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角膜前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75605发布日期:2019-09-29 15:24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人工角膜前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工角膜前板。



背景技术:

人工角膜是取代混浊角膜组织而异质成形材料制成的一种特殊屈光装置,通过手术植入患眼,以取得一定视力。临床上人工角膜移植应用较多的为澳洲Lions眼科研究所研发的AlphaCor人工角膜,意大利Strampelli发明的骨齿型人工角膜及美国波士顿人工角膜。另外前苏联有Fyodorov-Zuev人工角膜,韩国有首尔型人工角膜及印度改良的波士顿人工角膜。本发明的人工角膜前板在全球现有人工角膜的基础上作了创新性的改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工角膜前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人工角膜前板,所述人工角膜前板为带有光学镜柱的前板,所述光学镜柱位于所述前板的后表面的中央,所述光学镜柱的前、后表面均为抛光设计,所述光学镜柱的柱体外壁为磨砂设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前板的前表面为凸形弧度设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前板为弧形圆盘,所述前板的直径为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光学镜柱的光学区直径为3.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光学镜柱的后表面为平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光学镜柱为卡环式设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前板的材料为带有防紫外线的医用PMMA。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人工角膜,包括上述所述的人工角膜前板,以及后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对人工角膜前板中的光学镜柱进行设计,使人工角膜能够防止光线反射对视力产生干扰,并且防止紫外线对视网膜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人工角膜前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人工角膜前板为有带有光学镜柱2的前板1,如图1所示,所述光学镜柱2位于所述前板1的后表面3的中央,所述前板1的前表面4为凸形弧度设计,其屈光度由前板1的前表面4弧度决定,光学镜柱2的后表面5为平面,光学镜柱2的前、后表面使用抛光设计,而光学镜柱2的柱体外壁使用磨砂设计,防止光线的反射影响视力。光学镜柱使用卡环式设计。

对人工角膜前板的尺寸进行设计,优选地,所述前板为弧形圆盘,所述前板的直径d1为5mm。优选地,所述光学镜柱的光学区直径d2为3.5mm。

优选地,前板的材料选择带有防紫外线的医用PMMA,以防止紫外线对视网膜的影响。同时该人工角膜的镜柱光学成像质量将采用点扩散函数进行检测。

最后所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