还能够供更多的餐具进行放置,例如尺寸较小的碗碟等能够防止在餐具盒20的正下方,从而能够更加合理利用空间。由于将餐具盒20与拉篮本体10转动连接,餐具盒20在转动时能够改变拉篮本体10的敞口大小,以减小对拉篮本体10敞口的遮挡,从而更加方便用户拿取位于拉篮本体10内的餐具。本实施例中,所述拉篮本体10具有第一侧壁11,所述第一侧壁11上且靠近顶部设有支撑部30和第一转动臂40,所述第一转动臂40位于所述支撑部30的上方,并朝下或朝上弯折设置,所述餐具盒20上对应所述第一转动臂40设有第一转动孔21a以供所述第一转动臂40穿设,所述餐具盒20绕所述第一转动臂40转动,以具有开口朝上的第一位置,以及开口朝向所述第一侧壁11的第二位置,当所述餐具盒20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餐具盒20的盒底与所述支撑部30抵接。本实施例中,第一转动臂40是固定不动的,具体地,第一转动臂40可朝下弯折设置,以朝下穿设第一转动孔21a,并钩持第一转动孔21a的孔缘,以避免餐具盒20脱离第一转动臂40;当然,第一转动臂40也可朝上弯折设置,以朝上穿设第二转动孔64a。支撑部30用于支撑餐具盒20,以使得餐具盒20能够具有第一位置的稳定状态,避免餐具盒20在处于第一位置时继续朝下翻转,从而可供餐具放置。在餐具盒20绕着第一转动臂40朝上转动时,餐具盒20逐渐朝靠近第一侧壁11的方向转动,且餐具盒20的开口逐渐朝下第一侧壁11设置,即将餐具盒20侧翻过来,使得餐具盒20由第一位置的平放改为第二位置的竖直放置,在该过程中,拉篮本体10的敞口大小发生了改变,特别地,当餐具盒20呈长方体状,且其敞口的高度较小,敞口的宽度较大时,则餐具盒20在第一位置时对拉篮本体10的遮挡面积最大,而在第二位置时,对拉篮本体10的遮挡面积最小。本实施例中,支撑部30呈长条杆状,并沿着第一侧壁11横向延伸,长条杆状的支撑部30与第一侧壁11是间隔设置的;当然,支撑部30还可呈板状设置。具体地,所述第一转动臂40为两个,并沿横向间隔设置,所述支撑部30的两端对应与两所述第一转动臂40的自由端连接,即第一转动臂40的自由端是朝下弯折的,以连接支撑部30;所述餐具盒20的两相对侧各设有一安装部21,安装部21是侧向凸出餐具盒20的侧壁设置的,每一所述安装部21上设有一所述第一转动孔21a。本实施例中,由于支撑部30呈长条杆状,并与第一侧壁11间隔设置,则在餐具盒20朝上翻转时,餐具盒20能够与支撑部30抵接,且支撑部30与第一侧壁11之间的间隔能够对餐具盒20的下侧端进行让位,以避免对餐具盒20造成干涉,保证餐具盒20能够朝上顺畅翻转。需要说明的是,当支撑部30呈板状且与第一侧壁11贴合设置时,为使得餐具盒20可朝上顺利翻转,当餐具盒20处于第一位置时,餐具盒20能够相对第一转动臂40上下活动,即第一转动臂40在穿设在第一转动孔21a内时,第一转动臂40可在第一转动孔21a内相对第一转动孔21a上下活动,以使得餐具盒20能够脱离与支撑部30的抵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动孔21a呈长条状,并沿着所述餐具盒20的两相对侧的侧缘延伸,当所述餐具盒20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转动臂40与所述第一转动孔21a的靠近所述第一侧壁11的孔缘抵接,以限制餐具盒20朝远离第一侧壁11的方向移动,且餐具盒20的底面与支撑部30抵接,支撑部30对餐具盒20进行平稳支撑;当所述餐具盒20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如图6所示),所述餐具盒20位于所述第一侧壁11和所述支撑部30之间,且所述第一转动臂40靠近所述第一转动孔21a的上孔缘设置。本实施例中,当餐具盒20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的过程中,餐具盒20是逐渐朝上翻转并同时在支撑部30和第一侧壁11的间隔处逐渐朝下滑动的,当餐具盒20的开口正对着第一侧壁11时,即餐具盒20处于竖直状态时,且在餐具盒20朝下滑动到底面与拉篮本体10的底壁抵接,或者,当餐具盒20朝下滑动到第一转动孔21a的上孔缘与第一转动臂40抵接;或者,当餐具盒20朝下滑动到第一转动孔21a的上孔缘与第一侧壁11上额外设置的抵接凸部抵接时,餐具盒20停止朝下滑动,此时餐具盒20处于第二位置。