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的自动洗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23434发布日期:2019-04-29 12:33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的自动洗鼻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功能的自动洗鼻器。



背景技术:

当前空气环境日趋恶劣,特别是雾霾严重的城市,空气中大量的微粒粉尘吸附在鼻腔内部使呼吸道的健康受到严重的威胁.从而导致过敏性鼻炎,鼻-鼻窦炎,鼻息肉的发病率大幅增加,鼻腔的清洗治疗可以最大程度清洗掉鼻腔分泌物中的有害粉尘,改善通气道生理环境,减少鼻腔脆弱的粘膜组织受到空气中有害物质的侵害,促进纤毛功能修复,减少鼻炎发生,提高呼吸道整体的抵抗力,另外我国西南部地区普遍存在气候干燥,导致鼻腔粘膜干裂糜烂,容易出鼻血,目前市场上洗鼻器都只能作用一只鼻腔,也只有单一的冲洗功能,本洗鼻器具有贴合鼻腔设计的双腔清洗通道具有同时吸引和冲洗两大功能,使冲洗液从一只鼻腔进入通过中总鼻道经鼻咽部从另一侧回吸回来,解决治疗液及鼻腔分泌物的排放,同时解决对咽鼓管的压力,造成患者使用的不适,同时还有鼻腔雾化功能,改善鼻腔粘膜干燥的症状,对目前医疗上无特效治疗的干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空鼻综合症提供了另一条解决途径,同时具有结构简单,功能实用,操作方便,简单易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多功能的自动洗鼻器,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对鼻腔的清洗治疗和雾化治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多功能的自动洗鼻器,其特征在于,本洗鼻器包括机身,所述机身上固定设置有储液箱、吸引箱、冲洗泵、吸引泵和超声雾化器,所述储液箱通过一接管一连接所述冲洗泵的进水端,所述吸引箱通过一接管二连接所述吸引泵的进气端;所述超声雾化器设在吸引箱上,且能够对吸引箱内的清洗液进行雾化;所述吸引箱内还插设有一吸引管,所述吸引管和接管二位于吸引箱内的一端的开口均位于吸引箱的上端水面之上,所述吸引管的另一端连接一吸引橄榄头,所述冲洗泵的出水端连接一冲洗橄榄头。

通过人体工学设计的冲洗橄榄头和吸引橄榄头,将鼻腔治疗液从一侧鼻腔冲洗,从另一侧鼻腔吸出,还可以进行单一侧鼻腔的冲洗或吸出,还可以行单侧鼻腔置换治疗,还可以行鼻腔雾化治疗。

雾化治疗:通过超声雾化器对鼻腔治疗液进行雾化后,通过吸引橄榄头进行雾化治疗,此时关闭冲洗泵,其使吸引泵反转,使雾化液能够形成较大压力,对鼻腔进行充气雾化治疗。

清洗治疗:开启冲洗泵和吸引泵,使鼻腔内杂物由吸引橄榄头吸入吸引箱内,吸引泵对吸引箱内进行抽真空,形成负压,

在上述的一种多功能的自动洗鼻器中,所述机身上还设置有单片机控制芯片、电源模块和按键模块,所述冲洗泵、吸引泵和超声雾化器均与单片机控制芯片连接,所述单片机控制芯片连接电源和电源模块。

通过单片机控制芯片实现全自动鼻腔冲洗吸引、单独冲洗控制、单独吸引控制、单独雾化功能控制、wifi无线连接手机端软件控制。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超声雾化器为现有常规雾化器,单片机控制芯片为一具有控制程序的控制模块,其实现的功能为简单的选择开启各控制电设备和各电设备的参数,为普通控制芯片,在此不予详细描述,且其结构和功能均为现有常规技术,在此不予详细公开,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本文描述和原理需要轻易实现。

在上述的一种多功能的自动洗鼻器中,所述吸引橄榄头呈去除球冠后的橄榄球状,去除球冠的一端连接吸引管,另一端开设有连通吸引管的吸引通道。

由于吸引橄榄头需要及时将鼻腔内杂物洗出,且需要较为宽敞的口径,故将其开口设置在吸引橄榄头的端部,在进行雾化治疗时,雾气的冲击力较小,不会对鼻腔造成损伤。

在上述的一种多功能的自动洗鼻器中,所述冲洗橄榄头呈去除球冠后的橄榄球状,去除球冠的一端连接冲洗泵的出水端,所述冲洗橄榄头上开设有若干连通冲洗泵的出水端的出水通道,所述出水通道在冲洗橄榄头上的开口位于橄榄头上长轴与短轴之间的球面上。

