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支气管哮喘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31653发布日期:2019-08-13 22:20阅读:4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支气管哮喘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新型支气管哮喘治疗仪。



背景技术:

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必须坚持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的治疗,因此,选择合适的药物和给药途径十分重要。目前人们在治疗哮喘的主要还是采用口服药物的方式,这种方式药物不能直达病灶,因此治疗周期较长而且效率不高,传统的治疗仪体积较大,不方便携带,病人发病时,若是得不到妥善的处理,会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增设了第一充电连接端头、第二充电连接端头以及USB充电接口,通过第一充电连接端头、第二充电连接端头以及USB充电接口可以对底座内的可充电电池进行充电,从而可以进行重复使用,起到了增加实用性能的作用;提供一种新型支气管哮喘治疗仪。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支气管哮喘治疗仪,包括

治疗仪主体,所述的治疗仪主体是由瓶体、瓶盖和底座所组成,所述的瓶盖和底座分别设置在瓶体的上下两端,所述的瓶盖与瓶体可拆卸连接,

外罩体,所述的外罩体是由外筒体、上盖体和下盖体所组成,所述的上盖体和下盖体分别可拆卸连接在外筒体的上下两端,所述的治疗仪主体放置在外筒体内,所述的外筒体内还活动连接有顶紧板,所述的顶紧板通过弹簧与上盖体相连,所述的顶紧板在弹簧的作用下与治疗仪主体的瓶盖相接触。

进一步:所述的瓶体内部的底端设置有雾化片,所述瓶体内部的顶端设置有迷你风机,所述雾化片的一端与设置在所述底座内的可充电电池电连接,所述雾化片的另一端与单片机控制器电连接,所述迷你风机通过设置在保护罩内的三相排气管与鼻罩连接,所述排气管的另一端设置有胶帽。

又进一步:所述的底座内设置有第一充电连接端头,所述的第一充电连接端头与可充电电池电连接,所述的外筒体内的底部设置有与第一充电连接端头相匹配的第二充电连接端头,所述的外筒体的底部还设置有USB充电接口,所述的USB充电接口与第二充电连接端头电连接,所述的USB充电接口位于下盖体内。

再进一步:所述的外筒体下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外接螺纹,所述的下盖体上端的内壁上设置有内接螺纹,所述的下盖体通过内接螺纹与外接螺纹的配合连接在外筒体的下端。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增设了第一充电连接端头、第二充电连接端头以及USB充电接口,通过第一充电连接端头、第二充电连接端头以及USB充电接口可以对底座内的可充电电池进行充电,从而可以进行重复使用,起到了增加实用性能的作用;并且本设计还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实用高效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外罩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3所示的一种新型支气管哮喘治疗仪,包括治疗仪主体、外罩体,所述的治疗仪主体是由瓶体1、瓶盖2和底座3所组成,所述的瓶盖2和底座3分别设置在瓶体1的上下两端,所述的瓶盖2与瓶体1可拆卸连接,所述的外罩体是由外筒体4、上盖体5和下盖体6所组成,所述的上盖体5和下盖体6分别可拆卸连接在外筒体4的上下两端,所述的治疗仪主体放置在外筒体4内,所述的外筒体4内还活动连接有顶紧板15,所述的顶紧板15通过弹簧16与上盖体5相连,所述的顶紧板15在弹簧16的作用下与治疗仪主体的瓶盖2相接触。本设计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实用高效的优点。

如图2所示的瓶体1内部的底端设置有雾化片8,所述瓶体1内部的顶端设置有迷你风机9,所述雾化片8的一端与设置在所述底座3内的可充电电池7电连接,所述雾化片8的另一端与单片机控制器电连接,所述迷你风机9通过设置在保护罩11内的三相排气管10与鼻罩12连接,所述排气管10的另一端设置有胶帽13。

如图2和图3所示的底座3内设置有第一充电连接端头14,所述的第一充电连接端头14与可充电电池7电连接,所述的外筒体4内的底部设置有与第一充电连接端头14相匹配的第二充电连接端头17,所述的外筒体4的底部还设置有USB充电接口18,所述的USB充电接口18与第二充电连接端头17电连接,所述的USB充电接口18位于下盖体6内。本实用新型增设了第一充电连接端头、第二充电连接端头以及USB充电接口,通过第一充电连接端头、第二充电连接端头以及USB充电接口可以对底座内的可充电电池进行充电,从而可以进行重复使用,起到了增加实用性能的作用。

上述的外筒体4下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外接螺纹,所述的下盖体6上端的内壁上设置有内接螺纹,所述的下盖体6通过内接螺纹与外接螺纹的配合连接在外筒体4的下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