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电监护仪导联线收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84390发布日期:2019-08-21 00:02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心电监护仪导联线收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心电监护仪导联线收线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医疗领域已有很多可对人体各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和诊断的装置,它包括:心电监护仪、心电图机等;临床上,心电监护仪可对患者的心电图波形、脉搏、呼吸、有创或无创血压、中心静脉压、血氧饱和度等信息等进行采集、储存、智能分析,进而进行诊断和预警等,广泛应用在早产儿、心血管疾病者、麻醉、手术及术后患者和急危重症患者等,这些监测装置通常采用若干导联线与被监测人体连接,包括如:心电图导联线、血氧饱和度探头导联线、有创或无创血压测压导联线等导线;这种与人体连接的导联线的长度一般为 2.5-3.5米,导联线一端与医疗监测装置连接,另一端设有与人体连接的连接端,多根导联线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以下缺陷:(1)由于各条导联线的长度太长,容易相互产生缠绕打结,影响准确快速的连接使用,拖延抢救时间;(2)由于各根导联线的长度太长,对于偏瘫及昏迷患者,易引起机械性压疮;(3)由于各根导联线的长度太长,导联线落地,长时间磨损严重;(4)由于医疗仪器设备众多,导联线种类和根数多易混乱;(5)由于导联线种类和根数多,不整齐,不仅不便于整理和终末消毒管理,也影响病房的整洁性。

综上所述,其不仅会影响监护操作的顺利进行,影响工作效率,而且会延误对患者相关机能和生命体征的即时监测和捕捉,进而影响对患者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心电监护仪导联线收线装置,可以解决临床上由于导联线过多、过长导致的缠绕不清、凌乱等造成的使用不便;整理和终末消毒费时费力的问题;在护理、抢救及转运危重病人时,不能及时准确快速地使用而影响工作效率,甚至延误患者治疗时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心电监护仪导联线收线装置,包括数个由左向右并列设置的腔道,其中两相邻的腔道之间通过隔板隔开,单个所述腔道设有收线盘和导联线,所述导联线绕设在所述收线盘上;

所述收线盘的右面内凹形成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内设有第一卡接部和发条弹簧,所述第一卡接部与发条弹簧的一端卡接;收线盘的左面内凹形成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容纳槽内设有第二卡接部和限位部,所述导联线的后端与第二卡接部卡接,导联线的前端从所述腔道中伸出;

位于最左端的隔板右方的隔板的中部均设有空心插柱,所述空心插柱上设有第三卡接部,所述收线盘的中部设有与空心插柱相对应的插孔,所述空心插柱从所述插孔中穿过,所述发条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三卡接部卡接。

医护人员在使用时,通过将导联线的前端从腔道中拉出,由于导联线是缠绕在收线盘上,导联线在拉出的过程中,带动收线盘转动,由于发条弹簧的一端与第一卡接部卡接,发条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三卡接部卡接,发条弹簧的另一端则固定不动,发条弹簧的一端跟随收线盘的一端转动而发生形变;停止拉动动作,导联线固定在相应的长度;当医护人员停止使用导联线时,按动按钮,发条弹簧复位,带动收线盘回转,使拉出于腔道外的导联线自动重新缠绕在收线盘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控制收线盘转动的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包括按钮、按压弹簧和卡柱;所述空心插柱上还设第四卡接部,所述卡柱由右向左依次从所述隔板上的空心插柱中穿入,卡柱上设有与第四卡接部相互卡接的卡接条,所述卡接条向外延伸并与所述限位部相接触,卡柱的左端与最左端的隔板之间设有所述按压弹簧,所述按钮从最右端隔板上的空心插柱插入,并与卡柱的右端连接。

通过设置锁紧装置,医护人员在拉出导联线时,需要将导联线放置在患者的身上,医护人员通过外拉导联线,导联线从腔道内拉出,卡接条跟随收线盘转动,此时卡接条的两端由于与限位部相接触,卡柱与发条弹簧形成反力矩,导联线在拉出和止动的过程中,发条弹簧不会复位;当使用者不再需要锁紧导联线时,通过按压按钮,使卡柱向左运动,卡接条在向左运动的过程中,与限位部分离,此时卡柱不再与发条弹簧形成反力矩,发条弹簧恢复形变,带动收线盘回转,使导联线回到收线盘上。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腔道的前端设有用于让导联线前端伸出的第一让位孔。

在工作过程中,使用者将导联线从第一让位孔中拉出,第一让位孔的孔径大于导联线的直径。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腔道的后端设有用于让导联线后端伸出的第二让位孔。

设置的第二让位孔用让导联线从腔道内出来,并与相应的医疗仪器连接,第二让位孔的孔径大于导联线的直径。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导联线的前端设有止位球,所述止位球的球径大于第一让位孔的孔径。

设置的止位球用于卡住导联线的前端,防止导联线全部进入到腔道内。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腔道的数量可根据心电监护仪模块设置为3个或5个;亦可应用于心电图机,根据其导联线设置为12个或 18个。

