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医用助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77158发布日期:2019-10-15 18:13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医用助行器的制作方法

本多功能医用助行器涉及一种老弱伤残康复行走的辅助器具,尤其是多功能医用助行器。



背景技术:

本人在前发明专利201320220394.2多功能扶行车和实用新型专利201420609945.9自助扶行车,使用者跌倒时不会倒在地上受伤,尤其下肢手术患者康复治疗时可防止二次受伤,避免手术失败;但当跌倒坐下软座而自动刹车后,下脚管着地,无法坐着让护理者推走移动,有关使用尚有若干不足之处,为此,又进一步做出一系列创造性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多功能医用助行器由两边车架及双横管工字架、小门、脚轮和柔性座位组成,左右边架用铝合金管弯成前脚管、顶管及后脚管,再与中侧管固接构成,通过双横管工字架与有弹珠扣或滑动管插钩扣的小门及M形码圈连接两边架,再用挂带把有坐便底座圈及座面布的软座挂到车架四周顶管挂扣圈上,有弹珠的四脚管套上多孔调节脚管轮,特别是:

a、在调节脚管和支脚管及弹簧的连接片外加装锁片,锁片一头有孔连接调节脚管,另一头下边有至少一个缺口,可以扣入支脚管与连接片的连接螺栓,锁片上边有折边;锁片一头的孔附近有下凸出,与该凸出对应的连接片位置有小凹坑,在调节脚管和支脚管的连接头中,支脚管侧有限位螺栓;

b.也可以在调节脚管下端固接刹车片;在调节脚管下段有话动内套管,内套管有纵向沟槽对应调节脚管的下通孔用螺栓活接内套管和调节脚管,内套管的上通孔对应调节脚管的上通孔可横穿插销,或螺栓,或弹珠;内套管下端固接轮廓;内套管下段内置弹簧;

c.在金属管/杆弯成的小门框外有左上弯头和左下头,在小门左上弯头的下侧孔装弹珠,左边架前脚管上、中段各固接M形固定码圈,右边架前脚管上段固接上、下定位圈,连体M码铰左圈活接小门右边管,其右圈活接右边架前脚管上、下定位圈之间,小门左上弯头经弹珠活插左边架前脚管上段M形码圈,同时小门左下头活插左边架前脚管中段M形码圈;

d.也可以用金属管/杆弯成左上角有横向支管的小门门框,其左上支管端安装滑动管插钩扣替代弹珠作门闩,该插钩扣闩门时活插左边架前脚管上段M码的小方框,同时小门左下头活插左边架前脚管中段M码圈,小门右边管也经连体M码铰活接右边架前脚管;

e.还可以不用小门,而把软座各挂带变更为:软座挂带各有至少一条挂在左右边架顶管及前后顶管或横带,另有至少一条前横带或横管的两头分别连接在左右边架的顶管或前脚管上,还有至少一条前挂带挂到前横带或横管上,各挂带长短可调节;此方案的托脚马镫挂到前横带或横管或下侧管与前脚管的连接处;

f.小门右边管有至少一个销钉凸出,与其对应的M码铰左上位置有至少一个缺口,闩门时销钉扣入对应缺口;

g.工字架或小门的下横管有可调长短的挂带经搭扣或挂扣悬挂托脚马镫;

h.也可以在前调节脚管下端固接连接框,连臂管/杆一头活接连接框,另一头连接托脚板,连臂管/杆可沿与连接框的连接轴转动折叠;

i.工字架的二横管上面安装折叠桌板,该桌板用半圆箍活接工字上横管,并用L码活接窗钩或气弹簧液压油缸支撑杆或条片连角片的折叠机构,再经L码连接工字下横管;

j.软座后有柔性靠背,用海绵芯外包布背面套圈穿过软座挂带挂到挂扣圈上,靠背顶有搭扣带挂到软座后顶管上;

k.在工字架横管、二边架及小门顶管各固接至少一个挂扣圈。

也可以工字架上横管上面用半圆箍活接桌板,桌板底面至少一边角固接窗插销,插销杆尾端可插入与插销杆对应位置的工字架套管的孔中。

其中,a中所述的锁片一头活接调节脚管与连接片的连接螺栓,另一头下边内缺口在支脚管合拢需要锁定时,扣到支脚管与连接片的连接螺栓,其外缺口在支脚管不必锁定时扣到二连接片的连接螺栓,或在调节脚管和连接片的连接螺栓附近的连接片小凹坑与锁片下凸出叠合,使不锁时的锁片定位;也可以锁片一头活接支脚管与连接片的连接螺栓,其另一头下边内缺口在支脚管要锁定时扣到调节脚管与连接片的连接螺栓,不必锁定时外缺口扣到二连接片的连接螺栓。