作为冲洗橄榄头,其水流作用位置应该是鼻腔内壁,故而将开口设置在长轴与短轴之间的位置,在长轴部位挤压鼻腔的情况下,冲洗橄榄头能够与鼻腔内壁之间实现密封,在此情况下,水流能够直接作用在鼻腔的内壁上。

在上述的一种多功能的自动洗鼻器中,所述冲洗橄榄头上的开口呈月牙状。

月牙状的冲洗橄榄头开口,具有适应鼻腔内壁形状的特点,且水流相对较窄且水压较大。

在上述的一种多功能的自动洗鼻器中,所述储水箱和吸引箱上均可拆卸连接有箱盖,所述吸引管和接管二的上端开口与吸引箱的箱盖之间具有间隙。

在冲洗治疗时,鼻腔内的杂物能够进入吸引箱内,而在雾化治疗时,吸引箱内的脏物不会进入吸引管内。

在上述的一种多功能的自动洗鼻器中,所述接管二上位于开口下端的管壁上开设有若干小孔,所述小孔位于吸引箱内;所述吸引泵的出气端可选择性插设在吸引箱内。

小孔的设置,一方面能够配合超声雾化器对吸引箱内的治疗液进行雾化,对治疗液进行搅拌和翻滚;还能够减小冲洗治疗过程中对吸引箱内的液体进行放出更换。

在上述的一种多功能的自动洗鼻器中,所述吸引管和冲洗泵出水端的连管之间通过一双管卡箍相连。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洗鼻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洗鼻器中冲洗橄榄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洗鼻器中吸引橄榄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洗鼻器中双管卡箍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洗鼻器的电元件连接示意图。

图中,1、机身;2、储液箱;3、吸引箱;4、冲洗泵;5、吸引泵;6、超声雾化器;71、接管一;72、接管二;73、吸引管;81、吸引橄榄头;82、冲洗橄榄头;9、双管卡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和图5所示,本洗鼻器包括机身1,机身1上固定设置有储液箱2、吸引箱3、冲洗泵4、吸引泵5和超声雾化器6,储液箱2通过一接管一71连接冲洗泵4的进水端,吸引箱3通过一接管二72连接吸引泵5的进气端;超声雾化器6设在吸引箱3上,且能够对吸引箱3内的清洗液进行雾化;吸引箱3内还插设有一吸引管73,吸引管73和接管二72位于吸引箱3内的一端的开口均位于吸引箱3的上端水面之上,吸引管73的另一端连接一吸引橄榄头81,冲洗泵4的出水端连接一冲洗橄榄头82。

通过人体工学设计的冲洗橄榄头82和吸引橄榄头81,将鼻腔治疗液从一侧鼻腔冲洗,从另一侧鼻腔吸出,还可以进行单一侧鼻腔的冲洗或吸出,还可以行单侧鼻腔置换治疗,还可以行鼻腔雾化治疗。

雾化治疗:通过超声雾化器6对鼻腔治疗液进行雾化后,通过吸引橄榄头81进行雾化治疗,此时关闭冲洗泵4,其使吸引泵5反转,使雾化液能够形成较大压力,对鼻腔进行充气雾化治疗。

清洗治疗:开启冲洗泵4和吸引泵5,使鼻腔内杂物由吸引橄榄头81吸入吸引箱3内,吸引泵5对吸引箱3内进行抽真空,形成负压,

机身1上还设置有单片机控制芯片、电源模块和按键模块,冲洗泵4、吸引泵5和超声雾化器6均与单片机控制芯片连接,单片机控制芯片连接电源和电源模块。

通过单片机控制芯片实现全自动鼻腔冲洗吸引、单独冲洗控制、单独吸引控制、单独雾化功能控制、wifi无线连接手机端软件控制。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超声雾化器6为现有常规雾化器,单片机控制芯片为一具有控制程序的控制模块,其实现的功能为简单的选择开启各控制电设备和各电设备的参数,为普通控制芯片,在此不予详细描述,且其结构和功能均为现有常规技术,在此不予详细公开,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本文描述和原理需要轻易实现。

