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类听性脑干电极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38896发布日期:2019-03-19 21:13阅读:614来源:国知局
一种鱼类听性脑干电极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鱼类生理科学研究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鱼类听性脑干电极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环境能够显著影响鱼类的应激反应、生理状态和行为等,鱼类的神经系统负责接受和处理各种信息,评估周围环境和自身状态,做出有利于机体生存繁衍的行为和认知决策。对神经系统的研究能够阐明神经元及其组成的神经环路的结构和功能是如何实现复杂的认知和行为的,经过深入研究鱼类中枢神经系统,将有助于揭示鱼类对于各种环境因子变化的反应和协调机制,从而改善养殖环境,满足健康、高效的现代水产养殖模式需要。

解剖学和组织学技术是研究鱼类中枢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重要手段,也是鱼类基础生物学研究的常规手段,以往对于鱼类大脑等神经系统的解剖和观察通常采用致死后甲醛固定,再打开头骨取出暴露脑组织和神经后进行测量及组织学观察的方式,该方式的缺点是只能观察鱼类中枢神经的形态结构但无法了解鱼类中枢神经的反射机理和协调机制,近年来随着在体电生理、光学成像、遗传工程等方法的建立和完善,鱼类中枢神经研究开始发展为突触、神经元、环路到行为等多层次, 伴随着鱼类大脑等神经系统的电生理研究越来越深入,科学家逐渐将脑电生理研究手段用于研究鱼类由于声刺激引起的听神经和听觉脑干神经电位活动,并将其用于研究鱼类的听觉能力,开发了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简称ABR)技术。目前认为,听性脑干反应是由短持续音诱发,潜伏期在20ms以内,最多由7个反应波构成的一组诱发电位;这些反应波主要产生于脑干和听觉有关的听神经核团,被命名为听性脑干反应。总的来说,ABR电位十分微弱,通常范围仅为为0.01-1uV。

听性脑干反应技术的主要技术特征就是采用钨电极作为生物电极, 其表面涂有绝缘层, 仅尖端约0.2 mm 裸露,测试时用将记录电极精确定位于头骨中缝, 听神经上方, 参考电极(reference electrode)定位于记录电极前方, 两眼中间的位置, 两个电极均插入皮下0.5m深度位置。电极后用长约40cm 的导线(外包被屏蔽线, 并接地)连接至放大器。两个电极均接地, 减小实验中的干扰。同时, 还有一根地极插在距离记录电极较远的鱼体躯干部位, 以减小鱼体肌电的干扰。为了记录鱼类听性脑干反应,需要维持鱼类处于生命活动状态并开展后续的电生理研究,同时必须对两个插入鱼类头部皮下0.1-0.5mm深度位置的电极采取有效的固定和保护,否则会由于固定位置不合适或固定不稳固而严重影响,ABR电位的测量精度。但是目前还缺少一种用于鱼类脑干电信号收集的电极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鱼类听性脑干电极的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能够适合不同形状的鱼类头部且能够对定位于鱼类头盖骨的脑干电极进行固定和保护,从而满足鱼类大脑听性脑干反应测量的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鱼类听性脑干电极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n型弹力固定带,所述n型弹力固定带上设有与鱼类头盖骨接触的电极稳固底座,所述电极稳固底座中央位置设有椭圆形网格状镂空硅胶垫,所述网格状镂空硅胶垫周围设有硅胶衬垫,所述电极固定装置还包括用于将电极固定在电极稳固底座上的电极固定器。

进一步的:所述电极固定器具有中心空管和底部固定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空管长度为1-5cm,管径为0.5-2mm,外径为2-5mm。

