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诊科用的可折叠转运担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69806发布日期:2019-05-15 22:58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急诊科用的可折叠转运担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急诊科用的可折叠转运担架。



背景技术:

急诊科是医院中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是所有急诊病人入院治疗的必经之路。在对病人进行转运的时候,需要使用担架进行转运,但是在医院中由于电梯内部空间狭小,需要将空的担架进行折叠,但是一些老旧的担架并不能进行折叠,使用时候占用空间大,不适合时候,另外现有的折叠担架在折叠之后需要将担架拿起来,由于担架的体积大、质量大,拿起来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急诊科用的可折叠转运担架。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急诊科用的可折叠转运担架,包括第一边框、第一固定带、支撑轴、内部支撑弹簧,所述第一边框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把手,所述第一边框的中部设置有棉垫,所述棉垫的上方设置有枕头,所述棉垫的内部设置有所述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的两端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远离所述支撑轴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滑道,所述棉垫与所述第一把手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一固定带,所述第一边框远离所述第一把手一侧设置有第二边框,所述第二边框远离所述第一边框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把手,所述第二把手与所述棉垫之间设置有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一边框的前部设置有第二滑道,所述第二滑道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道的两侧设置有第三滑道,所述第三滑道的内部设置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一边框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支脚,所述第一支脚的内部设置有所述内部支撑弹簧,所述内部支撑弹簧的下方设置有下部支撑腿,所述下部支撑腿的下方设置有轮子,所述第一支脚与所述第一边框之间设置有外部弹簧,所述第二边框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支脚。

上述结构中,将所述第二滑块由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的中部推动至所述第一边框的前方,则所述第一边框与所述第二边框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中间并拢,将所述第三滑块由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一支脚的中部推动至所述第一边框的前方,所述第一支脚在所述外部弹簧的作用下使得所述第一支脚与所述第一边框呈平行状态,同理将所述第二支脚进行转动,通过推动所述第一把手和所述第二把手控制担架进行移动,折叠后移动更加省力,在使用的时候,将所述第一支脚进行旋转,使得所述第一支脚与所述第一边框之间为直角,将所述第三滑块滑动至所述第一支脚与所述第一边框的中部,可以将所述第一支脚进行固定,同理将所述第二支脚进行固定,将所述第二边框进行翻折,将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至所述第一边框与所述第二边框的中部,可以将设备组装完成,将病人放置在所述棉垫上,将病人的头部放在所述枕头上,使用更加方便,通过所述内部支撑弹簧可以减轻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的晃动感,使病人感觉更加舒适。

为了进一步提高可折叠转运担架使用的便携性,所述第一固定带与所述棉垫缝接,所述第一把手与所述第一边框通过螺栓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可折叠转运担架使用的便携性,所述棉垫与所述枕头过盈连接,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边框通过卡槽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可折叠转运担架使用的便携性,所述第一滑道与所述第一边框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第一边框与所述第二边框通过铰链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可折叠转运担架使用的便携性,所述第一支脚与所述第一边框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第三滑道和第四滑道与所述第一边框通过螺栓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可折叠转运担架使用的便携性,所述第一支脚与所述下部支撑腿之间通过所述内部支撑弹簧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可折叠转运担架使用的便携性,所述轮子与所述下部支撑腿通过螺栓连接。

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可以将担架进行折叠,折叠后可以通过把手推动担架进行移动,拆装更加方便,另外在不用的时候可以折叠存放,提高了设备的功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急诊科用的可折叠转运担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急诊科用的可折叠转运担架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急诊科用的可折叠转运担架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第一把手;2、第一固定带;3、第一支脚;4、内部支撑弹簧;5、下部支撑腿;6、枕头;7、棉垫;8、第一滑道;9、第一滑块;10、支撑轴;11、第一边框;12、第二边框;13、第二固定带;14、第二把手;15、外部弹簧;16、第二支脚;17、第三滑道;18、第三滑块;19、第二滑道;20、第二滑块;21、轮子。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 “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一种急诊科用的可折叠转运担架,包括第一边框11、第一固定带2、支撑轴10、内部支撑弹簧4,第一边框1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把手1,第一把手1用以方便推动担架,第一边框11的中部设置有棉垫7,棉垫7用以增加使用的舒适性,棉垫7的上方设置有枕头6,棉垫7的内部设置有支撑轴10,支撑轴10用以承重,支撑轴10的两端设置有第一滑块9,第一滑块9用以固定支撑轴10,第一滑块9远离支撑轴1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滑道8,第一滑道8用以固定第一滑块9,棉垫7与第一把手1之间设置有第一固定带2,第一固定带2用以固定第一把手1与棉垫7,第一边框11远离第一把手1一侧设置有第二边框12,第二边框12用以对病人进行保护,第二边框12远离第一边框1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把手14,第二把手14与棉垫7之间设置有第二固定带13,第二固定带13用以固定第二把手14与棉垫7,第一边框11的前部设置有第二滑道19,第二滑道19用以固定第二滑块20,第二滑道19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滑块20,第二滑块20用以固定第二边框12,第二滑道19的两侧设置有第三滑道17,第三滑道17用以固定第三滑块18,第三滑道17的内部设置有第三滑块18,第三滑块18用以固定第一支脚3,第一边框11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支脚3,第一支脚3用以支撑,第一支脚3的内部设置有内部支撑弹簧4,内部支撑弹簧4用以增加舒适度,内部支撑弹簧4的下方设置有下部支撑腿5,下部支撑腿的下方设置有轮子21,轮子21用以移动,第一支脚3与第一边框11的之间设置有外部弹簧15,外部弹簧15用以固定第一支脚3,第二边框12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支脚16第二支脚16用以支撑。

上述结构中,将第二滑块20由第一边框11和第二边框12的中部推动至第一边框11的前方,则第一边框11与第二边框12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中间并拢,将第三滑块18由第一边框11和第一支脚3的中部推动至第一边框11的前方,第一支脚3在外部弹簧15的作用下使得第一支脚3与第一边框11呈平行状态,同理将第二支脚16进行转动,通过推动第一把手1和第二把手14控制担架进行移动,折叠后移动更加省力,在使用的时候,将第一支脚3进行旋转,使得第一支脚3与第一边框11之间为直角,将第三滑块18滑动至第一支脚3与第一边框11的中部,可以将第一支脚3进行固定,同理将第二支脚16进行固定,将第二边框12进行翻折,将第二滑块20滑动至第一边框11与第二边框12的中部,可以将设备组装完成,将病人放置在棉垫7上,将病人的头部放在枕头6上,使用更加方便,通过内部支撑弹簧4可以减轻第一边框11和第二边框12的晃动感,使病人感觉更加舒适。

为了进一步提高可折叠转运担架使用的便携性,第一固定带2与棉垫7缝接,第一把手1与第一边框11通过螺栓连接,棉垫7与枕头6过盈连接,第一滑块9与第一边框11通过卡槽连接,第一滑道8与第一边框11通过螺钉连接,第一边框11与第二边框12通过铰链连接,第一支脚3与第一边框11通过铰链连接,第三滑道17和第四滑道与第一边框11通过螺栓连接,第一支脚3与下部支撑腿5之间通过内部支撑弹簧4连接,轮子21与下部支撑腿5通过螺栓连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