其中,d中所述的小门左上滑动管插钩扣这样构成:门顶左上横支管外面套接中连管,中连管外面左段套上滑动管,滑动管右头有拉钉可沿中连管滑槽滑动连接中连管,滑动管左端管口内放置弹簧,中连管左端固接钩扣,钩扣的钩端于闩门时活插左边架前脚管上段M码小方框。

其中,右边架前脚管上段的连体M形码铰由上、下M码与中间连片连体构成半边,二个半边对合,其左圈活接小门右边管,其右圈活接右边架前脚管上下定位圈之间,中间连片上、下孔用螺栓接合成连体M码铰。

本多功能医用助行器在发明专利多功能扶行车和实用新型专利自助扶行车的基础上进一步作出一系列创造性的改进;形成兼具多种功能:可自动扶持、自动刹车、自动定位、有效防跌伤的扶行车、简易调节就变换为可坐着推走的小轮椅及方便一次性清理大便的坐便椅,还有折叠桌板及柔性靠背,一物多用,可大大方便护理,让用者不怕跌伤折寿,多行走血液流通,延年益寿之余,又能轻便折叠、简洁存放携运,实乃老弱伤残护理保平安必备神器!

附图说明

图1.伸缩可锁支脚轮结构图。

图2.伸缩可锁刹车片脚轮构造图。

图3.左上角有横向支管的门框简图。

图4一种滑动管插钩扣门闩剖面图。

图5.左边架上段M码圈截面图。

图6.右边架上段M码铰截面图。

图7.一种弹珠门闩的小门简图。

图8.连臂管脚托板构造图。

图9.挂带悬挂马镫示意图。

图10.连体M形码铰半边图。

图11.医用助行器部份立体图。

图12.窗钩扣折叠桌板简图。

图13.条片折叠桌板图。

图14.柔性靠背图。

图15.气弹簧支撑杆折叠桌板图。

图16窗插销折叠桌板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用钢管制成有多孔调节孔17的调节脚管1和支脚管5,用钢片冲成连接头3和连接片8,连接头3焊接到调节脚管1上段;用钢片冲出一头有孔11,另一头下边有缺口14、15,上边有折边16的锁片,再用螺栓螺母把上述配件和弹簧6、调节螺栓2连接成如图1的伸缩可锁的脚轮部件;连接头3中限位螺栓4使支脚管5保持微斜,如图11,当人坐下或压下调节脚管1时撑开支脚管5,使调节脚管1着地而自动刹车,如图1,此时锁片10的缺口14离开螺栓12,处于不锁状态;也可以把缺口15扣入螺栓13,或把锁片10的下凸出18转到与连接片的小凹坑19叠合而使锁片10定位;当人站起,压力减小,弹簧6使支脚管5合拢,调节脚管1离地升起,恢复轻手扶行;若晕倒或坐下需推走时,就必须锁定支脚管5,把住折边16下压,使锁片10的缺口14扣入螺栓12,支脚轮7就不会张开,坐着就可以推走,或自己用脚尖向后顶地,也可以坐着短距离移动;如图9,把马镫82车缝挂带80和搭扣81后,挂到图11的小门下横管109,以便坐着推走时把足放在马镫82上。