优选地,在该第二位置时,餐具盒20贴合第一侧壁11设置,从而更加方便用户拿取拉篮本体10内的餐具。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壁11上且在对应每一所述第一转动臂40的上方各设有一挂架50,当所述餐具盒20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挂架50伸入所述第一转动孔21a内,并与所述第一转动孔21a的上孔缘抵接。具体地,挂架50呈弯折条状设置,其上下两端均端与第一侧壁11连接,例如,挂架50可弯折形成三角形。该挂架50能够穿设第一转动孔21a,通过设置挂架50,能够更好地对餐具盒20进行支撑。本实施例中,当不需要使用餐具盒20时,可朝上转动餐具盒20,使得其位于第二位置,而与第一侧壁11贴合设置,从而减少对拉篮本体10内部空间的占用。请再次参考图2,具体地,所述第一转动臂40包括:第一段41,与所述第一侧壁11连接且朝远离所述第一侧壁11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段41部分朝上拱起,以在所述第一段41的底面且对应所述拱起的位置形成限位凹部41a,当所述餐具盒20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转动孔21a靠近所述第一侧壁11的孔缘与所述限位凹部41a抵接,以限制所述餐具盒20朝远离所述第一侧壁11的方向移动;以及,第二段42,沿上下方向延伸,其上端连接所述第一段41的自由端,下端连接所述支撑部30。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段41设置了限位凹部41a,则在餐具盒20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一转动孔21a靠近第一侧壁11的孔缘卡设在限位凹部41a内,从而防止了餐具盒20朝远离第一侧壁11的方向运动而脱离与支撑部30的抵接。由于第二段42连接支撑部30,则相当于第一转动臂40与支撑部30连接形成一个整体,使得第一转动孔21a能够始终挂在第一转动臂40上,而不会脱离第一转动臂40。优选地,第一转动臂40与支撑部30一体设置。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餐具盒20与两第一转动臂40和支撑部30是先进行组装的,即先将第一转动臂40从下往上穿过第一转动孔21a,直至第一转动臂40与第一转动孔21a其中一端的侧孔缘抵接,且支撑部30与餐具盒20的底面抵接,然后再将第一转动臂40的自由端与第一侧壁11进行固定,具体可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请再次参考图3,本实施例中,安装部21优选是靠近餐具盒20的开口设置的,所述安装部21包括第一安装条211和两第二安装条212,所述第一安装条211与所述餐具盒20的侧壁间隔设置,两所述第二安装条212分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条211的两端,并与所述餐具盒20的侧壁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条211、两所述第二安装条212以及所述餐具盒20的侧壁之间围设形成所述第一转动孔21a。餐具盒20优选为钣金件,为防止餐具盒20的开口边缘割手,在餐具盒20上且沿着开口边缘设有一圈铁丝。优选地,安装部21由铁丝折弯形成。在其它实施例中,安装部21可呈板状,第一转动孔21a为设置在安装部21上的通孔。如图4所示,进一步地,所述消毒柜拉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拉篮本体10内的碗碟架60,所述碗碟架60用以供碗碟放置,且所述碗碟架60与所述拉篮本体10转动连接,以能够朝上转动。