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扣眼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94155发布日期:2019-04-13 00:41阅读:685来源:国知局
留置扣眼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材,具体是一种尿毒症患者在血透治疗之前,在动静脉内瘘穿刺时使用的留置扣眼钉。



背景技术:

目前,尿毒症患者在透析治疗前,采用钝针扣眼穿刺法。钝针扣眼穿刺由同一名护士按照同一进针点、同样的角度、同样的进针深度进行穿刺,使之形成皮下隧道,即形成“扣眼”,隧道形成后将锐针改为钝针穿刺,沿着隧道进行穿刺。钝针扣眼穿刺包括剥痂、扣眼口穿刺、捻针进针,以及穿刺成功并固定几个步骤。

钝针扣眼穿刺对护士的要求高,穿刺难度大,容易出现穿刺失败现象。即使同一患者由同一名护士进行穿刺,仍然难以保证每次的进针点、进针角度和进针深度一致,由于进针角度、深度及方向的偏差,容易形成假隧道,在穿刺中增加患者的疼痛,伤害血管。从临床操作上来说,护士往往为三班倒工作制,难以保证同一患者始终由同一名护士进行穿刺。从操作步骤来说,在患者的穿刺点进行剥痂,容易造成穿刺点感染及增加患者疼痛。

因此,如何简化钝针扣眼穿刺操作,同时提高穿刺成功率,是当前尿毒症患者在透析治中长期面临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留置扣眼钉,解决现有钝针扣眼穿刺操作步骤繁琐、难度高,易出现穿刺失败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留置扣眼钉,包括穿刺组件和固定敷贴,穿刺组件包括固定环和穿刺针,固定环的一侧设置沉台,沉台内设置通孔,通孔穿出固定环的另一侧并连接留置软管,通孔和留置软管的内部为密封软体,密封软体内设置自密封缝隙,沉台内设置用于压紧密封软体一端的压片,压片呈圆环状,压片的中部形成穿刺口;所述穿刺针的一端穿设于密封软体的自密封缝隙内,穿刺针的另一端固定于穿刺针针座内,穿刺针针座的侧面设置针翼,穿刺针针座内还设置与穿刺针连通的延长管,延长管由透明材质制成,延长管的末端为接头,接头可拆卸连接密封帽;

所述固定敷贴的一侧为粘胶层,固定敷贴的尺寸大于固定环的尺寸,固定敷贴的粘胶层一侧设置非粘贴区,非粘贴区的尺寸不小于固定环的尺寸。

留置扣眼钉,采取类似置入留置针类似的操作即可。穿刺针及留置软管置入后,打开延长管,观察延长管是否存在回血,观察到回血后,立即关闭延长管再取出穿刺针,或者立即取出穿刺针,密封软体的自密封缝隙自动封闭。最后,使用固定敷贴对扣眼外侧的固定环进行固定,其中,固定敷贴的非粘贴区粘贴于固定环的外侧,避免更换固定敷贴时拉扯固定环。

进一步的是:所述密封软体位于固定环内部的部分呈圆台或圆锥状,圆台或圆锥均包括两个底面,其中面积较大的底面位于靠近压片的一侧。

进一步的是:所述延长管上还设置卡止夹。

具体的:所述密封帽为肝素帽,肝素帽通过螺纹连接于延长管的接头。

进一步的是:所述针翼上设置防滑凸起。

具体的,所述固定环为透明材质制成。

进一步的是:所述固定环的沉台的深度和压片的厚度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留置扣眼钉使用时,只需要采取类似置入留置针类似的操作即可,明显简化钝针扣眼穿刺的步骤和难度,同时显著提高钝针扣眼穿刺的成功率,使成功率几乎百分之百。延长管可方便地观察穿刺是否成功。

延长管上还设置卡止夹,卡止夹和密封帽形成双保险,增强安全性。密封软体位于固定环内部的部分呈圆台或圆锥状,便于密封软体的安装,并避免密封软体从留置软管挤出,保证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留置扣眼钉的穿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固定环1、留置软管11、密封软体12、压片13、穿刺口14;穿刺针2、穿刺针针座21、针翼22、延长管23、接头24、密封帽25;卡止夹26、防滑凸起2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留置扣眼钉,包括穿刺组件和固定敷贴。穿刺组件如图1所示,包括固定环1和穿刺针2,固定环1的一侧设置沉台,即图1中固定环1的左侧设置沉台,沉台内设置通孔,通孔最好设置于沉台的中心处,通孔穿出固定环1的另一侧并连接留置软管11。通孔和留置软管11的内部为密封软体12,密封软体12内设置自密封缝隙,即密封软体12自沉台处到留置软管11端头处,设置一道缝隙,自然状态下,缝隙受到密封软体12自身的挤压呈密封状;穿刺针2或钝针穿入密封软体12,穿刺针2、钝针沿自密封缝隙进入并保持密闭,穿刺针2、钝针从自密封缝隙取出,自密封缝隙自动封闭。沉台内设置用于压紧密封软体12一端的压片13,压片13呈圆环状,压片13的中部形成穿刺口14。压片13的形状与沉台的形状一致,包括压片13的直径与沉台的直径一致,以及压片13的厚度与沉台的厚度一致。

为了便于密封软体12的装配,密封软体12位于固定环1内部的部分呈圆台或圆锥状,圆台或圆锥均包括两个底面,其中面积较大的底面位于靠近压片13的一侧。密封软体12呈上述形状,还有助于提高密封软体12的稳固性,避免了进针和出枕时将密封软体12带出。固定环1优选为圆柱状,且最好为透明材质制成,便于观测扣眼处是否存在渗血、渗液现象,以便及时处理。

穿刺针2的一端穿设于密封软体12的自密封缝隙内,穿刺针2由压片13中部的穿刺口14穿入自密封缝隙,穿刺针2的另一端固定于穿刺针针座21内。穿刺针针座21呈圆柱状,穿刺针针座21的直径与固定环1的直径一致。穿刺针针座21的侧面设置针翼22,针翼22上还设置防滑结构,防滑结构为防滑凸起27或者其他防滑纹理,或者其结合。穿刺针针座21内还设置与穿刺针2连通的延长管23,延长管23由透明材质制成,延长管23的末端为接头24,接头24可拆卸连接密封帽25。延长管23的作用在于指示穿刺针2是否扎入血管,即用于指示穿刺是否成功。

留置扣眼钉使用方法与留置针使用方法类似。首先,关闭延长管23。然后,握持针翼22进行扣眼穿刺,穿刺后,打开延长管23,若延长管23出现回血现象,表明穿刺针2已经穿入血管。再次,关闭延长管23再取出穿刺针2,或者延长管23出现回血立即取出穿刺针2,使密封软体12的自密封缝隙自动封闭。最后,使用固定敷贴对扣眼外侧的固定环1进行固定。延长管23上还可设置卡止夹26,卡止夹26和密封帽25形成双保险,增强安全性。密封帽25通过螺纹连接于延长管23的接头24,密封帽25可选用肝素帽。

留置扣眼钉包括固定敷贴,固定敷贴的一侧为粘胶层,固定敷贴的尺寸大于固定环1的尺寸,固定敷贴的粘胶层一侧设置非粘贴区,非粘贴区的尺寸不小于固定环1的尺寸。固定敷贴在附图中未画出,固定敷贴用于将固定环1粘贴固定于扣眼处,同时需要避免更换固定敷贴时拉扯固定环1,所以固定敷贴的非粘贴区贴于固定环1的外侧。钝针可直接戳破非粘贴区的固定敷贴,或者固定敷贴对应于穿刺口14处设置开孔。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