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担架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39817发布日期:2019-03-19 21:22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新型担架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担架床。



背景技术:

现有的担架车包括担架和支腿,用来转运病人很方便,但是对于那些需要移下检查床才可进行的检查项目,比如本案中的CT检查,就需要医生和家属一起把病人从担架车上抬起来,转移到检查台上进行扫描后,检查结束再转移回担架车上,既不方便操作,又费力,还有可能因为施力不均而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特别是骨折创伤等特殊病人。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新型担架床,以实现病人进行快速安全的检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担架床,包括床垫和支腿,支腿上设有万向轮,所述床垫在其长度方向的两侧上通过多个并排设置的导杆连接有撑杆,所述导杆能在床垫上滑进和滑出,所述撑杆的两端可转动的设置有所述的支腿。

进一步,在所述撑杆上活动连接有防坠护栏。

进一步,所述支腿为伸缩式结构。

进一步,一撑杆上的多个导杆与另一撑杆上的多个导杆在数量和间距上相互对应,且能套装在一起。

进一步,所述床垫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层,所述防滑层由橡胶材质制成,且背离床垫的背离面设置有网纹。

进一步,所述撑杆的长度大于床垫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新型担架床通过将床垫由支腿滑至CT检查台上方并降落平放,并在收折支腿后,即可对病人实施CT检查,待完成检查后,再放下支腿,并推出担架床就可使病人离开CT检查台,能够做到不搬动病人就能完成CT检查,既省力省时,又避免对骨折创伤等特殊病人造成二次伤害,大大的提高了检查效率和对行动不便等特殊病人的保护。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床垫1、支腿2、万向轮3、撑杆4、导杆5、防坠护栏6。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新型担架床,包括床垫1和支腿2,支腿2上设有带有制动装置的万向轮3,床垫1在其长度方向的两侧上通过多个并排设置的导杆5连接有撑杆4,导杆5能在床垫1上滑进和滑出,一方面可使本担架床在宽度方向上具有延展性,以适应于不同CT检查台,另一方面可在床垫放置在CT检查台后,可将撑杆紧贴床垫或直接抽出而取下撑杆,避免撑杆造成干涉;4撑杆的两端可转动的设置有支腿2。采用上述方案,本新型担架床通过将床垫由支腿从CT检查台的一侧滑至CT检查台上方并降落平放,且在收折支腿后,即可对病人实施CT检查,待完成检查后,再放下支腿,并退出担架床就可使病人离开CT检查台,能够做到不搬动病人就能完成检查,既省力省时,又不会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提高检查效率。

本实施例中在撑杆4上活动连接有防坠护栏6。可使床垫的两侧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本实施例中的支腿2为伸缩式结构。以适应CT检查台的不同高度,方便本担架床与不同CT检查台的适应性。

本实施例中的一撑杆4上的多个导杆5与另一撑杆4上的多个导杆5在数量和间距上相互对应,且能套装在一起,即一侧的导杆为套筒结构,另一侧的导杆可套设其内。这样,可在取下两撑杆后通过导杆的套装使其可组成一个梯子,提升其实用性。

本实施例中的床垫1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层(未画出),所述防滑层由橡胶材质制成,且背离床垫的背离面设置有网纹。这样,可使床垫在放置于CT检查台后通过防滑层增强两者之间的接触面,利于床垫的搁置稳定。

本实施例中的撑杆4的长度大于床垫1的长度。可使本担架床在收折起支腿后,具有担架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