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瓣耙形内镜吻合夹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20555发布日期:2019-06-26 01:12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两瓣耙形内镜吻合夹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经由内镜装置使用,施放简单且容易取下的两瓣耙形内镜吻合夹系统。



背景技术:

市面上吻合夹系统广泛应用于治疗消化道穿孔、瘘、难治性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以及消化道黏膜切除或黏膜下剥离术后创面预防性缝合、胃肠道支架的固定、术前标记等领域。

目前市售的吻合夹,采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材质,释放后在体内形态稳定,一旦因释放部位欠理想或因病情需要需取下吻合夹时存在较大困难,即无法再次进行正常的释放夹闭,给患者带来痛苦。

此外,现有技术中,由于吻合夹自身系统设计需要,吻合夹及其配套施夹帽外延边缘较锐利,在吻合夹释放的过程中及释放后易划伤正常消化道粘膜,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两瓣耙形内镜吻合夹系统,以经由内镜释放吻合夹,以解决现有吻合夹系统释放后取下困难、释放操作较为复杂的问题。

具体方案如下:一种两瓣耙形内镜吻合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吻合夹手轮、吻合夹内镜锚、施夹帽以及吻合夹:该吻合夹手轮具有用于插设于内镜活检孔的插管以及用于固定连接内镜操作部上的固定件;该施夹帽具有一引导线,该吻合夹能套设于该施夹帽上;该吻合夹手轮上还设有用于穿过该吻合夹内镜锚或引导线的开口部;该吻合夹由形状记忆合金制成。

进一步的,该施夹帽是呈圆筒状的套管;且该施夹帽前端外径小于后端外径,且其后端外径适配于内镜镜身,进而能固定于内镜镜身前端;初始状态下,该吻合夹设于该施夹帽的前端。

进一步的,该施夹帽的两端呈平滑的曲面状,且该施夹帽的外侧壁也呈光滑曲面。

进一步的,该吻合夹外缘呈圆弧形。

进一步的,该吻合夹被设置为低温释放夹闭状态,进而能通过内镜注入低温液体,进而解除夹闭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低温为不高于人体正常体温的温度。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两瓣耙形内镜吻合夹系统,在施夹帽上设置引导线,并将吻合夹手轮固定在内镜操作部上,引导线通过吻合夹内镜锚穿过吻合夹手轮,实现了通过内镜施放吻合夹,其操作大为简化,降低了作业难度以及病患的痛苦;另外,吻合夹是由形状记忆合金制成,优选的,低温(30摄氏度以下)释放闭锁状态,即通过内镜向吻合夹夹持固定部位通入低于30摄氏度的生理盐水,即可实现吻合夹的取下,解决了现有吻合夹系统释放后取下困难、释放操作较为复杂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吻合夹内镜锚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吻合夹设于施夹帽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吻合夹手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结合图1至图3所示,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过内镜施放的两瓣耙形内镜吻合夹系统,其主要包括吻合夹手轮7、吻合夹内镜锚1、施夹帽3以及两瓣耙型的吻合夹5:

具体的,该吻合夹内镜锚1具有一细长的锚身,该锚身的末端具有能打开以及闭合的锚夹2;该施夹帽3为透明弹性塑胶材质,是呈圆筒状的透明套管。

为便于释放吻合夹5,该施夹帽3前端外径小于后端外径,而后,在初始状态下,该吻合夹5设于该施夹帽3的前端,即后拉该施夹帽3,即可实现该吻合夹5的脱离。

该吻合夹手轮7具有插管9,该插管9上还设有贴带8,该贴带8作为固定件使用;同时,该吻合夹手轮7的壁面上还设有开口部6。在使用操作中:该插管9插设于内镜活检孔内,而后贴带8固定连接内镜操作部上,实现了该吻合夹手轮7的固定。

该施夹帽3具有一引导线4,该吻合夹手轮7固定于内镜上之后,吻合夹内镜锚1通过开口部6插入吻合夹手轮7,而后通过锚夹2夹紧引导线4,将该引导线4通过开口部6抽出并固定于该吻合夹手轮7上。

该施夹帽3的端外径适配于内镜镜身,进而能在引导线4的拉力作用下固定于内镜镜身前端;为例避免施夹帽3以及吻合夹5在引入过程中对病患的伤害,该施夹帽3的两端呈平滑的曲面状,且该施夹帽3的外侧壁也呈光滑曲面;同时,该吻合夹5为两瓣耙形结构,其具有周绕的外缘,其外缘为圆弧形状;

在该实施例中,该吻合夹5由形状记忆合金制成;该吻合夹5被设置为低温释放,高温夹闭特性,其中,优选的,该低温为不高于人体正常体温的温度,一般设置为低于30摄氏度即可,形变温度定为30摄氏度,进而人体温度可保证吻合夹夹闭,且能通过内镜注入低温液体,如常温的生理盐水,进而解除夹闭状态。

该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将吻合夹手轮7的插管9部分插入内镜活检孔,打开贴带8将吻合夹手轮7固定于内镜操作部,将吻合夹内镜锚1的锚夹2闭合后通过吻合夹手轮7的开口部6送入内镜镜身,通过镜身后打开锚夹2,夹紧施夹帽3上的引导线4,牵引该引导线4反向穿过镜身露出于开口部6并固定引导线4,且将施夹帽3的前端固定于镜身前端,即将施夹帽上的前端对准病灶;再给予充分负压吸引后将病变部位及周围组织吸入施夹帽3,再旋转吻合夹手轮7,通过引导线4释放吻合夹5,吻合夹5脱离施夹帽3后迅速恢复原对合状态,从而严密而有力的夹闭目标组织。

因本吻合夹5采用特殊的记忆合金制成,当需解除其夹闭状态时,可通过内镜孔道注入<X℃(一般设置为30℃)温水(一般为生理盐水)于吻合夹5周围,本吻合夹5自动展开恢复其原本的形状,松脱所夹闭组织。

该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1、吻合夹5所采用的特殊的记忆合金,该材料在接触低温液体后能改变其形状。一旦因病情需要或施夹部位不理想需要取下处于闭合状态的吻合夹时,可通过内镜下持续注射低温液体于吻合夹周围,改变其形状,主动解除其夹闭状态;2、该吻合夹5的外形设计,吻合夹5于消化道内夹闭后外延边缘设计为圆弧形,可明显减少吻合夹对其外延边缘组织的损伤;3、该吻合夹5的施夹帽3的外形设计,施夹帽3外表面光滑平坦,无凸起造型,可有效减少施夹过程中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