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眼科护理用术后俯卧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5376发布日期:2019-05-11 00:57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眼科护理用术后俯卧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眼科护理用术后俯卧床。



背景技术:

眼科手术一般进行过眼科手术的病人需要静卧休息,尤其是进行过玻璃体切割+内加压手术的病人,在手术初期需要采取俯卧位的姿势进行休息,以此来排出积存在眼球上的积液,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然而,现有的医护支架没有为这样的病人进行特定的改进,病人在俯卧休息时,双臂会直接承受身体的重量,时间一长容易造成手臂血液流通不畅,使得患者产生手臂麻木酸痛的感觉。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缓解手臂承重的眼科护理用术后俯卧床。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眼科护理用术后俯卧床,包括床体(10)和铺设在床体(10)上的海绵垫(20),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0)的床面上、海绵垫(20)两侧开设有一对搁臂通孔,在床面下侧面、搁臂通孔处固定设置有臂托盒(30、31);在臂托盒(30、31)内,一前一后铰接设置有筒式减震器(32)和托板(33),且筒式减震器(32)的上端和托板(33)的上端相铰接。

进一步,所述托板(33)表面,及筒式减震器(32)和托板(32)的铰接处外表面,均包覆有海绵。

进一步,所述海绵垫(20)的下侧设置有减震弹簧(21、22)。

再进一步,所述减震弹簧(21、22)设置在所述海绵垫(20)的前后端的下侧。

进一步,筒式减震器(32)和托板(33)的铰接位置设置有扭转弹簧(34)。

进一步,还包括身体托架机构,其包括转动轴(40)、蜗轮(50)、蜗杆(60)、蜗杆蜗轮底座(70)和固定设置于床面下侧面的一对轴承(81、82);

所述转动轴(40)设置在所述轴承(81、82)上,且其上固定设置所述蜗轮(50);

床体(10)的床面上开设有调节通孔;所述蜗杆(60)穿过调节通孔、铰接在所述海绵垫(20)上,且蜗杆(60)与所述蜗轮(50)相啮合;

所述蜗杆蜗轮底座(70)固定设置在床面下侧面、所述调节通孔处,其由两个部分垂直相交的柱筒(71、72)构成,蜗杆(60)、蜗轮(50)分别位于这两个柱筒(71、72)内。

进一步,还包括身体托架机构,其包括转动轴、齿轮、齿条、齿条齿轮底座和固定设置于床面下侧面的一对轴承;

所述转动轴设置在所述轴承上,且其上固定设置所述齿轮;

床体的床面上开设有调节通孔;所述齿条穿过调节通孔、铰接在所述海绵垫上,且齿条与所述齿轮相啮合;

所述齿条齿轮底座固定设置在床面下侧面、所述调节通孔处,其由两个部分垂直相交的柱筒构成,齿条、齿轮分别位于这两个柱筒内。

再进一步,所述转动轴(40)一端伸出床体(10)外且其上设置有转动手轮(41)。

再进一步,所述调节通孔位于床体床面的中央。

俯卧时,人体手臂往往习惯于蜷缩状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1)臂托盒用于俯卧时放置双手臂,由于臂托盒整体高度低于海绵垫,双手臂的压迫感得以缓解;筒式减震器及托板的存在,放置双手让人感觉手臂舒适;部分缓解了手臂压力,但也不会将压力全部转移到胸腹部而让人感觉呼吸不畅。

(2)身体托架机构的设置,使海绵垫相对于床体的高度能够调整,针对不同体型的人自由进行调整,增强了设备的实用性能,同时海绵垫的前后两端安装弹簧,增强了患者的舒适感。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眼科护理用术后俯卧床的主视图示意图的剖视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示意图的剖视图;

图3是蜗杆蜗轮底座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床体;20-海绵垫;21、22-减震弹簧;30、31-臂托盒;32-筒式减震器;33-托板;34-扭转弹簧;40-转动轴;41-转动手轮;50-蜗轮;60-蜗杆;70-蜗杆蜗轮底座;71、72-柱筒;81、82-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眼科护理用术后俯卧床,包括床体(10)和铺设在床体(10)上的海绵垫(20),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0)的床面上、海绵垫(20)两侧开设有一对搁臂通孔,在床面下侧面、搁臂通孔处固定设置有臂托盒(30);在臂托盒(30)内,一前一后铰接设置有筒式减震器(32)和托板(33),且筒式减震器(32)的上端和托板(33)的上端相铰接。

进一步,所述托板33表面,及筒式减震器(32)和托板(33)的铰接处外表面,均包覆有海绵。设置海绵后,病人将手臂放置在托板33表面,感觉舒适。

进一步,所述海绵垫(20)的下侧设置有减震弹簧(21、22)。海绵垫20的下侧设置有减震弹簧(21、22),增强了患者的舒适感。减震弹簧(21、22)可设置在所述海绵垫(20)的前后端的下侧。

进一步,筒式减震器(32)和托板(33)的铰接位置设置有扭转弹簧(34)。扭转弹簧(34)的设置在铰接位置,使筒式减震器(32)和托板(33)力求回复到起始位置。

进一步,还包括身体托架机构,其包括转动轴(40)、蜗轮(50)、蜗杆(60)、蜗杆蜗轮底座(70)和固定设置于床面下侧面的一对轴承(81、82);

所述转动轴(40)设置在所述轴承(81、82)上,且其上固定设置所述蜗轮(50);

床体(10)的床面上开设有调节通孔;所述蜗杆(60)穿过调节通孔、铰接在所述海绵垫(20)上,且蜗杆(60)与所述蜗轮(50)相啮合;

所述蜗杆蜗轮底座(70)固定设置在床面下侧面、所述调节通孔处,其由两个部分垂直相交的柱筒(71、72)构成,蜗杆(60)、蜗轮(50)分别位于这两个柱筒(71、72)内。

身体托架机构的设置,使海绵垫相对于床体的高度能够调整,针对不同体型的人自由进行调整,增强了设备的实用性能,同时海绵垫的前后两端安装弹簧,增强了患者的舒适感。使用时,转动转动轴(40),带着蜗轮(50)一起转动,由于蜗杆(60)与蜗轮(50)啮合,故蜗杆(60)在蜗轮(50)转动时可上下移动,从而调节海绵垫20的高度;蜗杆蜗轮底座(70)可起到限位作用,限制住蜗杆60,防止其摆动,从而保证了蜗杆(60)和蜗轮(50)始终相啮合。

对于上述的身体托架机构,其中的蜗轮(50)、蜗杆(60)可以对应地置换为齿轮、齿条,而蜗杆蜗轮底座(70)则置换为齿条齿轮底座。

转动轴(40)一端伸出床体(10)外且其上设置有转动手轮(41)。这样设置后,方便通过转动转动手轮(41)来进行转动轴(40)的转动。

所述调节通孔位于床体床面的中央。调节通孔设在床面中央,可提高身体托架机构调节的有效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