如图2,也可以在调节脚管21下端固接刹车片26;在调节脚管21下段有话动内套管22,其中有纵向沟槽24对应调节脚管21的下通孔23用螺栓23活接内套管22和调节脚管21,使调节脚管21和螺栓23可在沟槽24内上下移动;内套管22下段放置弹簧25,当人坐下或压下调节脚管21时,压下弹簧25,使刹车片26下移压住车轮28而自动刹车;当人站起,压力减小时弹簧25使螺栓23和调节脚管21上升,刹车片26离开车轮28而恢复运行,人站车内就可以轻手扶行;此时脚轮处于不锁状态,若需锁定,就在内套管22的上通孔20,对应调节脚管21的上通孔20横穿插销20,或螺栓20,或弹珠20,锁住内套管22及固

接内套管22下端的轮廓27和车轮28不会向上收缩,仍能行走,以便人坐下软座时可让人推走;若要开锁,只要拔出插销20即可。

如图11,用钢管制成有左右套管和上下横管的工字架52,用铝合金管弯成左边架56和右边架62,其后脚分别穿过工字架52左右套管,再连接二边架下侧管95和大小收缩管97、98;用铝合金管制成如图7的小门59,如图10,用钢片冲成上M码89、下M码88及其连片87构成的连体M码铰61,如图7,再用连体M码铰61把小门右边管69连接到右边架62的前脚64上段;把M码66、58分别固接到左边架56上段;提起小门59,把其带弹珠68的左上弯头57插入左上M码圈58,其左下头67插入左下M码圈66,则构成如图11医用助行器的主架。

如图1、图11,把图1制成的伸缩可锁脚轮部件套入四脚下有弹珠的图11主架后二脚,其前二脚套入有多孔调节孔及刹车万向轮的调节脚管轮108,如图11,主架上头四周有挂扣圈104,由帆布底座圈和海绵或网布座面布、搭扣连成的软座107经各挂带105挂到上头各挂扣圈104,则构成本发明医用助行器,兼具多种功能:扶行车,小轮椅、坐便椅、折叠桌板及软靠背,一物多用!如图11,作扶行车用时,先按下小门59左上弯头57的弹珠68,提起小门59打开,人站车内面向小门,再关门并提起,按下左上弯头57的弹珠68并插入M码圈58,同时,小门左下头67插入M码圈66,小门右边管销钉65也扣入缺口65,然后,把软座107上面的前挂带110从后向前穿过两腿之间挂到前面门顶挂扣圈106上,就可扶车慢行,若倒下即坐下软座,不会倒地受伤;坐下时,支脚管5张开,调节脚管1着地而自动刹车;如图1,若需坐着推走,先站起片刻,弹簧6使支脚管5合拢,把锁片10的上折边16压下,使缺口14扣入螺栓12,锁住后面二脚的支脚轮7不会张开,就变换成小轮椅,可坐着推走;开锁时,把折边16提起,使缺口14离开螺栓12,也可使缺口15扣入螺栓13,或把锁片10的下凸出18转到与连接片的凹坑19叠合而使锁片10定位;如图11,作坐便椅时,掀开软座107的座面布,下面放置便桶,可坐在底座圈上大小便,也可整架推入坐厕或蹲厕上坐在底座圈直接大小便,不必在下面放便桶,无须倒粪便及洗便桶,或用环保塑料袋垫在便盆上大便,然后打结好袋口,丢入垃圾桶,不必倒粪便及清洗便盆。

如图3,也可以制成门框59,左下头67及左上横向支管54构成的小门,其左上铝支馆54左端安装图4的滑动管插钩扣,如图4,在门顶左上铝支管端54用拉钉34套接钢的中连管32,其32外面左段套上钢的滑动管31,其31右头用拉钉36可沿中连管滑槽35滑动连接中连管32,滑动管31左端管口39内放置弹簧37,中连管32左端固接钩扣38;如图11,连体M码铰61右铰圈活接右边架上段二定位圈63之间,其左铰圈活接小门右边管69,如图6,小门右边管上段有凸出销钉65在闩门时扣入连体M码饺61左上缺口60,以防止小门摆动;如图3,提起图3的小门59,如图4,握住滑动管31后推向右,使弹簧37压缩,露出插钩38插入图5的左边架前脚管56上段M形码42的右方框44,松手让弹簧37把滑动管31向左推回小方框44周围,框住插钩38不会向上脱扣而闩门,同时,小门59左下头67也插入M码圈66,销钉65也扣入缺口60;要开门时,只要握住滑动管31后推向右并提起,使钩扣38离开小方框44,同时左下头67也拔出M码圈66,销钉65也脱出缺口60,即可向外推开小门。总之,上述这种滑动管插钩扣门闩虽然复杂一点,成本贵一点,但比图7的弹珠68门闩好很多,易开易关又不易脱扣!更适合老弱伤残者使用。

