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学教育用紧急救护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39790发布日期:2019-03-19 21:22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学教育用紧急救护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紧急救护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学教育用紧急救护箱。



背景技术:

医学教育是指按着社会的需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医药卫生人才的教育活动。一般多指大学水平的医学院校教育,目前,随着现代化教学的发展,很多设备被应用到教学上,例如医学教育方面使用最多的就是紧急救护箱,但是,现有的紧急救护箱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放置空间小,当物品使用量大时,一些物品没位置安放,只能放置在地面上,使得物品非常容易受到污染,同时,现有的紧急救护箱取放物品不方便,在遇到紧急情况时,降低了效率,严重者,可能耽误抢救治疗的时间,耽误控制病情,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医学教育用紧急救护箱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医学教育用紧急救护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医学教育用紧急救护箱,包括保护箱,所述保护箱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空腔从上至下依次分隔成第一放置腔和第二放置腔,所述第二放置腔的一端侧壁上贯穿设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固定有摇把,所述第一放置腔内设有两个第二竖板,两个第二竖板将第一放置腔内分隔为两个大小相等的第一放置区和一个第二放置区,所述第二放置区内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将第二放置区从左至右分隔为第一放置格和第二放置格,所述第二放置格的一端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上均固定有转动块,两个转动块之间通过传动带连接,且传动带贯穿隔板,所述第二放置腔的底部固定有第一竖板,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贯穿第一竖板并延伸第一竖板的一侧,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固定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一端螺纹套接有安装盒,所述安装盒的一端侧壁上设有第一螺纹盲孔,所述第一螺杆的一端延伸至第一螺纹盲孔内,所述安装盒的底部固定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二放置腔的底部设有与第一滑块对应的第一滑槽,且第一滑块安装在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二放置腔的一端侧壁上设有第一开口,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一端贯穿第一通孔并延伸至第一放置格内,所述第二转动杆的末端固定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两侧均啮合有第二锥形齿轮,两个第二锥形齿轮的一侧均固定有第二螺杆,两个第二竖板上均设有第二通孔,两个第二螺杆的一端分别贯穿第二通孔并延伸至第二竖板的一侧,两个第二螺杆的一端均螺纹套接有第一放置板,所述第一放置板的一端侧壁上设有第二螺纹盲孔,所述第二螺杆的一端延伸至第二螺纹盲孔内,所述第一放置区内的相对侧壁上均设有两个第二滑槽,两个第二滑槽内均安装有第二滑块,两个第二滑块的一侧分别固定在第一放置板的两端,所述第一放置区的两端侧壁上均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放置板的一端贯穿第二开口并延伸至保护箱的一侧,所述保护箱的上端固定有固定盒。

优选地,所述保护箱的一端侧壁上固定有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上转动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保护箱的一端侧壁上铰接有第二放置板,所述第二放置板的底部固定有第二固定件,所述伸缩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二固定件上。

优选地,所述固定盒内的相对侧壁上均转动连接有转动块,两个转动块的一端侧壁上均固定有竖杆,两个竖杆的上端共同固定有提手,所述固定盒上设有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处铰接有第一封盖。

