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颈部熏蒸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31375发布日期:2019-08-13 22:15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一种颈部熏蒸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药熏蒸仪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以枕头为造型依托的控温、控时、低气味、具有音乐播放功能和遥控功能的颈部熏蒸枕。



背景技术:

颈部疾病是一种常见病、高发病,其中以颈椎病为代表的颈部疾病具有患病率较高、易反复等特点,且发病率逐年增加,并呈低龄化趋势,现已成为严重影响国民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在治疗上,以非手术疗法为主,95%以上可获得痊愈或好转。在非手术疗法中,中药熏蒸疗法具有舒经活络、行气活血、止痛、扩张血管、改善周围组织的环境、散瘀、消肿等作用,疗效也得到普遍的认可。

目前以中药熏蒸疗法为思路的器械、仪器大体有以下两类代表形式:

1、熏蒸舱(专利号201621420141.x)、熏蒸床(专利号201621381123.5)一类,该类功能齐全,但体积较大,患者仰卧位熏蒸,中药气味重,常常需要配备固定的工作地方甚至熏蒸治疗房。患者治疗时常常需要离开病房,去熏蒸室进行治疗,无疑给颈部需要卧床休息制动的患者增加活动量,且中药味道较重,不利于家庭式推广。

2、立体式喷气式中药熏蒸仪,如一种多功能中药熏蒸治疗仪(专利号201610757898.6)、一种中药熏蒸机(专利号201521003658.4),该类仪器体型小、操作方便、功能齐全,可以推广家用,但不能满足患者仰卧位休息体位的治疗,且有较大的中药气味。

针对熏蒸仪器的体型、患者仰卧位熏蒸体位、患者对中药气味处理的要求、中药熏蒸控时控温的特点等要素,需要对目前的熏蒸仪器进行完善和创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完善现有颈部熏蒸仪器的不足,为患者提供一种不需离开病床就可以进行仰卧位熏蒸的仪器,以枕头形状为造型依托,体积小,便于移动,附加高度调节垫片,可以根据不同患者的需求调整熏蒸枕的高度,附带的音乐播放功能可以在熏蒸时为患者营造更好的熏蒸环境。本实用新型具有智能、控温、控时、低气味、防高温、防烧干、防意外、顺应颈椎曲度、安全、操作简便、携带方便等优点,可推广性较强,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颈部熏蒸枕,包括上盖、枕体和多个高度调节垫片,所述上盖由枕面、固定板和滑动式密封机构组成,所述固定板为弓形,其顶部呈弧形,包括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两个固定板的结构相同;固定板上设置有若干个固定孔,固定孔沿固定板顶部呈弧形排列;所述枕面由若干条线状枕架组成,每条线状枕架的两端分别穿过左、右固定板上对应的固定孔并进行固定;所述线状枕架上面还设置有滑动式密封机构;

所述枕体为一个顶部开口的长方体盒子,由前侧面、后侧面、左侧面、右侧面、底面和焊接于底面底部的加热板组成;枕体底面设置有雾化板,枕体侧面内壁还设置有防溅挡板、温度传感器、防烧干装置;枕体某两个相邻侧面的结合处或者某个侧面上还设置有透明的液面观察窗;

所述加热板的上底面设置有加热丝和电路板,加热丝的四周设置有隔离条,加热板下底面四角设置有第一凹孔;

所述高度调节垫片下底面的四角设置有第二凹孔,上底面的四个角设置有凸块,所述第一凹孔、第二凹孔、凸块均对应设置;

所述枕体的前侧面设置有显示屏、开关按钮、模式转换按钮、上调按钮、下调按钮、水平仪、温度控制器、确认按钮;

枕体的左、右两侧面外壁还均设置有手环;

所述上盖的后侧轴与枕体的后侧面上端枢轴连接,使上盖可从前侧轴处向上打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颈部熏蒸枕,其中,所述防溅挡板围绕枕体前、后、左、右四个侧面的内壁上端设置,具体地,该防溅挡板由上弧面和下弧面组成,上弧面的一端和下弧面的一端相交在一起固定,其另一端均固定于枕体的侧壁。

前述的颈部熏蒸枕,其中,所述滑动式密封机构包括位于枕面前、后侧的串杆、密封帘和串在串杆及密封帘上的吊环;所述吊环包括两个吊钩,该两个吊钩为一体式结构,一个吊钩钩在密封帘的吊孔上,另一个串在串杆上,使密封帘通过推拉的方式拉开或折叠;所述密封帘为皮料。

前述的颈部熏蒸枕,其中,所述的温度传感器设置于防溅挡板下弧面与枕体侧面的交接处,所述防烧干装置设置设置于离枕体底面0.5公分处;所述的高度调节垫片高为1cm。

前述的颈部熏蒸枕,其中,枕体内添加的药液的最低液面高度位于枕体侧面高度的二分之一处,最高液面高度位于枕体侧面高度的四分之三处,所述的枕体侧面高度是指枕体底面和侧面的防溅挡板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前述的颈部熏蒸枕,其中,所述枕体的前侧面外壁和内壁之间还安装有音乐播放装置,枕体前侧面还设置有喇叭、耳机插孔、USB插口。

