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腹腔镜线结牵引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21347发布日期:2019-04-29 12:19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腹腔镜线结牵引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腹腔镜线结牵引器。



背景技术:

缝合打结是将已经切开的组织、器官进行对合或者重建其通道,恢复其功能,是保证良好愈合的基本条件,也是重要的手术基本操作技术之一。而腹腔镜手术下的缝合打结操作起来尤其困难,游离的尾线有时往往增加操作难度,目前一般采用手持器械牵拉尾线,这样不仅会占用操作手或者增加助手工作量更会增加操作难度,影响手术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腹腔镜线结牵引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器械牵了线尾占用操作手或增加助手工作量及操作难度,医生手术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腹腔镜线结牵引器,包括外鞘管、夹线器和固定杆,所述夹线器包括柄部、连接部和夹取部,所述连接部上端连接所述柄部,其下端连接所述夹取部,所述夹取部包括两个夹板,所述外鞘管相对应的侧壁上都设有相通的侧孔,所述的夹线器柄部设有与外鞘管壁上侧孔相应的侧孔,所述的夹线器的柄部和连接部能够在外鞘管中上下移动,所述的夹取部能够卡紧在外鞘管下端部内,所述固定杆插在所述外鞘管侧壁设有的侧孔和所述夹线器柄部设有的侧孔重合的重合侧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夹取部的夹板包括凸起部和夹端部。

作为优选,所述凸起部为夹取部相对应的两个夹板向外凸起的圆弧。

作为优选,所述夹端部为夹取部相对应的两个夹板平直段。

作为优选,所述夹端部内侧带有摩擦纹。

进一步地,所述外鞘管下端部为喇叭状内腔。

进一步地,所述的侧孔为4个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夹取部为弹性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腹腔镜线结牵引器,牵引器插进腹腔后,通过外鞘管下端部对夹取部的挤压使夹取部夹紧线尾,此时外鞘管壁上的侧孔与夹线器上的侧孔刚好重合,调整好位置,用固定杆插进贴在皮肤的重合侧孔,此时,牵引器通过固定杆固定在人体皮肤表面上,实现了皮肤外无人牵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减少操作手的占用,减少助手的工作量,降低了医务人员操作难度,提高了医生手术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是图1中A-A剖面图

图3是图1中B-B剖面图

图4是夹线器结构图

图中: 1-外鞘管;101-侧孔;2-夹线器;201-柄部;202-侧孔;203-连接部;204-夹取部;204a-凸起部;204b-夹端部;3-固定杆;4-重合侧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腹腔镜线结牵引器,包括外鞘管1、夹线器2和固定杆3,所述夹线器包括柄部201、连接部203和夹取部204,所述连接部203上端连接所述柄部201,其下端连接所述夹取部204,所述夹取部204包括两个夹板,所述外鞘管1相对应的侧壁上都设有相通的侧孔101,所述的夹线器2的柄部201设有与外鞘管1壁上侧孔101相应的侧孔202,所述的夹线器2的柄部201和连接部203能够在外鞘管1中上下移动,所述的夹取部204能够卡紧在外鞘管1下端部内,所述固定杆3插在所述外鞘管侧壁设有的侧孔101所述夹线器柄部设有的侧孔202重合的重合侧孔4中。

其中,所述的夹线器2一端的柄部201从外鞘管1底端口穿入从顶端口穿出,其另一端夹取部204卡紧在外鞘管1的端部内,此时,所述外鞘管1侧壁设置的侧孔101和所述夹线器2的柄部201设有的侧孔202恰好重合,关于外鞘管1侧孔101和柄部201设有的侧孔202恰好重合这点,是通过预先设定牵引器在工作状态时,在外鞘管1侧壁和柄部201一同打通的侧孔,然后通过弹性的夹取部204调节,以适应不同线尾来实现。所述固定杆3插在所述重合侧孔4中,所述的侧孔都应为4个以上,其目的是为了使固定杆3能更好地固定在皮肤表面上。

如图4所示,所述夹取部204的夹板包括凸起部204a和夹端部204b,优选,所述凸起部204a为夹取部204相对应的两个夹板向外凸起的圆弧,所述夹端部204b为夹取部204相对应的两个夹板平直段,为了增加夹端部204与线尾的摩擦力,在夹端部204b内侧带有摩擦纹。

如图2所示,所述外鞘管1下端部为喇叭状内腔,所述夹取部204的凸起部204a与所述喇叭状内腔相切卡紧,此时夹端部204b处于夹紧线尾工作状态,当然,由于弹力的作用,在非工作自然状态所述夹端部204b是自然张开,因此,夹端部204b最好由弹性材料制成。

使用时,首先夹线器2从外鞘管1下端穿入从其上端露出,露出端能够让操作人方便拿捏到,同时夹取部204在外鞘管1下端部外处于自然张开状态,接着外鞘管1及夹线器2一同进入腹腔,当夹线器2的夹端部204b找到尾线后,下推外鞘管1,上拉夹线器2,使夹线器2上的凸起部204a与外鞘管1下端部内喇叭面相接触产生弹性压力,从而使夹端部204b夹紧线尾,此时夹线器2侧面的侧孔202与外鞘管1侧面的侧孔101刚好重合,然后再根据外鞘管1进入腹腔的深度需求调整牵拉器的位置,调整完毕后,将固定杆3插入皮肤外的第一个重合侧孔4,使牵引器固定在皮肤上,从而实现皮肤外无人牵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