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放射治疗食道肿瘤的胃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31276发布日期:2021-07-27 13:38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用于放射治疗食道肿瘤的胃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胃管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放射治疗食道肿瘤的胃管装置。



背景技术:

把低能量γ射线的碘粒子直接放射到肿瘤组织内,对肿瘤组织进行持续性的、最大程度的毁灭性杀伤,由于具有内照射射线剂量小、作用时间更长、治疗定位更准确、对肿瘤局部作用均匀、辐射半径小在两厘米左右和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极小的特点,通过在食道肿瘤部位植入碘125粒子,在治疗食道肿瘤中被广泛地应用,因此用于放射治疗食道肿瘤的胃管装置是一种重要的医疗装置,在现有的用于放射治疗食道肿瘤的胃管装置中,还都是使用一般的胃管,把碘粒子包放到胃管的侧壁上,由于患者胃部的食物涌入到胃管,对胃管产生移动推动力,从而带动碘粒子包进行移动,影响了对食道肿瘤部位的放射治疗效果。

基于申请人于2018年3月15日的技术交底书和通过检索得到相近的专利文献其中专利号:zl201720054855.1和背景技术中现有的技术问题、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做出本发明的申请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客体是一种用于放射治疗食道肿瘤的胃管装置。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放射治疗食道肿瘤的胃管装置,因此提高了对食道肿瘤部位的放射治疗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具有通管的胃管装置本体、设置在通管的插入端口中并且用于阻挡食物向通管中渗入的堵盘。

由于设计了通管和堵盘,通过通管把碘粒子包放到胃管的侧壁上,通过堵盘阻挡患者食物渗入到通管,保持了碘粒子包的稳定,不再使用一般的胃管,因此提高了对食道肿瘤部位的放射治疗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按照阻止食物向上涌动的方式把具有管道的通管和用于封堵部的堵盘相互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按照形成隔离部阻止食物向上涌动的方式把堵盘与通管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胃管装置本体设置为还包含有滑动块、封盖、网片、推动条、拉线、挂球、挂盘、筒壳、活塞块、弹簧和栱轨,