如图11,去掉小门59和M码58、66及M码饺61,在左边架56顶管加装挂扣圈101,在右边架62顶管加装挂扣圈103,把前横带(虚线)102左头挂到挂扣圈101,其右头挂到挂扣圈103,把软座107的前挂带110挂到前横带102上,则变更为无小门加横带的医用助行器;使用时,先把前横带102左头脱出挂扣圈101,把前挂带110脱离前横带102,人站入,面向前,把前挂带110从后向前穿过二腿之间,挂到前横带102上,再把前横带102左头挂到挂扣圈101,则可扶车慢行;暂时不用可把前横带102左头脱出挂扣圈101,把前挂带110脱离前横带102即可让人走出。另外,如图9,把马镫82套挂带80,并车缝搭扣81后,如图11,挂到前横带102或左、右边架的下侧管95与前脚管交接处,以便坐着推走时把脚放在马镫82上。

如图11,拆去大收缩管98和小收缩管97,用形插销插入工字左右套管孔100定形,工字上横管中间52处加装挂扣圈,在小门顶管两头加装二个挂扣圈;把软座前后调转,挂带110改挂到工字上横管中间52处挂扣圈,后二条挂带改挂到小门顶管两头的挂扣圈;使用时,开门后脱出侧挂带和工字前挂带,人站入,面朝工字,背向小门;又把万向轮108下脚管换到工字二边管下,把伸缩轮脚管1换到小门二边管下:这样,就可以在工字横管装折叠桌板,并在小门内装柔性靠背。

如图12,在工字上横管114上用半圆箍113活接桌板112;在工字下横管116上固接下L码115,在桌板112底面固接上L码118,把窗勾扣117上头活接上L码118中孔,其钩端可插入下L码115中孔,以支撑桌板112保持水平桌面;当需要折叠时,从下L码115中孔抽出窗钩117,并压下桌板112左头,使其沿上横管114为轴旋转到竖直位,以便存放携带。

如图13,也可以把图12中的窗钩117换成图13中的条片126与角片125,角片125的折边128顶住条片126边缘而保持支撑桌板112平放;折叠时,沿箭头方向推动条片126和角片125向内移动,另一手压下桌板112左头,使其沿上横管114为轴旋转到竖直位;如上逆向操作又可摆平桌板。

如图14,在底布130背面车缝挂带132,其二头缝上搭扣131和133,再如图位置缝上套带134、137,其二侧边固接底布130,上下边不车缝,留空可穿过软座挂带;然后,把上述缝好的底布130与海绵芯135及面布136,缝合成柔性靠背;再把靠背底面130靠在小门内顶管边,把挂带132绕过顶管向下,使搭扣毛面131扣到下面勾面133上,并把软座后二条挂带穿过套带137、134向上挂到顶管二挂扣圈上,则成多功能医用助行器的柔性靠背。

如图15.还可以把图12中的窗勾117换成图15中的气弹簧或液压油缸140、141,活塞杆140上头活接L码118,缸体141下头活接下L码115,支撑杆140伸展时支撑平桌板112;压下桌板112左头,使它以工字上横管114为轴反时针旋转,就能转动折叠成竖直位,此时伸缩支撑杆140收缩;反之,顺时针转动桌板112,又可重新摆平桌板112。

如图16,也可以桌板112用半圆箍113活接在工字上横管114上面,在桌板112底面靠近工字套管的边角固接窗插销149,当插销尾端147插入对应位置的套管孔146中,就使桌板112定位在平桌板;当插销杆148向左抽出套管孔146时,桌板112就向较重的外边垂下,从而转动折叠到竖直位。

(注:为保持图11总图图面清晰可辨识,不宜把桌板和靠背都画到总图上,只好分开表达在图12至图16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