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动跟踪功能的升降式防护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13739发布日期:2019-07-19 22:29阅读:7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自动跟踪功能的升降式防护屏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辐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自动跟踪功能的升降式防护屏。



背景技术:

在拍摄X光片的过程中,要求对无需射线的身体部位进行遮挡。因为如果过量照射X射线,会对人体的部分机能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导致一些严重的后果。目前,日常X线摄影时,采用铅防护衣或者手动移动防护帘对患者进行遮挡防护。缺点是,现有的铅防护帘的位置及高度大都需要手动调节,且针对不同部位、不同身高的患者需要进行不同的遮挡防护方式,这就要求医生在每次X线摄影前对防护帘进行调整;这样极大地增加了医生及患者的工作量、工作效率低;同时现有的铅防护帘遮挡大小相对固定,当对患者的遮挡防护要求不完全相同时,例如胸腔和脊椎,不能满足部位遮挡防护要求,增加医生工作难度。

因此,研制一种可对患者身高及站位距离进行自动跟踪并根据拍摄部位要求进行自动升降的防护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自动跟踪功能的升降式防护屏,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具有自动跟踪定位和自动调节升降功能,能够满足不同患者针对不同部位摄影的遮挡防护需求,降低医生工作难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自动跟踪功能的升降式防护屏,该防护屏设置于X光机和电动摄片架之间,其特点是该防护屏包括图像识别系统、防护帘组件、伺服升降系统和无线通信系统;所述图像识别系统安装在X光机上;所述防护帘组件包括可移动式防护屏底座、防护屏支架、上防护帘和下防护帘,所述防护屏支架竖直安装在可移动式防护屏底座上,所述上防护帘和下防护帘之间构成投透射区域,X光机发出X射线后被上、下防护帘限制在投射区域内对人体进行照射;所述伺服升降系统与上防护帘、下防护帘连接;所述无线通信系统连接图像识别系统和伺服升降系统,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发射端及接收端,所述发射端设置于图像识别系统内,所述接收端设置于接收盒内并与伺服升降系统连接,所述接收盒安装在可移动式防护屏底座上,通过信号控制伺服升降系统进行上、下防护帘的升降。

进一步地,所述图像识别系统包括图像识别摄像头、图像处理设备;所述图像识别摄像头设置色域识别模块,对上下防护帘进行明显色域识别并将上下移动距离发送给图像处理设备,图像处理设备获得数据后进行验证分析将移动信号传递给无线通信系统发射端。

进一步地,所述可移动式防护屏底座下表面设置万向轮,方便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屏支架沿长度方向一侧开口,内部中空。

进一步地,所述伺服升降系统包括伺服电机和电动推杆;所述伺服电机、电动推杆设置于防护屏支架内部,上、下防护帘通过套管套在防护屏支架外侧的竖杆上并旋紧,套管与防护屏支架内部电动推杆相连,伺服电机接收到信号后将自身的圆周运动转化为电动推杆的上下往复运动,从而可以带动上、下防护帘的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上防护帘和下防护帘的铅当量不低于0.5mmPb/150kV。

使用时,该一种具有自动跟踪功能的升降式防护屏放置在X光机和电动摄片架之间,X光机射出的X射线经过上、下防护帘形成的透射区后,保留部分需要的光线照射到患者部位,根据患者照射部位的不同,医生通过调节电动摄片架位置,防护屏会跟随电动摄片架的位置进行上下移动。通电开机后,X光机及摄片架同步运动至适当位置,此时医生针对所需位置进行初步调节,此时图像识别系统进入工作状态,识别防护帘明显色域位置实现上下移动,并进行自动跟踪,确认位置达到预计指标时,通过发送状态及调整信息给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发射端端接收到信号后反馈给接收端,接收端将信号传输给伺服升降系统,伺服升降系统根据测得数据后,伺服电机运动带动电动推杆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带动防护帘的移动,保证上、下防护帘中心位置与图像处理设备中的图像中心保持一致,此时可以对患者进行透射操作,如有位置偏差,可根据医生要求进行适当手动微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采用图像识别技术,快速便捷,采用无线通信技术,简化设备、节约成本,避免线束过多造成不必要的拉扯和使用人员的磕绊,具有自动跟踪定位和自动调节升降功能,能够满足不同患者针对不同部位摄影的遮挡防护需求,降低医生工作难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伺服升降系统及防护帘组件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中:100-X光机200-电动摄片架300-图像识别系统400-防护帘组件410-可移动式防护屏底座411-万向轮420-防护屏支架430-上防护帘440-下防护帘500-伺服升降系统510-伺服电机520-电动推杆530-套管540-竖杆600-接收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如2、图3所示,一种具有自动跟踪功能的升降式防护屏,该防护屏设置于X光机100和电动摄片架200之间,其特点是该防护屏包括图像识别系统300、防护帘组件400、伺服升降系统500和无线通信系统;图像识别系统300安装在X光机100上;防护帘组件400包括可移动式防护屏底座410、防护屏支架420、上防护帘430和下防护帘440,防护屏支架420竖直安装在可移动式防护屏底座410上,上防护帘430和下防护帘440之间构成投透射区域,X光机100发出X射线后被上、下防护帘限制在投射区域内对人体进行照射;伺服升降系统500与上防护帘430、下防护帘440连接;无线通信系统用于连接图像识别系统300和伺服升降系统500,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发射端及接收端,发射端设置于图像识别系统300内,接收端设置于接收盒600内并与伺服升降系统500连接,接收盒600安装在可移动式防护屏底座410上,通过信号控制伺服升降系统500进行上、下防护帘的升降。

图像识别系统300包括图像识别摄像头、图像处理设备;图像识别摄像头设置色域识别模块,对上下防护帘进行明显色域识别并将上下移动距离发送给图像处理设备,图像处理设备获得数据后进行验证分析将移动信号传递给无线通信系统发射端。

可移动式防护屏底座410下表面设置万向轮411,方便移动。

防护屏支架420沿长度方向一侧开口,内部中空。

伺服升降系统500包括伺服电机510和电动推杆520;伺服电机510、电动推杆520设置于防护屏支架420内部,上、下防护帘通过套管套530在防护屏支架420外侧的竖杆540上并旋紧,套管530与防护屏支架420内部电动推杆520相连,伺服电机510接收到信号后将自身的圆周运动转化为电动推杆520的上下往复运动,从而可以带动上、下防护帘的移动。

上防护帘430和下防护帘440的铅当量不低于0.5mmPb/150kV。

使用时,该防护屏放置在X光机100和电动摄片架200之间,X光机100射出的X射线经过上、下防护帘形成的透射区后,保留部分需要的光线照射到患者部位,根据患者照射部位的不同,医生通过调节电动摄片架200位置,防护屏会跟随电动摄片架200的位置进行上下移动;通电开机后,X光机100及电动摄片架200同步运动至适当位置,此时医生针对所需位置进行初步调节,此时图像识别系统300进入工作状态,识别防护帘明显色域位置实现上下移动,并进行自动跟踪,确认位置达到预计指标时,通过发送状态及调整信息给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发射端端接收到信号后反馈给接收端,接收端将信号传输给伺服升降系统500,伺服升降系统500根据测得数据后,伺服电机510运动带动电动推杆520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带动防护帘的移动,保证上、下防护帘中心位置与图像处理设备中的图像中心保持一致,此时可以对患者进行透射操作,如有位置偏差,可根据医生要求进行适当手动微调。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如图像识别系统可以更换为测距装置、电动推杆可以更换为线性导轨等。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