在通管的内端头中设置有堵盘并且在在通管的外端头中设置有挂盘,滑动块设置有容纳腔体并且在滑动块的容纳腔体的敞口部设置有封盖,网片设置在封盖上并且推动条设置在滑动块上,滑动块设置为镶嵌在通管的侧壁上并且在通管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栱轨,滑动块设置在栱轨与通管的侧壁之间并且滑动块设置为与栱轨滑动式联接,在通管的内端头的侧壁上设置有筒壳并且在筒壳中设置有活塞块,在活塞块与筒壳之间设置有弹簧,拉线设置为与活塞块联接并且在拉线上设置有挂球,挂球设置为与挂盘抵制式联接并且推动条设置为与拉线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通管设置为圆形管状体并且在通管的侧壁上设置有透漏窗口,滑动块设置在透漏窗口中并且透漏窗口设置为与滑动块呈间隙环绕分布,堵盘设置为与通管的内端头呈封堵分布并且挂盘设置为与通管的外端头呈镶嵌分布,透漏窗口设置为矩形孔状体。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堵盘设置为包含有平盘部和锥盘部并且平盘部设置为镶嵌在锥盘部中,在平盘部上设置有透漏孔体并且锥盘部设置为与通管的内壁连接,平盘部设置为圆形片状体并且锥盘部设置为锥形筒状体,透漏孔体设置为圆形孔状体。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滑动块设置为包含有桶部、上片部、下片部、上条部和下条部并且在桶部中设置有容纳腔体,在桶部的侧面部分别设置有上片部和下片部并且在桶部的底端端面部分别设置有上条部和下条部,在容纳腔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螺纹部并且封盖设置为与容纳腔体的外侧壁的螺纹部联接,上片部和下片部分别设置为与通管覆盖式联接并且上条部和下条部分别设置为与栱轨接触式联接,桶部设置为与通管镶嵌式联接并且推动条设置为与桶部的底端端面部铰接式联接,桶部设置为圆形管状体并且上条部和下条部分别设置为矩形片状体,上条部和下条部分别设置为梯形条状体并且容纳腔体设置为圆形孔状体。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栱轨设置为包含有左栱轨和右栱轨并且左栱轨和右栱轨分别设置为沿滑动块的竖向中心线对称分布,左栱轨和右栱轨分别设置为包含有前支腿、后支腿和压条部并且压条部的端头分别设置为与前支腿和后支腿联接,前支腿和后支腿分别设置为与通管的内侧壁联接并且前支腿的高度和后支腿的高度的比例设置为1:0.45-0.52,压条部设置为与通管的内侧壁呈楔形分布并且压条部设置为与滑动块接触式联接,前支腿和后支腿分别设置为矩形杆状体并且压条部设置为矩形条状体。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封盖设置为u字形盖状体并且在封盖中设置有安装孔,网片设置在安装孔中并且封盖设置为与滑动块螺纹式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网片设置为矩形网状体并且网片设置为镶嵌在封盖中。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推动条设置为矩形条状体并且推动条的一个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滑动块联接,推动条的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拉线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挂盘设置为包含有柱部、左连接条部和右连接条部并且左连接条部的一个端头和右连接条部的一个端头分别设置为与柱部的侧面部联接,在柱部中设置有串孔体和开口槽体并且开口槽体的一个端口设置为与串孔体连通,开口槽体的另一个端口设置在柱部的侧面部并且拉线设置在串孔体中,柱部设置为与挂球接触式联接,左连接条部的另一个端头和右连接条部的另一个端头分别设置为与通管联接,左连接条部和右连接条部分别设置为矩形杆状体并且柱部设置为圆形棒状体,串孔体设置为圆形孔状体并且开口槽体设置为矩形槽口。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筒壳设置为圆形桶状体并且筒壳的外侧面部设置为通过连接杆与通管联接,在筒壳的上端端面部设置有串通孔体并且拉线设置在筒壳的串通孔体中,筒壳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弹簧的端头接触式连接并且筒壳设置为沉入在通管中。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活塞块设置为圆形盘状体并且活塞块设置为与筒壳滑动式联接,活塞块设置为沉入在筒壳中并且活塞块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拉线的端头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弹簧设置为圆形螺旋弹簧并且弹簧的一个端头设置为与筒壳接触式联接,弹簧的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活塞块接触式联接并且弹簧设置为镶嵌在筒壳中。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拉线的一个端头设置为延伸在通管的外端头的外侧面并且拉线的一个端头设置为与活塞块联接,拉线设置为串接在弹簧中。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挂球设置为圆形球状体并且挂球设置为串接在拉线上,挂球设置为沿拉线间隔排列分布并且挂球设置为与挂盘接触式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堵盘与通管设置为按照封闭端口的方式分布并且通管与滑动块、封盖和网片设置为按照外凸透漏的方式分布,通管、滑动块、封盖和网片与推动条、拉线、挂球、挂盘、筒壳、活塞块、弹簧和栱轨设置为按照定距离卡位的方式分布并且通管的中心线、堵盘的中心线、拉线的中心线、挂球的中心线、挂盘的中心线、筒壳的中心线、活塞块的中心线和弹簧的中心线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一个滑动块、一个封盖、一个网片、一个推动条和一组栱轨设置为组成一组外凸透漏移动部件并且多组外凸透漏移动部件设置在通管与拉线之间。

在本技术方案中,阻止食物向上涌动的通管和堵盘为重要技术特征,在用于放射治疗食道肿瘤的胃管装置的技术领域中,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在本技术方案中的术语都是可以用本技术领域中的专利文献进行解释和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堵盘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滑动块3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栱轨94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挂盘9的结构示意图;

