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高张力结无痛拆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2875发布日期:2019-05-11 00:47阅读:542来源:国知局
外科高张力结无痛拆线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外科高张力结无痛拆线器。



背景技术:

外科手术缝合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高张力结,高张力结一般是缝合刀口两侧距离较大,常见于刀口内局部病变组织切除较多,导致刀口两侧皮肤距离较大,缝合时两侧皮肤牵拉剧烈,张力显著提高,就出现高张力结。外科高张力结的问题在于高张力导致缝线嵌入皮肤,不像普通缝线那样明显外露,高张力结只有打结后的线头露出刀口,线结部分深入组织内,这就使得高张力结的拆除非常困难和痛苦。

现外科高张力结多用普通剪刀或特制剪刀拆取,拆线时需要用镊子提起线头,尽量牵拉缝线至线结部分露出刀口皮肤,剪刀才能伸入缝线与皮肤之间并剪断。这种传统的拆线方法不仅效率低,而且具有很大的风险。因为拆线时需要提取牵拉缝线,高张力结本身缝合时张力高,捆扎组织非常紧,再进一步牵拉很容易导致缝线割破刀口组织,出现出血,刀口局部出血损伤风险很大。同时牵拉导致患者疼痛感强烈,本身刀口愈合过程中患者刀口部位痛觉比较敏感,用力的牵拉缝线刺激会更让患者难以忍受。即使这样,部分张力过高的线结也难以拆下,导致部分高张力结拆取失败风险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简单快速拆取各种高张力结,且安全性提升,出血发生率低,效果良好的外科高张力结无痛拆线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的:

外科高张力结无痛拆线器,包括手柄和刀片,所述手柄一端与刀片的一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的另一端连接有导引头,所述导引头为周边圆钝的块状,所述导引头直径大于刀片宽度,所述刀片为一侧或双侧设置有刀刃。使用方法:用镊子夹住外露的线头,将导引头插入线结,刀片的刀刃即可切除线结。因为缝线紧压于组织上,线结张力较高,绝大多数情况下,拆线器插入后刀刃即可切断缝线,线结张力较低时,也可以持手柄来回拖动,以切断缝线。拆线器是与皮肤成一定角度倾斜状态插入线结,因此刀片即使两侧设置刀刃,其下部的刀刃也不会接触皮肤,当然也不存在误伤皮肤的机会。本发明刀片纤薄,刀刃更锋利,刀刃在拆除多根缝线后锐利程度会下降,采用双面刀刃可以增加拆线器拆线数量,减少产品的用量。

手柄可以采用片状手柄,刀片与手柄一次成型,制造更方便且成本较低。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引头为圆球形、蛋形或边缘设有圆弧倒角的方块形。导引头引导刀片插入线结,防止刀刃损伤组织,所以导引头要圆钝不伤组织,最佳方案是采用圆球形的结构,其次是蛋形,也可以采用所有边缘经圆弧倒角的方块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刀片宽度为0.5~2.0毫米,所述导引头直径为0.6~2.5毫米。对于大多数的外科线结,可以采用1.5毫米左右宽度的刀片,相应的导引头直径也较大,更耐用;对于眼科、五官这样采用很细缝线、缝合直径很小的线结,其刀片可以采用更窄的尺寸,以适应更小的线结直径。导引头要撑开线结一个较小的容纳刀片的空隙,使刀刃能够切割缝线,同时防止刀刃损伤组织,所以导引头直径要略大于刀片宽度。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手柄与刀片之间设有过渡部,所述过渡部宽度自手柄向刀片渐次缩窄。过渡部增加手柄与刀片连接的稳固度,防止刀片扭转变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刀片设有刀刃的对侧设有圆钝边缘的增厚部。采用单刃设置时,可以在刀片背部设置增厚部,增厚部能够显著提高刀片的硬挺度和稳固度,避免刀片扭转变形,尤其是针对眼科使用的窄宽度的刀片,增厚部显著提高刀片防扭转变形的性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刀片为直条形或长弧条形,所述刀刃设置于刀片长弧条形内圈侧。直条形刀片适应于绝大多数情况,长弧条形的刀片更适宜张力不是很高的需要往复来回切割的线结。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刀片长轴与手柄长轴同轴设置。同轴设置的刀片适合双面刀刃,可以加倍增加使用次数。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刀片长轴位于手柄一侧。单侧设置的刀片适合单面刀刃,适合更小的线结、更小的使用空间,如眼科手术线结。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手柄上设有容纳手指穿过并握持的指环,所述指环外周设有方便两指夹紧手柄的压持部。指环使拆线器握持更有力,切除缝线时更稳定,也更轻松。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指环为竖向或横向排列的能够容纳两指的双指环。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拆解外科高张力缝线的外科高张力结无痛拆线器,其拆线安全性高,不需要提拉线结远离皮肤和组织,不易发生拆线再出血,产品一体成型设置,可以一次性使用,避免交叉感染;制作成本较低,可回收。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外科高张力结无痛拆线器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图1中A-A向剖视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外科高张力结无痛拆线器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图3中B-B向剖视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外科高张力结无痛拆线器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外科高张力结无痛拆线器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外科高张力结无痛拆线器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附图1和2所示,外科高张力结无痛拆线器,包括手柄4和刀片2,所述手柄4一端与刀片2的一端连接,所述刀片2的另一端连接有导引头1,所述导引头1为圆球形,所述刀片2为直条形,所述刀片2双侧设置有刀刃21。所述刀片2长轴与手柄4长轴同轴设置。手柄4为片状手柄,刀片2与手柄4一次成型,制造更方便且成本较低。