进一步的:所述n型弹力固定带一侧缝有两块魔术扣块,另一侧缝有两个固定扣。

进一步的:所述n型弹力固定带的固定带长度分别为7-70cm。

进一步的:所述椭圆形网格状镂空硅胶垫的长直径范围为2-20cm,短直径范围为1-10cm。

进一步的:所述椭圆形网格状镂空硅胶垫的网格状镂空部分的孔径范围为2-5mm。

进一步的:所述n型弹力固定带由弹力经编涤纶粘扣布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电极稳固底座采用胶粘的方式固定在n型弹力固定带上。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够适合不同形状的鱼类头部且能够对定位于鱼类头盖骨的脑干电极进行固定和保护,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对插入鱼类头部皮下0.1-0.5m深度位置的电极进行有效固定和保护,满足鱼类听性脑干反应电位测量高精度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鱼类听性脑干电极的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极固定器的上部和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鱼类听性脑干电极的固定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其中,1-n型弹力固定带;2-电极稳固底座;3-椭圆形网格状镂空硅胶垫;4-椭圆形硅胶衬垫;5-魔术扣;6-固定扣;7-电极固定器;8-中心空管;9-底部固定突起;10-记录电极;11-参考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鱼类听性脑干电极的固定装置包括n型弹力固定带1,所述n型弹力固定带1由弹力经编涤纶粘扣布制成。所述n型弹力固定带两条固定带交叉的一侧为顶端,另一端定义为底端。所述n型弹力固定带1的顶端设有与鱼类头盖骨接触的电极稳固底座2,所述电极稳固底座2采用胶粘的方式固定在n型弹力固定带一端。所述电极稳固底座2的中央位置安装有椭圆形网格状镂空硅胶垫3,所述网格状镂空硅胶垫周围设有硅胶衬垫4,该硅胶衬垫4用于保护鱼类头骨皮肤并使电极稳固底座2能够稳定于鱼类头盖骨上。所述n型弹力固定带上1的顶端还设有两个固定扣6,用于将n型弹力固定带紧固。所述n型弹力固定带1的两条固定带的底端设有两条魔术扣块5。

所述n型弹力固定带1的两条固定带长度分别为7-70cm。所述椭圆形网格状镂空硅胶垫3的长直径范围为2-20cm,短直径范围为1-10cm;网格状镂空部分的孔径范围为2-5mm。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鱼类听性脑干电极的固定装置还包括电极固定器,所述电极固定器7具有中心空管8和底部固定凸起9,所述中心空管8长度范围为1-5cm,管内径为0.5-2mm,外径为2-5mm,中心空管8可以垂直插在网格状镂空硅胶垫上的某个合适镂空孔内,底部凸起9可以插在合适镂空孔的周围孔内以起到固定的作用,底部凸起9高度为0.5-1cm。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所述鱼类听性脑干电极的固定装置中,所述记录电极10和参考电极11能够从电极固定器7的中心空管8中穿过牢固地插入鱼类头部皮下0.1-0.5m深度位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鱼类听性脑干电极的固定的装置的使用过程为:

以测量体长为30cm的石斑鱼听性脑干反应(ABR)为例,将肌肉麻醉后的活体样本鱼的头盖骨朝上放置,保证样本鱼身体自然伸展,将本实用新型的n型弹力固定带以椭圆形硅胶垫圈位于头盖骨下方的方式覆盖于样本鱼头盖骨下,使椭圆形网格状镂空硅胶垫和硅胶衬垫与鱼头部的皮肤紧密接触,随后将带有两个魔术扣5的n型弹力固定带的一端从样本鱼的头部下方绕过并紧密围绕样本鱼头部,穿过固定扣6后将魔术扣5紧密粘贴在n型弹力固定带的涤纶粘扣布上完成整个弹力固定带的包裹固定,完成头部固定的样本鱼可用于下一步的鱼类听性脑干反应研究。

在样本鱼头骨中缝、听神经上方位置,将电极固定器带有底部凸起的一端,准确插入到椭圆形网格状镂空硅胶垫上,并使电极固定器上的中央空管和底部凸起全部插入到网格状镂空硅胶垫的镂空孔内,保证电极固定器的牢固。将用于听性脑干反应测量的记录电极-钨电极从电极固定器的中心空管中穿过并牢固地插入鱼类头部皮下0.1-0.5mm深度位置,将另一个电极固定器定位于记录电极10前方、两眼中间的位置,将参考电极11从电极固定器的中心空管中穿过并牢固地插入鱼类头部皮下0.1-0.5mm深度位置。记录电极和参考电极均使用专用导线与放大器进行连接并做接地处理,为减小实验中的鱼体肌电的干扰影响,需将一根地极插在距离记录电极较远的鱼体躯干部位。至此,鱼体听性脑干反应(ABR)研究中的电极固定工作基本完成,可开展后续的电生理测量记录研究。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