1-通管、2-堵盘、3-滑动块、4-封盖、5-网片、6-推动条、7-拉线、8-挂球、9-挂盘、91-筒壳、92-活塞块、93-弹簧、94-栱轨。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审查指南,对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应当理解为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一般表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包含有通管1、堵盘2、滑动块3、封盖4、网片5、推动条6、拉线7、挂球8、挂盘9、筒壳91、活塞块92、弹簧93和栱轨94,

在通管1的内端头中设置有堵盘2并且在在通管1的外端头中设置有挂盘9,滑动块3设置有容纳腔体36并且在滑动块3的容纳腔体36的敞口部设置有封盖4,网片5设置在封盖4上并且推动条6设置在滑动块3上,滑动块3设置为镶嵌在通管1的侧壁上并且在通管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栱轨94,滑动块3设置在栱轨94与通管1的侧壁之间并且滑动块3设置为与栱轨94滑动式联接,在通管1的内端头的侧壁上设置有筒壳91并且在筒壳91中设置有活塞块92,在活塞块92与筒壳91之间设置有弹簧93,拉线7设置为与活塞块92联接并且在拉线7上设置有挂球8,挂球8设置为与挂盘9抵制式联接并且推动条6设置为与拉线7联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管1设置为圆形管状体并且在通管1的侧壁上设置有透漏窗口11,滑动块3设置在透漏窗口11中并且透漏窗口11设置为与滑动块3呈间隙环绕分布,堵盘2设置为与通管1的内端头呈封堵分布并且挂盘9设置为与通管1的外端头呈镶嵌分布,透漏窗口11设置为矩形孔状体。

通过通管1,形成对堵盘2、滑动块3、挂盘9、筒壳91和栱轨94的支撑连接点,由透漏窗口11,实现了与滑动块3的滑动式连接,由通管1,实现了与堵盘2的载体连接,实现了与挂盘9的载体连接,实现了与筒壳91的载体连接,实现了与栱轨94的载体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堵盘2设置为包含有平盘部22和锥盘部21并且平盘部22设置为镶嵌在锥盘部21中,在平盘部22上设置有透漏孔体23并且锥盘部21设置为与通管1的内壁连接,平盘部22设置为圆形片状体并且锥盘部21设置为锥形筒状体,透漏孔体23设置为圆形孔状体。

通过堵盘2,形成对通管1的支撑连接点,由锥盘部21,实现了与通管1的连接,由平盘部22和透漏孔体23,实现了对通管1的畅通。

在本实施例中,滑动块3设置为包含有桶部31、上片部32、下片部33、上条部34和下条部35并且在桶部31中设置有容纳腔体36,在桶部31的侧面部分别设置有上片部32和下片部33并且在桶部31的底端端面部分别设置有上条部34和下条部35,在容纳腔体36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螺纹部并且封盖4设置为与容纳腔体36的外侧壁的螺纹部联接,上片部32和下片部33分别设置为与通管1覆盖式联接并且上条部34和下条部35分别设置为与栱轨94接触式联接,桶部31设置为与通管1镶嵌式联接并且推动条6设置为与桶部31的底端端面部铰接式联接,桶部31设置为圆形管状体并且上条部34和下条部35分别设置为矩形片状体,上条部34和下条部35分别设置为梯形条状体并且容纳腔体36设置为圆形孔状体。

通过滑动块3,形成对通管1、封盖4、推动条6和栱轨94的支撑连接点,由桶部31,实现了与封盖4的连接,实现了与推动条6的连接,由上片部32和下片部33,实现了与通管1的密封连接,由上条部34和下条部35,实现了与栱轨94的滑动连接,由容纳腔体36,实现了与碘粒子包的载体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栱轨94设置为包含有左栱轨942和右栱轨941并且左栱轨942和右栱轨941分别设置为沿滑动块3的竖向中心线对称分布,左栱轨942和右栱轨941分别设置为包含有前支腿943、后支腿944和压条部945并且压条部945的端头分别设置为与前支腿943和后支腿944联接,前支腿943和后支腿944分别设置为与通管1的内侧壁联接并且前支腿943的高度和后支腿944的高度的比例设置为1:0.45-0.52,压条部945设置为与通管1的内侧壁呈楔形分布并且压条部945设置为与滑动块3接触式联接,前支腿943和后支腿944分别设置为矩形杆状体并且压条部945设置为矩形条状体。