如图2所示,吸引橄榄头81呈去除球冠后的橄榄球状,去除球冠的一端连接吸引管73,另一端开设有连通吸引管73的吸引通道。

由于吸引橄榄头81需要及时将鼻腔内杂物洗出,且需要较为宽敞的口径,故将其开口设置在吸引橄榄头81的端部,在进行雾化治疗时,雾气的冲击力较小,不会对鼻腔造成损伤。

如图3所示,冲洗橄榄头82呈去除球冠后的橄榄球状,去除球冠的一端连接冲洗泵4的出水端,冲洗橄榄头82上开设有若干连通冲洗泵4的出水端的出水通道,出水通道在冲洗橄榄头82上的开口位于橄榄头上长轴与短轴之间的球面上。

作为冲洗橄榄头82,其水流作用位置应该是鼻腔内壁,故而将开口设置在长轴与短轴之间的位置,在长轴部位挤压鼻腔的情况下,冲洗橄榄头82能够与鼻腔内壁之间实现密封,在此情况下,水流能够直接作用在鼻腔的内壁上。

冲洗橄榄头82上的开口呈月牙状;月牙状的冲洗橄榄头82开口,具有适应鼻腔内壁形状的特点,且水流相对较窄且水压较大。

储水箱和吸引箱3上均可拆卸连接有箱盖,吸引管73和接管二72的上端开口与吸引箱3的箱盖之间具有间隙;在冲洗治疗时,鼻腔内的杂物能够进入吸引箱3内,而在雾化治疗时,吸引箱3内的脏物不会进入吸引管73内。

接管二72上位于开口下端的管壁上开设有若干小孔,小孔位于吸引箱3内;吸引泵5的出气端可选择性插设在吸引箱3内;小孔的设置,一方面能够配合超声雾化器6对吸引箱3内的治疗液进行雾化,对治疗液进行搅拌和翻滚;还能够减小冲洗治疗过程中对吸引箱3内的液体进行放出更换。

如图1和图4所示,吸引管73和冲洗泵4出水端的连管之间通过一双管卡箍9相连。

机身1上设置有自动洗鼻并吸引按钮、单独吸引按钮、单独洗鼻按钮、雾化按钮、功率调节、启动、停止按钮,其WIFI功能,通过软件与手机连接,通过软件控制洗鼻器常规冲洗工作,并记录冲洗时间、冲洗次数、冲洗频率。

冲洗橄榄头82外观为橄榄球状的结构,去除球冠后端大向前端渐进性变小,中心镂空其顶端侧缘有半月形开口,依据鼻腔的生理特性,提高冲洗效率。

吸引橄榄头81外观为,为橄榄球状的结构,去除球冠后端大向前端渐进性变小,中间圆柱形镂空其顶端侧缘有半月形开口。

相关功能使用

1.自动洗鼻功能,将洗鼻器的储液箱2内加入适量的洗鼻液,把两个箱盖盖好,连接电源,点击自动洗鼻功能,将两根连接管中间用管卡固定,将两个吸引和冲洗头对着双侧鼻鼻孔,用口呼吸,点击开始,洗鼻器进去冲洗和吸引循环工作,每次洗鼻时间预设为10分钟,也可以自行设置时间。

2.冲洗功能,将洗鼻器的储液箱2内加入适量的冲洗液,盖上上盖,接上电源,将功能设置为冲洗,将冲洗管从管卡中取出,冲洗头对准一侧要冲洗的鼻孔,点击开始,每次冲洗时间预设为10分钟。

3.吸引功能,将吸引箱3上盖盖好,吸引管73从管卡中取出,将吸引头放入需要吸引的单侧鼻腔,在洗鼻器上点击吸引功能,点击开始,每次洗鼻器吸引预设时间为5分钟。

4.鼻腔雾化功能,将雾化液放入吸引箱3中,盖好上盖,接上电源,将吸引管73放入要吸引的一侧鼻腔,在洗鼻器上点击雾化功能,点击开始,洗鼻器即开始雾化工作,每次时间预设为10分钟,可自行设置时间。

注意事项

1.洗鼻的时候需要用口呼吸,防止洗鼻液倒流入喉部引起误呛,小孩在清洗的时候需要家长在场指导清洗,如有不适,需要立即停止洗鼻治疗。

2.依据洗鼻液的量设置好洗鼻时间,洗鼻液洗完,如还需要清洗,请及时添加,不要无液干洗,防止损坏电机。

3.在使用雾化功能时,如刚完成清洗工作,请先清洗吸引箱3内分泌物,清洗干净后添加适量雾化液,如雾化液完后,还需要雾化,请及时添加雾化液,防止机器干烧,损坏雾化器。

4.洗鼻器使用完后,需要立即清洗干净,用干净毛巾擦干,把各个部件依次安装,放置于阴凉通风处。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