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管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24729发布日期:2019-04-29 12:42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管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手术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输送气体,保证患者的呼吸,现有的气管固定通过胶带或者绳子实现,在患者使用时,极易对患者的牙龈或者嘴造成损伤。现有技术急需一种不易造成损伤的气管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不易造成损伤的气管固定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气管固定装置,包括中部的牙垫和分别固定在牙垫前表面和牙垫后表面的前气囊和后气囊,所述牙垫呈月牙弧形,所述前气囊与牙垫前表面粘接固定,所述后气囊与牙垫后表面粘接固定;所述前气囊与后气囊充气后厚度均大于牙垫厚度,所述牙垫位于前气囊与后气囊中部,所述前气囊内缘、牙垫上下表面和后气囊内缘形成牙槽,所述前气囊内缘、牙垫上表面和后气囊内缘形成上牙槽,述前气囊内缘、牙垫下表面和后气囊内缘形成下牙槽;所述牙垫前后方向上设置有气管通孔,所述前气囊和后气囊上相应设置有前通孔和后通孔;所述前气囊和后气囊之间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前气囊上设置有气阀。

通过使用本申请所述的固定装置,患者牙齿咬合在上牙槽和下牙槽,对前气囊和后气囊充气,对牙齿和牙龈进行包裹固定,通过前气囊和后气囊与牙齿和牙龈的挤压力,将牙垫固定,气管通过气管通孔进入口腔内,供应气体。这样的设计,与牙齿和牙龈和嘴唇接触的为具有缓冲的乳胶气囊材质,不易损伤患者口腔,且固定较为牢固。

作为优选的,所述牙垫前表面设置有前连接部,所述前连接部与前气囊粘接,所述牙垫后表面设置有后连接部,所述后连接部与后气囊粘接;所述前连接部、后连接部和牙垫一体硅胶成型。这样的设计利于提高固定装置的整体连接强度。

作为优选的,所述气管通孔内设置有聚四氟乙烯硬管,所述聚四氟乙烯硬管与气管通孔内壁粘接固定。这样的设计,是的气管通孔内具有咬合强度,防止患者咬合时将气管通孔堵塞。

作为优选的,所述前通孔和后通孔在未充气状态下内径尺寸大于气管外径尺寸,且大于尺寸小于0.5mm。这样的设计在气管通过前通孔和后通孔后,充气状态下,前通孔和后通孔内孔径收缩,对气管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

作为优选的,所述管道设置在牙垫内,且位于气管通孔两侧。这样的设计,利于将前气囊和后气囊连通为一体,同时完成充气,放气操作。

作为优选的,所述气阀为内陷式气阀。这样的设计,前气囊前表面较为平整,外观美观,在病人面朝下的时候,不易被挤压而失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使用本申请所述的固定装置,患者牙齿咬合在上牙槽和下牙槽,对前气囊和后气囊充气,对牙齿和牙龈进行包裹固定,通过前气囊和后气囊与牙齿和牙龈的挤压力,将牙垫固定,气管通过气管通孔进入口腔内,供应气体。这样的设计,与牙齿和牙龈和嘴唇接触的为具有缓冲的乳胶气囊材质,不易损伤患者口腔,且固定较为牢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俯视图)

图3为图2中A-A剖视图。

图中:1、牙垫;2、前气囊;3、后气囊;4、上牙槽;5、下牙槽;6、气管通孔;7、前通孔;8、后通孔;9、气阀;10、前连接部;11、后连接部;12、聚四氟乙烯硬管;13、管道;14、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气管固定装置,包括中部的牙垫1和分别固定在牙垫1前表面和牙垫1后表面的前气囊2和后气囊3,所述牙垫1呈月牙弧形,所述前气囊2与牙垫1前表面粘接固定,所述后气囊3与牙垫1后表面粘接固定;所述前气囊2与后气囊3充气后厚度均大于牙垫1厚度,所述牙垫1位于前气囊2与后气囊3中部,所述前气囊2内缘、牙垫1上下表面和后气囊3内缘形成牙槽,所述前气囊2内缘、牙垫1上表面和后气囊3内缘形成上牙槽4,述前气囊2内缘、牙垫1下表面和后气囊3内缘形成下牙槽5;所述牙垫1前后方向上设置有气管通孔6,所述前气囊2和后气囊3上相应设置有前通孔7和后通孔8;所述前气囊2和后气囊3之间通过管道13连通,所述前气囊2上设置有气阀9。