通过栱轨94,形成对通管1和滑动块3的支撑连接点,由前支腿943和后支腿944,实现了与通管1的连接,由压条部945,实现了与滑动块3的滑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封盖4设置为u字形盖状体并且在封盖4中设置有安装孔,网片5设置在安装孔中并且封盖4设置为与滑动块3螺纹式联接。

通过封盖4,形成对滑动块3和网片5的支撑连接点,由封盖4,实现了与滑动块3的连接,实现了与网片5的载体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网片5设置为矩形网状体并且网片5设置为镶嵌在封盖4中。

通过网片5,形成对封盖4的支撑连接点,由网片5,实现了与封盖4的连接,实现了对碘粒子包的射线定向释放。

在本实施例中,推动条6设置为矩形条状体并且推动条6的一个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滑动块3联接,推动条6的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拉线7联接。

通过推动条6,形成对滑动块3和拉线7的支撑连接点,由推动条6,实现了与滑动块3的连接,实现了与拉线7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挂盘9设置为包含有柱部81、左连接条部82和右连接条部83并且左连接条部82的一个端头和右连接条部83的一个端头分别设置为与柱部81的侧面部联接,在柱部81中设置有串孔体84和开口槽体85并且开口槽体85的一个端口设置为与串孔体84连通,开口槽体85的另一个端口设置在柱部81的侧面部并且拉线7设置在串孔体84中,柱部81设置为与挂球8接触式联接,左连接条部82的另一个端头和右连接条部83的另一个端头分别设置为与通管1联接,左连接条部82和右连接条部83分别设置为矩形杆状体并且柱部81设置为圆形棒状体,串孔体84设置为圆形孔状体并且开口槽体85设置为矩形槽口。

通过挂盘9,形成对通管1、拉线7和挂球8的支撑连接点,由左连接条部82和右连接条部83,实现了与通管1的连接,由串孔体84和开口槽体85,实现了与拉线7的连接,由柱部81,实现了与挂球8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筒壳91设置为圆形桶状体并且筒壳91的外侧面部设置为通过连接杆与通管1联接,在筒壳91的上端端面部设置有串通孔体并且拉线7设置在筒壳91的串通孔体中,筒壳91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弹簧93的端头接触式连接并且筒壳91设置为沉入在通管1中。

通过筒壳91,形成对通管1、拉线7和弹簧93的支撑连接点,由筒壳91,实现了与通管1的连接,实现了与拉线7的连接,实现了与弹簧93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活塞块92设置为圆形盘状体并且活塞块92设置为与筒壳91滑动式联接,活塞块92设置为沉入在筒壳91中并且活塞块92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拉线7的端头联接。

通过活塞块92,形成对筒壳91、拉线7和弹簧93的支撑连接点,由活塞块92,实现了与筒壳91的连接,实现了与拉线7的连接,实现了与弹簧93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弹簧93设置为圆形螺旋弹簧并且弹簧93的一个端头设置为与筒壳91接触式联接,弹簧93的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活塞块92接触式联接并且弹簧93设置为镶嵌在筒壳91中。

通过弹簧93,形成对筒壳91、拉线7和活塞块92的支撑连接点,由弹簧93,实现了与筒壳91的连接,实现了与拉线7的连接,实现了与活塞块92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拉线7的一个端头设置为延伸在通管1的外端头的外侧面并且拉线7的一个端头设置为与活塞块92联接,拉线7设置为串接在弹簧93中。

通过拉线7,形成对挂球8和活塞块92的支撑连接点,由拉线7,实现了与挂球8的连接,实现了与活塞块92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挂球8设置为圆形球状体并且挂球8设置为串接在拉线7上,挂球8设置为沿拉线7间隔排列分布并且挂球8设置为与挂盘9接触式联接。