前述的颈部熏蒸枕,其中,所述固定孔和线状枕架均为等间距排列。

前述的颈部熏蒸枕,其中,所述熏蒸枕还包括位于熏蒸枕外部的遥控显示装置,所述遥控显示装置上设置有显示屏和多个控制按钮,多个控制按钮包括开关按钮、模式转换按钮、上调按钮、下调按钮、确认按钮;该遥控显示装置与熏蒸枕前侧面的显示屏及各控制按钮同步显示或控制。

本实用新型以枕头为造型依托,为目前熏蒸方式提供了一种仰卧位床头熏蒸治疗的新路径,在医疗单位以及家庭均能推广。仰卧位熏蒸治疗的方式可以使患者在熏蒸时更加舒适。滑动式密封机构可以避免熏蒸气体大量外泄,不仅减轻了熏蒸环境的中药气味,而且可以提高熏蒸效果。加热丝采用包埋形式,不直接外露于熏蒸枕内,有助于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并且更加安全。本实用新型附加高度调节垫片,可以根据不同患者的需求调整熏蒸枕的高度,使患者更加舒适。同时本实用新型附带音乐播放功能,可以在熏蒸时为患者营造更好的熏蒸环境。本实用新型具有智能、控温、控时、低气味、防高温、防烧干、防意外、顺应颈椎曲度、舒适安全、操作简便、携带方便等优点,可推广性较强,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上盖打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滑动式密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加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前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高度调节垫片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原件及符号说明】

1:左固定板 2:右固定板 3:固定孔 4:线状枕架 5:串杆

6:密封帘 7:吊环 8:加热板 9:加热丝 10:雾化板

11:上弧面 12:下弧面 13:电路板 14:隔离条 15:第一凹孔

16:凸块 17:第二凹孔 18:温度传感器 19:防烧干装置

20:显示屏 21:开关按钮 22:模式转换按钮 23:上调按钮

24:下调按钮 25:水平仪 26:喇叭 27:线槽 28:温度控制器

29:音乐播放装置 30:手环 31:确认按钮 32:液面观察窗

33:耳机插孔 34:USB插口 35:高度调节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颈部熏蒸枕,,其具体实施方式、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本实用新型的枕疗仪包括上盖、枕体和和多个高度调节垫片35,所述上盖由枕面、固定板和滑动式密封机构组成,所述固定板为弓形,包括左固定板1和右固定板2,其顶部呈弧形,两个固定板的结构相同;固定板上设置有若干个固定孔3,固定孔沿固定板顶部呈弧形排列,所述固定孔等间距设置。枕面由若干条线状枕架4组成,该线状枕架4可以是具有一定硬度、韧性和弹性的塑料材质,每条线状枕架的两端分别穿过左、右固定板上对应的固定孔并进行固定,线状枕架等间距排列。

所述滑动式密封机构设置于线状枕架之上,包括位于枕面前、后侧的串杆5,密封帘6和串在串杆及密封帘上的吊环7,吊环7包括两个吊钩,该两个吊钩为一体式结构,一个吊钩钩在密封帘的吊孔上,另一个串在串杆上,使密封帘可以像窗帘一样通过推拉式拉开或折叠,如图2所示;密封帘最好为皮料;更具体地,密封帘的前后侧设置有吊孔,吊钩串在吊孔上,密封帘左、右侧各包裹于一根弧形的固定杆上,且密封帘与固定杆之间还包裹有海绵,如图5密封帘左右侧弧形的虚线所示。

滑动式密封机构可以在熏蒸时起到一定的密封作用,通过推拉密封帘变化密封区域的大小,避免中药熏蒸的气味大量外泄,一方面减轻熏蒸环境中的中药气味,另一方面可以增加熏蒸效果。

所述枕体为一个顶部开口的长方体盒子,由前侧面、后侧面、左侧面、右侧面、底面和加热板8组成;枕体底面设置有雾化板10。枕体内部上端还设置有防溅挡板,该防溅挡板围绕枕体前、后、左、右四个侧面的内壁设置,用于防止枕体内部的中药药液在加热时或移动枕疗仪时溅出。具体地,该防溅挡板由上弧面11和下弧面12组成,上弧面11的一端和下弧面12的一端相交在一起固定,其另一端均固定于枕体的侧壁,如图1所示。

所述加热板8焊接于枕体底面之下,加热板8的结构如图3所示,加热板的上底面设置有加热丝9和电路板13,加热丝的四周设置有隔离条14,隔离条用于隔离电和热。加热板的下底面四角设置有第一凹孔15,用于和高度调节垫片上的凸块16连接,可以增加熏蒸枕的高度。所述的高度调节垫片高为1cm,长度和宽度与加热板的长、宽相同。高度调节垫片下底面的四角设置有第二凹孔17,上底面的四个角设置有凸块16,第一凹孔15、第二凹孔17、凸块16均对应设置,使凸块16可以插入第一凹孔15或第二凹孔17,增加熏蒸枕的高度。