根据医用装置的不同,生产者可以生产带有不同导联线的医用仪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腔道、收线盘、发条弹簧和隔板,医护人员在使用时,通过将导联线的前端从腔道中拉出,由于导联线是缠绕在收线盘上,导联线在拉出的过程中,带动收线盘转动,由于发条弹簧的一端与第一卡接部卡接,发条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三卡接部卡接,发条弹簧的另一端则固定不动,发条弹簧的一端跟随收线盘的一端转动而发生形变;停止拉动动作,导联线固定在相应的长度;当医护人员停止使用导联线时,发条弹簧复位,带动收线盘回转,使拉出于腔道外的导联线自动重新缠绕在收线盘上。本实用新型防止了导联线在使用过程中缠绕、打结现象的发生,无需花费时间来理顺导联线,并且还能够实现导联线的快速收、放;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解决了延误对患者相关机能和生命体征即时监测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后视图;

图3为收线盘的后视图;

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收线盘的左视图;

图6为图5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中:1表示腔道;100表示第一让位孔;110表示第二让位孔;2表示隔板;200表示空心插柱;210表示第三卡接部;220表示第四卡接部;3表示收线盘;300表示第一容纳槽;310表示第一卡接部;320表示发条弹簧;330 表示第二容纳槽;340表示第二卡接部;350表示止位球;360表示限位部;4 表示导联线;5表示锁紧装置;500表示按钮;510表示按压弹簧;520表示卡柱;530表示卡接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6所示,图1中A所在的方向表示上方向,B所在的方向表示下方向,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心电监护仪导联线收线装置,包括数个由左向右并列设置的腔道1,其中两相邻的腔道1之间通过隔板2隔开,单个所述腔道1 设有收线盘3和导联线4,所述导联线4绕设在所述收线盘3上;

所述收线盘3的右面内凹形成第一容纳槽300,所述第一容纳槽内设有第一卡接部310和发条弹簧320,所述第一卡接部310与发条弹簧320的一端卡接;收线盘3的左面内凹形成第二容纳槽330,所述第二容纳槽330内设有第二卡接部340和限位部360,所述导联线4的后端与第二卡接部340卡接,导联线4的前端从所述腔道1中伸出;

位于最左端的隔板2右方的隔板2的中部均设有空心插柱200,所述空心插柱200上设有第三卡接部210,所述收线盘3的中部设有与空心插柱200相对应的插孔,所述空心插柱200从所述插孔中穿过,所述发条弹簧320的另一端与第三卡接部210卡接。

医护人员在使用时,通过将导联线4的前端从腔道1中拉出,由于导联线 4是缠绕在收线盘3上,导联线4在拉出的过程中,带动收线盘3转动,由于发条弹簧320的一端与第一卡接部310卡接,发条弹簧320的另一端与第三卡接部210卡接,发条弹簧320的另一端则固定不动,发条弹簧320的一端跟随收线盘3的一端转动而发生形变;导联线4止动时,卡柱520与发条弹簧320 形成反力矩,发条弹簧320不会复位,导联线4被固定;当医护人员停止使用导联线4时,发条弹簧320复位,带动收线盘3回转,使拉出于腔道1外的导联线4重新缠绕在收线盘3上。

如图1并结合图3和图4,还包括用于控制收线盘3转动的锁紧装置5,所述锁紧装置5包括按钮500、按压弹簧510和卡柱520;所述空心插柱200上还设第四卡接部220,所述卡柱520由右向左依次从所述隔板2上的空心插柱200 中穿入,卡柱520上设有与第四卡接部220相互卡接的卡接条530,所述卡接条530向外延伸并与所述限位部360相接触,卡柱520的左端与最左端的隔板 2之间设有所述按压弹簧510,所述按钮500从最右端隔板2上的空心插柱200 插入,并与卡柱520的右端连接。

通过设置锁紧装置5,医护人员在拉出导联线4时,需要将导联线4放置在患者的身上,医护人员通过外拉导联线4,导联线4从腔道1内拉出,卡接条530跟随收线盘转动,此时卡接条530的两端由于与限位部360相接触,卡柱520与发条弹簧320形成反力矩,导联线4在拉出并止动的过程中,发条弹簧320不会复位,当使用者不再需要锁紧导联线4时,通过按压并按钮500,使卡柱520向左运动,卡接条530在向左运动的过程中,与限位部360分离,此时卡柱520不再与发条弹簧320形成反力矩,发条弹簧320恢复形变,带动收线盘3回转,使导联线4回到收线盘3上。

如图1,所述腔道1的前端设有用于让联导线前端伸出的第一让位孔100。

在工作过程中,使用者将导联线4从第一让位孔100中拉出,第一让位孔 100的孔径大于导联线4的直径。

如图2,所述腔道1的后端设有用于让联导线后端伸出的第二让位孔110。

设置的第二让位孔110用让导联线4从腔道1内出来,并与相应的医疗仪器连接,第二让位孔110的孔径大于导联线4的直径。

如图1、图3或者图4,所述导联线4的前端设有止位球350,所述止位球 350的球径大于第一让位孔100的孔径。

设置的止位球350用于卡住导联线4的前端,防止导联线4全部进入到腔道1内。

如图1和图2,所述腔道1的数量可根据心电监护仪模块设置为3个或5 个;亦可应用于心电图机,根据其导联线4设置为12个或18个。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