通过挂球8,形成对拉线7和挂盘9的支撑连接点,由挂球8,实现了与拉线7的连接,实现了与挂盘9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堵盘2与通管1设置为按照封闭端口的方式分布并且通管1与滑动块3、封盖4和网片5设置为按照外凸透漏的方式分布,通管1、滑动块3、封盖4和网片5与推动条6、拉线7、挂球8、挂盘9、筒壳91、活塞块92、弹簧93和栱轨94设置为按照定距离卡位的方式分布并且通管1的中心线、堵盘2的中心线、拉线7的中心线、挂球8的中心线、挂盘9的中心线、筒壳91的中心线、活塞块92的中心线和弹簧93的中心线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一个滑动块3、一个封盖4、一个网片5、一个推动条6和一组栱轨94设置为组成一组外凸透漏移动部件并且多组外凸透漏移动部件设置在通管1与拉线7之间。

当需要放射治疗时,把碘粒子包放到容纳腔体36中,把封盖4与桶部31螺纹连接,把柱部81放到前支腿943的端面,使桶部31沉入在通管1侧壁中,把通管1放入到患者的胃部中,通过平盘部22和锥盘部21把患者的胃部中的食物阻挡,防止进入到通管1中,释放拉线7,通过在开口槽体85中滑动,使挂球8挂接在串孔体84中,在弹簧93的作用下,使活塞块92向下运动,拉线7带动推动条6,使桶部31向后支腿944移动,在压条部945作用下,使桶部31在通管1侧壁中向外凸出,从而碘粒子包释放的射线通过网片5作用在食道肿瘤部位,当放射治疗完毕后,拉动拉线7,通过在开口槽体85中滑动,使挂球8挂接在串孔体84中,弹簧93被压缩,使活塞块92向上运动,拉线7带动推动条6,使桶部31向前支腿943移动,把桶部31沉入在通管1侧壁中,在把通管1拔出。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按照阻止食物向上涌动的方式把具有管道的通管1和用于封堵部的堵盘2相互联接。

在本实施例中,按照形成隔离部阻止食物向上涌动的方式把堵盘2与通管1联接。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是以第一个实施例为基础。

在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验证时,达到了对碘粒子包的运动位置的控制,保证了对食道肿瘤部位的作用,提高了放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前支腿943的高度和后支腿944的高度的比例设置为1:0.45。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实施例,前支腿943的高度和后支腿944的高度的比例设置为1:0.52。

本实用新型的第五个实施例,前支腿943的高度和后支腿944的高度的比例设置为1:0.47。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特点:

1、由于设计了通管1和堵盘2,通过通管1把碘粒子包放到胃管的侧壁上,通过堵盘2阻挡患者食物渗入到通管1,保持了碘粒子包的稳定,不再使用一般的胃管,因此提高了对食道肿瘤部位的放射治疗效果。

2、由于设计了滑动块3、封盖4和网片5,实现了对碘粒子包的存放。

3、由于设计了推动条6、拉线7、挂球8、挂盘9、筒壳91、活塞块92、弹簧93和栱轨94,实现了碘粒子包的外凸运动,提高了对食道肿瘤部位的放射治疗效果。

4、由于设计了滑动块3,通过上片部32和下片部33,实现了对通管1的侧面的密封,通过上条部34和下条部35,提高了滑动块3的运动性能。

5、由于设计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在技术特征的单独和相互之间的集合的作用,通过试验表明,本实用新型的各项性能指标为现有的各项性能指标的至少为1.7倍,通过评估具有很好的市场价值。

还有其它的与阻止食物向上涌动的通管1和堵盘2联接的技术特征都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之一,并且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满足专利法、专利实施细则和审查指南的要求,不再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的实施例都进行描述。

因此在内,凡是包含有具有通管1的胃管装置本体、设置在通管1的插入端口中并且用于阻挡食物向通管1中渗入的堵盘2的技术内容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