本实施例中,碗碟架60设于所述拉篮本体10的底面,通过将碗碟架60与拉篮本体10转动连接,则用户可根据需要对碗碟架60进行转动,例如,在需要在碗碟架60上放置碗碟时,可将碗碟架60转动到平放于拉篮本体10的底面;而在不需要使用碗碟架60时,可将碗碟架60朝上转动至立起状态,从而减小碗碟架60对拉篮本体10底壁空间的占用,使得拉篮本体10内可放置更多的餐具。本实施例中,所述拉篮本体10具有第二侧壁12,优选地,第二侧壁12与第一侧壁11相对设置,当然,第二侧壁12还可与第一侧壁11邻接。请结合参考图8和图9,所述碗碟架60靠近所述第二侧壁12设置,并沿着所述第二侧壁12延伸而呈长条状设置,所述碗碟架60的两端且在靠近所述第二侧壁12的位置设有第二转动孔64a,所述拉篮本体10上对应每一所述第二转动孔64a设有一伸入所述第二转动孔64a内的第二转动臂70,所述碗碟架60的远离所述第二侧壁12的一侧设有挂钩631,所述挂钩631在所述碗碟架60朝上转动至竖直位置时与所述第二侧壁12挂接。由于碗碟架60与拉篮本体10的转动连接的位置是靠近第二侧壁12设置的,则当碗碟架60转动90°而处于竖直状态时(如图6所示),碗碟架60能够与第二侧壁12贴合设置,或者是靠近第二侧壁12设置。通过设置挂钩631与第二侧壁12挂接,则保证了碗碟架60能够挂接在第二侧壁12上,而防止碗碟架60倾倒。具体地,所述碗碟架60包括两基条61和多个倚靠部62,所述基条61呈长条状并横向设置,两所述基条61相对且间隔设置,每一所述倚靠部62均与两所述基条61连接,多个所述倚靠部62沿所述基条6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相邻两所述倚靠部62之间的空间用以供碗碟插入,且所述倚靠部62用以供碗碟倚靠。如此,相邻的两个倚靠部62之间相当于形成一个容置槽,每相邻两所述倚靠部62之间均可供一个碗碟插入,且碗碟倚靠在倚靠部62上,而防止倾倒。由于多个倚靠部62将碗碟一个个分隔开来,故实现了碗碟的有序摆放,方便用户拿取。在其它实施例中,碗碟架60可仅包括一个基条61;或者碗碟架60包括一个基板,倚靠部62设置在基板的顶面。本实施例中,所述倚靠部62呈条状,并沿其中一所述基条61指向另一所述基条61的方向延伸。倚靠部62优选呈圆弧状设置,如此倚靠部62的中部相当于形成一个凹部,更有利于碗碟搁置。本实施例中,碗碟架60是由条状的基条61以及条状的倚靠部62构成的,相邻倚靠部62所形成的空间均是通透的,如此当碗碟搁置在内时,碗碟所在位置的通风性能较好,因而更有利于水分蒸发,避免碗碟滋生细菌。另外,在其它实施例中,倚靠部62也可呈板状,并竖向放置,倚靠部62的下端与两个基条61连接,且倚靠部62优选倾斜设置。进一步地,其中一所述基条61的两端还各设有一挂接条63,所述挂接条63与所述基条61一体设置,所述挂接条63与所述基条61的连接处呈弯折状设置,以形成一环状结构64,该环状结构64构成所述第二转动孔64a,所述挂接条63的自由端朝另一所述基条61延伸,且所述挂接条63的另一端弯折形成所述挂钩631。本实施例中,环状结构64优选呈方形环状设置,且环状结构64位于基条61的下方,以实现对基条61的支撑,使得基条61与拉篮本体10的底壁间隔设置,以方便碗碟沥水。为保持平衡,则另一基条61的两自由端也朝下弯折设置,而形成支撑结构。当然,与其它实施例中,挂钩631可为额外设置在碗碟架60上的结构,且碗碟架60也可包括一个外盒体,第二连接孔为开设在外盒体上的通孔。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转动臂70包括连接臂71和插接臂72,连接臂71的上端沿上下方向延伸,下端沿横向延伸,连接臂71与拉篮本体10的侧壁固定,优选为焊接,插接臂72与连接臂71的下端连接,并朝内延伸,即沿着第二侧壁12延伸。当然,于其它实施例中,第二转动臂70可为直接凸设于拉篮本体10侧壁上的转轴,并与拉篮本体10一体成型。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消毒柜,该消毒柜内设有消毒柜拉篮,消毒柜拉篮的具体结构请参照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由于消毒柜采用了上述的消毒柜拉篮,更有利于对碗碟和筷子进行分区摆放,方便用户拿取。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