枕体侧面内壁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8和防烧干装置19;温度传感器18设置于防溅挡板下弧面12与枕体侧面的交接处,防烧干装置设置19设置于离枕体底面0.5公分处。

较佳地,枕体某两个相邻侧面的结合处或者某个侧面上还设置有透明的液面观察窗32,便于时刻观察枕体内的液面情况,当药液不足或过低时,使医护人员及时添加药液或关闭熏蒸枕总开关,避免危险事故发生。

枕体的前侧面具有一定的厚度,前侧面外壁设置有显示屏20、开关按钮21、模式转换按钮22、上调按钮23、下调按钮24、水平仪25、喇叭26、确认按钮31,耳机插孔33,USB插口34,水平仪25用于帮助操作人员判断枕疗仪是否放置水平,防止药液倾斜,水平仪可以为球状,嵌于枕体前侧面;枕体前侧面底部设置有线槽27,枕疗仪的线路统一设置在该线槽内,避免线路混乱,该线槽内还可以加装过压过流断电装置,提高枕疗仪的安全性。

枕体前侧面的外壁和内壁之间还设置有温度控制器28和音乐播放装置29,温度控制器用于控制加热丝的加热程度,通过温度传感器感知药液蒸汽的温度,温度控制器把温度信号变换成电信号后通过单片机、PLC等电路控制继电器,使加热丝加热或停止加热。音乐播放装置可以播放音乐,通过喇叭或耳机插孔使音乐可以外放或通过耳机播放,也可以在USB插口插上带有音乐的U盘进行音乐播放。

模式转换按钮可以在温度模式、时间模式和音乐模式三种模式下进行转换,当为温度模式时,显示屏显示当前蒸汽温度,通过上调按钮或下调按钮可以设置熏蒸温度;当为时间模式时,显示屏显示熏蒸的设定时间及剩余时间,通过上调按钮或下调按钮可以设置熏蒸的时间;当为音乐模式时,显示屏显示当前播放的音乐信息,通过上调按钮或下调按钮可以选择上一首或下一首音乐。

枕体左右两侧面外壁还均设置有手环30,便于移动枕疗仪。

上盖的后侧轴与枕体的后侧面上端枢轴连接,使上盖可以从前侧轴处向上打开,便于添加药液,添加完药液,上盖向下扣合于枕体。

较佳地,枕体四个侧面的高度相等。所述枕疗仪的枕体内添加的药液的最低液面高度位于枕体侧面高度的二分之一处,最高液面高度位于枕体侧面高度的四分之三处,并且温度传感器的位置应高于最高液面高度,所述的枕体侧面高度是指枕体底面和侧面防溅挡板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如图1中A到B的距离。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熏蒸时间可以从20min到60min之间任意选择,时间模式下上调按钮每按一次使熏蒸时间增加5min,下调按钮每按一次使熏蒸时间减少5min。熏蒸温度控制在28-45℃。

本实用新型所用的温度控制器和防烧干装置均为现有的成熟技术,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温度控制器和防烧干装置即可实现。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打开上盖,将熏蒸药液添加到枕体内,药液的液面高度位于最低液面和最高液面之间(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病情,药量有所不同,但应该在最低液面和最高液面之间),盖上上盖,患者仰卧位躺下,使颈部位于枕疗仪枕面的中间位置,枕体前侧面(设置有开关按钮的一面)朝向外部,方便医护人员操作枕疗仪,然后将密封帘拉伸展开,仅仅使患者颈部下面的线状枕架暴露,其它地方相对密封,避免熏蒸时的气体外泄。打开熏蒸枕的开关按钮,加热丝通电开始加热,热量通过枕体的底面传至枕体内的药液,使药液温度升高,同时雾化板开始雾化药液,通过模式转换按钮、确认按钮、上、下调按钮设置熏蒸时间和温度,同时可以通过模式转换按钮和确认按钮设置音乐播放。加热丝通过温度控制器控制其加热程度,使蒸汽温度控制在设定值左右。到达熏蒸时间时或防烧干装置检测不到液体时,加热丝和雾化板停止工作,熏蒸枕发出声鸣。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熏蒸枕还可包括位于熏蒸枕外部的遥控显示装置,该遥控显示装置上设置有显示屏和多个控制按钮,多个控制按钮包括开关按钮、模式转换按钮、上调按钮、下调按钮、确认按钮,与熏蒸枕前侧面上的相关按钮具有相同、同步的控制功能,当患者正在熏蒸时,可以自己通过遥控显示装置查看熏蒸温度和时间及选择播放的音乐。遥控控制原理目前为常用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现有遥控控制技术使本实用新型的熏蒸枕更加智能化。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