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水泥型椎间融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22220发布日期:2019-04-29 12:25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骨水泥型椎间融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脊柱手术的椎间融合器,尤其是一种骨水泥型椎间融合装置。



背景技术:

常规椎间融合器主要用于脊柱手术如:脊柱的不稳定手术需要固定融合,颈椎、腰椎间盘突出椎间盘摘除后椎间隙植骨融合手术。常规的cage将自体骨或者自体骨和同种异体骨混合置入期中的空隙后嵌紧,再植入椎间隙,让植入骨和邻近的椎体骨融合后获得脊柱的稳定,其中间必须植入的是骨头。必须等到骨愈合后才能获得初步稳定需要的时间大概需要3-6个月,骨愈合塑性良好一般需要两年。患者需要卧床制动的时间很长。常规的椎间融合器有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材质的和钛合金的,还有多孔钽椎间融合器。但都需要植入自体骨和同种异体骨,植入椎间隙后需要骨长入,如果植入骨量不够,固定不牢固,感染等因素造成植入骨不愈合,不长入,椎间融合器就会出现松动,进一步造成内固定长期承受较大的应力而疲劳断裂,进而造成手术的失败。需要从新翻修手术,给患者造成巨大痛苦。而且对于年龄较大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植入椎间融合器,因为骨质疏松无法嵌紧,而采用直接植骨的手术方式需要卧床的时间需要3-6个月的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置入后可以即刻和永久获得腰椎的稳定支撑的骨水泥型椎间融合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提出包括骨水泥型融合器、注射杆、安装螺杆,

注射杆内设有注射通孔,其一端敞口,另一端设有定位凸块,定位凸块上开有与注射通孔同轴线且连通的内孔;

安装螺杆一端设有端盖,另一端为螺纹头,安装螺杆穿过注射杆的注射通孔,其螺纹头与骨水泥型融合器螺纹连接;

所述骨水泥型融合器内设空腔,其工作面上设有多个凸起的棘钉,棘钉上开有长通孔、工作面上开有短通孔,长通孔、短通孔均与空腔相通,骨水泥型融合器上设有与安装螺杆的螺纹头相配合的螺纹孔,还设有与定位凸块相配合的定位凹孔。

优选地,骨水泥型融合器设有上、下两工作面,注射杆上固连着手柄。

定位凸块包括块体、块体上延伸的两凸杆,两凸杆位于内孔两侧,所述骨水泥型融合器上的定位凹孔是与两凸杆形状相适应的两个分凹孔。

定位凸块前部设有两凸棱柱,两凸棱柱对称地设于内孔两侧,所述骨水泥型融合器上的定位凹孔是与定位凸块前部形状相适应的定位槽孔。

所述骨水泥型融合器为扁平块状,其厚度可根据需固定的两相邻节段椎体之间的间距设定或选用,骨水泥型融合器为椭圆块、半圆块、月牙块、水滴型块或其他不规则形状块,其形状与所要定位的节段椎体预留安装空间相适应。