当然,所述导引头也可以蛋形或边缘设有圆弧倒角的方块形,只要是周边圆钝的块状,能够避免插入时损伤组织即可。

所述刀片2宽度为0.5~2.0毫米,所述导引头1直径为0.75~2.5毫米。所述导引头1直径大于刀片2宽度,更好保护组织不被误伤。

所述手柄4与刀片2之间设有过渡部3,所述过渡部3宽度自手柄4向刀片2渐次缩窄。过渡部3改善刀片2结构强度,使之不易变形。

实施例2:如附图3和4所示,外科高张力结无痛拆线器,包括手柄4和刀片2,所述手柄4一端与刀片2的一端连接,所述刀片2的另一端连接有导引头1,所述导引头1为圆球形,所述导引头1直径大于刀片2宽度,所述刀片2一侧设置有刀刃21,所述刀刃21的对侧设有圆钝边缘的增厚部22。

所述刀片2为直条形。所述刀片2长轴位于手柄4一侧,具体的讲,刀片2一侧边缘与手柄4一侧边缘同一直线上。

所述刀片2宽度为0.5~2.0毫米,所述导引头1直径为0.75~2.5毫米。

所述手柄4与刀片2之间设有过渡部3,所述过渡部3宽度自手柄4向刀片2渐次缩窄。

实施例3:如附图5所示,外科高张力结无痛拆线器,包括手柄4和刀片2,所述手柄4一端与刀片2的一端连接,所述刀片2的另一端连接有导引头1,所述导引头1为圆球形,所述刀片2宽度为0.5~2.0毫米,所述导引头1直径为0.75~2.5毫米,所述导引头1直径大于刀片2宽度。

所述刀片2为长弧条形,损伤刀片2远离手柄4的一端向手柄4轴心弯曲,所述刀片2一侧设置有刀刃21,所述刀刃21设置于刀片2长弧条形内圈侧。

所述手柄4与刀片2之间设有过渡部3,所述过渡部3宽度自手柄4向刀片2渐次缩窄。

实施例4:如附图6所示,外科高张力结无痛拆线器,包括手柄4和刀片2,所述手柄4一端与刀片2的一端连接,所述刀片2的另一端连接有导引头1,所述导引头1为圆球形,所述刀片2宽度为0.5~2.0毫米,所述导引头1直径为0.75~2.5毫米,所述导引头1直径大于刀片2宽度。

所述刀片2为长弧条形,损伤刀片2远离手柄4的一端向手柄4轴心弯曲,所述刀片2一侧设置有刀刃21,所述刀刃21设置于刀片2长弧条形内圈侧,所述刀刃21的对侧设有圆钝边缘的增厚部22。所述刀片2长轴位于手柄4一侧,具体的讲,刀片2一侧边缘与手柄4一侧边缘同一直线上。

所述手柄4与刀片2之间设有过渡部3,所述过渡部3宽度自手柄4向刀片2渐次缩窄。

如附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手柄4上设有容纳手指穿过并握持的指环41,所述指环41外周设有方便两指夹紧手柄4的压持部42。所述指环41为横向排列的能够容纳两指的双指环。这种手柄4更易于牢固握持,不易滑脱和意外损伤组织。

实施例5:如附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指环41为竖向排列的能够容纳两指的双指环,所述指环41上部设有方便两指夹紧手柄4的压持部42。本实施例中其余部分与实施例4相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