所述牙垫1前表面设置有前连接部10,所述前连接部10与前气囊2粘接,所述牙垫1后表面设置有后连接部11,所述后连接部11与后气囊3粘接;所述前连接部10、后连接部11和牙垫1一体硅胶成型。

所述气管通孔6内设置有聚四氟乙烯硬管12,所述聚四氟乙烯硬管12与气管通孔6内壁粘接固定。

所述前通孔7和后通孔8在未充气状态下内径尺寸大于气管14外径尺寸,且大于尺寸小于0.5mm。

所述管道13设置在牙垫1内,且位于气管通孔6两侧。

所述气阀9为内陷式气阀。

实施例1

一种气管14固定装置,包括中部的牙垫1和分别固定在牙垫1前表面和牙垫1后表面的前气囊2和后气囊3,所述牙垫1呈月牙弧形,所述前气囊2与牙垫1前表面粘接固定,所述后气囊3与牙垫1后表面粘接固定;所述前气囊2与后气囊3充气后厚度均大于牙垫1厚度,所述牙垫1位于前气囊2与后气囊3中部,所述前气囊2内缘、牙垫1上下表面和后气囊3内缘形成牙槽,所述前气囊2内缘、牙垫1上表面和后气囊3内缘形成上牙槽4,述前气囊2内缘、牙垫1下表面和后气囊3内缘形成下牙槽5;所述牙垫1前后方向上设置有气管通孔6,所述前气囊2和后气囊3上相应设置有前通孔7和后通孔8;所述前气囊2和后气囊3之间通过管道13连通,所述前气囊2上设置有气阀9。

所述牙垫1前表面设置有前连接部10,所述前连接部10与前气囊2粘接,所述牙垫1后表面设置有后连接部11,所述后连接部11与后气囊3粘接;所述前连接部10、后连接部11和牙垫1一体硅胶成型。

所述气管通孔6内设置有聚四氟乙烯硬管12,所述聚四氟乙烯硬管12与气管通孔6内壁粘接固定。

这样的设计,最大的优点在于,通过前气囊2和后气囊3将牙齿和牙龈抱紧,从而固定了牙垫1的位置,同时依靠乳胶气囊的弹性,实现和与空腔接触位置的软接触,避免了一些损伤,即便是病人位置发生一些变化,或者体位变动,也不会损伤到病人的口腔组织。

实施例2

对实施例1的一种优化,所述前通孔7和后通孔8在未充气状态下内径尺寸大于气管14外径尺寸,且大于尺寸小于0.5mm。

所述管道13设置在牙垫1内,且位于气管通孔6两侧。

所述气阀9为内陷式气阀。内陷式气阀与篮球气阀结构相同或者类似。

一种气管固定装置的使用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牙垫1放入患者的口腔,牙齿咬合在牙垫1上,后气囊3位于口腔内,前气囊2位于口腔外,将气管14依次通过前通孔7、气管通孔6、后通孔8;

第二步,将充气设备与气阀9连接,前气囊2和后气囊3被充气,并膨胀,前气囊2内表面和后气囊3内表面逐渐将牙齿和牙龈接触自然贴合,抱紧将牙垫1位置固定,上部的牙齿和牙龈位于上牙槽4内,下部的牙齿和牙龈位于下牙槽5内;于此同时,前通孔7和后通孔8内孔径收缩,对气管14接触外壁抱紧,实现对气管14的固定;

第三步,对气管14通气,并进行手术操作;

第四步,手术结束后,对气阀9放气操作,前气囊2和后气囊3缩小,并失去抱紧力,前通孔7和后通孔8内孔径放大,失去对气管14外壁抱紧力;将气管14从后通孔8、气管通孔6、前通孔7拔出,将牙垫1从口腔中取出,完成操作。

这样的气管14固定装置和使用方法,与牙齿和牙龈和嘴唇接触的为具有缓冲的乳胶气囊材质,不易损伤患者口腔,且固定较为牢固,前后左右方向都无法移动,且操作简单方便,消毒处理后可以反复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