所述多个尺寸不同、厚度不同或形状不同的骨水泥型融合器组合成骨水泥型融合器模组套,以备使用时根据椎间的安装空间选用。

其还包括可拆卸的注射器,当骨水泥型融合器已安装到椎间设定位置时,注射杆保持原位置,将安装螺杆反向拧出退离注射杆,注射杆保持原位置,将注射器与注射杆密封连接。

所述棘钉的钉尖向注射杆方向倾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骨水泥型融合器的工作面上设有多个凸起的棘钉,棘钉起到增加骨水泥型融合器与上下节段椎体之间的摩擦,棘钉刺入上下节段椎体之间的软组织内,便难以移动,防止骨水泥型融合器退出,棘钉上、工作面上开有长、短通孔,棘钉上的开孔同是骨水泥向椎体灌注的通道,使骨水泥灌注到邻近节段椎体之间,将椎间融合器和邻近节段瞬间融合成一个整体,融合器工作面上的开孔可以使骨水泥渗入到邻近椎体骨面和融合器表面,使融合器获得和椎体接触面的固定,骨水泥固化后可以获得即刻和永久的稳定;且这种棘钉高、工作面低的立体结构,形成一个基架体,使骨水泥有所依附,骨水泥固化后更稳固;注射杆上连接着定位凸块,而骨水泥型融合器上设有与定位凸块相配合的定位凹孔,可以在安装螺杆反向拧出时,注射杆通过定位凸块撑住骨水泥型融合器承受住安装螺杆反向拧出时的反作用力,以便不使骨水泥型融合器的上、下工作面接触的上下节段椎体之间的软组织受反作用力。安装螺杆反向拧出后,骨水泥型融合器和注射杆保持原位置,通过骨水泥注射器将骨水泥注入骨水泥型融合器空腔,通过长通孔、短通孔向邻近节段椎体灌注,将椎间融合器和邻近节段瞬间融合成一个整体,骨水泥固化后实现邻近节段间的连接和稳定支撑,再将注射杆退出。棘钉的钉尖向注射杆方向倾斜,如倒刺般起到防止退出的作用。

总之,本实用新型可以将骨水泥直接注入骨水泥型融合器空腔中,并通过长、短通孔使骨水泥向邻近节段椎体灌注,将椎间融合器和邻近节段瞬间融合成一个整体,可以获得即刻和永久的稳定,可以使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可以使患者3-7天生命体征稳定和伤口情况稳定即可下床活动。特别老年患者骨质疏松不适合置入常规融合器时,可以置入该骨水泥型融合器可以即刻和永久获得腰椎的稳定,对于避免长期卧床造成的并发症有着明显、巨大的优势。总之,本装置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骨水泥型融合器与定位凸块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骨水泥型融合器与定位凸块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骨水泥型融合器与定位凸块部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骨水泥型融合器1、注射杆2、安装螺杆3、注射通孔4、端盖5、螺纹头6、工作面7、棘钉8、长通孔9、短通孔10、螺纹孔11、手柄12、块体、两凸杆14、分凹孔15、两凸棱柱16、定位槽孔17。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照图1、2,本实施例包括骨水泥型融合器1、注射杆2、安装螺杆3,注射杆内设有注射通孔4,其一端敞口,另一端设有定位凸块,定位凸块上开有与注射通孔同轴线且连通的内孔;安装螺杆3一端设有端盖5,另一端为螺纹头6,安装螺杆3穿过注射杆2的注射通孔4,其螺纹头与骨水泥型融合器1螺纹连接;所述骨水泥型融合器1内设空腔,有上、下两工作面7,工作面7上设有多个凸起的棘钉8,棘钉8上开有长通孔9、工作面上开有短通孔10,长通孔9、短通孔10均与空腔相通,骨水泥型融合器1上设有与安装螺杆的螺纹头相配合的螺纹孔11,还设有与定位凸块相配合的定位凹孔。注射杆上固连着手柄12。定位凸块包括块体13、块体上延伸的两凸杆14,两凸杆14位于内孔两侧,所述骨水泥型融合器1上的定位凹孔是与两凸杆形状相适应的两个分凹孔15。所述骨水泥型融合器1为扁平块状,其厚度可根据需固定的两相邻节段椎体之间的间距设定或选用,骨水泥型融合器1为椭圆块、半圆块、月牙块、水滴型块或其他不规则形状块,其形状与所要定位的节段椎体预留安装空间相适应。其还包括可拆卸的注射器,当骨水泥型融合器1已安装到椎间设定位置时,注射通孔4保持原位置,将安装螺杆3反向拧出,退离注射杆2,注射杆2保持原位置,将注射器与注射杆2密封连接。

实施例二

参照图3、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定位凸块与定位凹孔结构不同。定位凸块前部设有两凸棱柱16,两凸棱柱16对称地设于内孔两侧,所述骨水泥型融合器1上的定位凹孔是与定位凸块前部形状相适应的定位槽孔17。

实施例三

参照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棘钉8的钉尖向注射杆方向倾斜,起到防止退出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