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口处铰接有第二封盖。

优选地,所述第二放置板上设有放置槽。

优选地,所述提手采用碳素钢制成。

本实用新型中,在使用时,打开第一封盖,握住提手,然后将保护箱移动到合适的地方,然后松开提手,关闭第一封盖,当需要进行教学工作时,通过转动摇把,带动第一转动杆转动,第一转动杆的转动不仅带动转动块转动,还带动第一螺杆转动,第一螺杆转动的同时,带动安装盒在第一螺杆上移动位置,从而调节安装盒的位置,其中一个转动块在转动的时候,带动该转动块上的传动带转动,传动带的一端套接在另一个在转动块上,从而带动第二转动杆转动,第二转动杆在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一锥形齿轮转动,第一锥形齿轮在转动的同时,带动另一个第二锥形齿轮转动,两个第二锥形齿轮分别带动第二螺杆转动,从而调节第一放置板在第二螺杆上移动位置,从而将第一放置板通过第二开口延伸至保护箱的一端,为了提高放置空间,通过伸缩杆带动第二放置板调节角度,本实用新型通过摇把、第一转动杆、传动带、第一螺杆、第一锥形齿轮和两个第二锥形齿轮等结构的配合,实现了同时将安装盒和两个第一放置板推送到保护箱的一侧,大大提高了取放效率,增加了存放空间,操作简单,提高了存放量,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医学教育用紧急救护箱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医学教育用紧急救护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医学教育用紧急救护箱的保护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医学教育用紧急救护箱的固定盒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保护箱、2第一封盖、3第一开口、4第二封盖、5第二开口、6第一放置板、7提手、8固定盒、9转动块、10摇把、11第一转动杆、12伸缩杆、13第二放置板、14隔板、15传动带、16第二转动杆、17固定板、18第一螺杆、19第一滑块、20安装盒、21第一滑槽、22第二滑槽、23第二滑块、24第二螺杆、25第二竖板、26第一锥形齿轮、27第二锥形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医学教育用紧急救护箱,包括保护箱1,保护箱1内设有隔板14,隔板14将空腔从上至下依次分隔成第一放置腔和第二放置腔,进行分类存放,方便存取,第二放置腔的一端侧壁上贯穿设有第一转动杆11,第一转动杆11的一端固定有摇把10,转动摇把10带动第一转动杆11转动,第一放置腔内设有两个第二竖板25,两个第二竖板25将第一放置腔内分隔为两个大小相等的第一放置区和一个第二放置区,第二放置区内设有固定板17,固定板17将第二放置区从左至右分隔为第一放置格和第二放置格,分区存放,方便取放,第二放置格的一端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16,第一转动杆11和第二转动杆16上均固定有转动块,两个转动块之间通过传动带15连接,且传动带15贯穿隔板14,第二放置腔的底部固定有第一竖板,第一转动杆11的一端贯穿第一竖板并延伸第一竖板的一侧,第一转动杆11的一端固定有第一螺杆18,第一螺杆18的一端螺纹套接有安装盒20,安装盒20在第一螺杆18移动位置,安装盒20的一端侧壁上设有第一螺纹盲孔,第一螺杆18的一端延伸至第一螺纹盲孔内,安装盒20的底部固定有第一滑块19,第二放置腔的底部设有与第一滑块19对应的第一滑槽21,且第一滑块19安装在第一滑槽21内,方便移动,第二放置腔的一端侧壁上设有第一开口3,固定板17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二转动杆16的一端贯穿第一通孔并延伸至第一放置格内,第二转动杆16的末端固定有第一锥形齿轮26,第二转动杆16在转动的时候,带动第一锥形齿轮26转动,第一锥形齿轮26的两侧均啮合有第二锥形齿轮27,两个第二锥形齿轮27的一侧均固定有第二螺杆24,两个第二锥形齿轮27分别带动第二螺杆24转动,两个第二竖板25上均设有第二通孔,两个第二螺杆24的一端分别贯穿第二通孔并延伸至第二竖板25的一侧,两个第二螺杆24的一端均螺纹套接有第一放置板6,第一放置板6的一端侧壁上设有第二螺纹盲孔,第二螺杆24的一端延伸至第二螺纹盲孔内,第一放置板6可在第二螺杆24上移动位置,第一放置区内的相对侧壁上均设有两个第二滑槽22,两个第二滑槽22内均安装有第二滑块23,两个第二滑块23的一侧分别固定在第一放置板6的两端,方便第一放置板6移动,第一放置区的两端侧壁上均设有第二开口5,第一放置板6的一端贯穿第二开口5并延伸至保护箱1的一侧,保护箱1的上端固定有固定盒8。

本实用新型中,保护箱1的一端侧壁上固定有第一固定件,第一固定件上转动连接有伸缩杆12,保护箱1的一端侧壁上铰接有第二放置板13,第二放置板13上可放置物品,第二放置板13的底部固定有第二固定件,伸缩杆12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二固定件上,伸缩杆12调节第二放置板13的角度,固定盒8内的相对侧壁上均转动连接有转动块9,两个转动块9的一端侧壁上均固定有竖杆,两个竖杆的上端共同固定有提手7,固定盒8上设有第三开口,第三开口处铰接有第一封盖2,第一开口3处铰接有第二封盖4,对第三开口5进行封闭,第二放置板13上设有放置槽,放置槽13内可存放物品,提手7采用碳素钢制成。

本实用新型中,在使用时,打开第一封盖2,握住提手7,然后将保护箱1移动到合适的地方,然后松开提手7,关闭第一封盖2,当需要进行教学工作时,通过转动摇把10,带动第一转动杆11转动,第一转动杆11的转动不仅带动转动块转动,还带动第一螺杆18转动,第一螺杆18转动的同时,带动安装盒20在第一螺杆18上移动位置,从而调节安装盒20的位置,其中一个转动块在转动的时候,带动该转动块上的传动带15转动,传动带15的一端套接在另一个在转动块上,从而带动第二转动杆16转动,第二转动杆16在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一锥形齿轮26转动,第一锥形齿轮26在转动的同时,带动另一个第二锥形齿轮27转动,两个第二锥形齿轮27分别带动第二螺杆24转动,从而调节第一放置板6在第二螺杆24上移动位置,从而将第一放置板6通过第二开口5延伸至保护箱1的一端,为了提高放置空间,通过伸缩杆12带动第二放置板13调节角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