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科用助吸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23485发布日期:2019-06-26 01:33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呼吸科用助吸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呼吸科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呼吸科用助吸器。



背景技术:

一些患有呼吸科疾病的病人,需要使用到助吸器进行辅助呼吸用,常见的助吸器为吹气式助吸器,这种助吸器虽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但是其固定方式不牢靠,极易因病人的动作而滑落,且这种助吸器只能单纯的吹出气体,对呼吸道堵塞的病人的用处不大,针对以上缺点,需要对现有的呼吸科用助吸器做出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呼吸科用助吸器,其囊状出气头设计,能够将出气头塞入患者鼻腔内,既进一步的固定住了出气头,又协助患者扩张鼻腔,有助于吸气,气囊只有在充气时才能鼓起,增加了设备的使用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依次串联设置的气泵、加湿瓶、药剂瓶、出气头,其中气泵的出气口连接设置有一号导气管,一号导气管密封插设在加湿瓶内,且与加湿瓶底部接触设置,二号导气管固定设置在加湿瓶瓶口,且二号导气管与加湿瓶贯通设置,二号导气管通过三通接头分别与三号导气管和药剂瓶连接设置,药剂瓶内插设固定有吸水棉条,且吸水棉条的一端设置于三通接头内,所述的三号导气管远离三通接头一端的端头固定贯通设置有出气头;所述的出气头包含出气管、气囊、应急管,其中出气管密封穿设在气囊上,出气管的两端露设在气囊外,出气管上穿设有数个出气孔,出气管一端与三号导气管端头贯通密封固定,应急管密封穿设固定在气囊上,且应急管两端露设在气囊外。

进一步的,所述的三号导气管上固定设置有固定架,所述的固定架包含固定座、呼吸面罩、固定腿,其中固定腿通过转轴铰接设置在固定座上,呼吸面罩固定设置在固定座上,固定座上固定设置有固定夹,三号导气管通过固定夹夹设固定在固定座上,且三号导气管穿设在呼吸面罩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号导气管上串联设置有流量控制阀。

进一步的,所述的药剂瓶瓶口旋设有密封盖,药剂瓶通过密封盖与三通接头连接设置,密封盖旋设在三通接头上,吸水棉条穿设固定在密封盖上,且吸水棉条一端露设在密封盖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的密封盖内设置有空腔,密封盖上侧壁上开设有开口,且开口与空腔贯通设置,密封盖内壁上设置有滑槽,密封盖侧壁上穿设有密封板,且密封板滑动设置在滑槽内,密封板四边固定设置有密封圈。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呼吸科用助吸器,其囊状出气头设计,能够将出气头塞入患者鼻腔内,既进一步的固定住了出气头,又协助患者扩张鼻腔,有助于吸气,气囊只有在充气时才能鼓起,增加了设备的使用安全性,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出气头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密封盖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气泵1、一号导气管2、流量控制阀3、加湿瓶4、二号导气管5、三通接头6、药剂瓶7、密封盖8、吸水棉条9、空腔10、开口11、滑槽12、密封板13、密封圈14、三号导气管15、固定架16、固定座17、固定夹18、呼吸面罩19、固定腿20、出气头21、出气管22、出气孔23、气囊24、应急管2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看如图1-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包含依次串联设置的气泵1、加湿瓶4、药剂瓶7、出气头21,其中气泵1的出气口密封螺纹连接有一号导气管2,一号导气管2密封插设在加湿瓶4内,且与加湿瓶4底部接触设置,二号导气管5螺纹旋设在加湿瓶4瓶口,且二号导气管5与加湿瓶4贯通设置,二号导气5管通过三通接头6分别与三号导气管15和药剂瓶7连接设置,药剂瓶7内插设固定有吸水棉条9,且吸水棉条9的一端设置于三通接头6内,所述的三号导气管15远离三通接头6一端的端头旋接贯通设置有出气头21;所述的出气头21包含出气管22、气囊24、应急管25,其中出气管22密封穿设在气囊24上,出气管22的两端露设在气囊24外,出气管22上穿设有数个出气孔23,出气孔与气囊内部贯通设置,出气管22一端与三号导气管15端头贯通密封螺纹固定,应急管25密封穿设固定在气囊24上,且应急管25两端露设在气囊24外。

进一步的,所述的三号导气管15上固定设置有固定架16,所述的固定架16包含固定座17、呼吸面罩19、固定腿20,其中固定腿20通过转轴铰接设置在固定座17上,其结构原理与眼睛镜腿相同,呼吸面罩19胶粘固定在固定座17上,固定座17上焊接固定有固定夹18,三号导气管15通过固定夹18夹设固定在固定座17上,且三号导气管15穿设在呼吸面罩19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号导气管2上串联设置有流量控制阀3,目的是控制气流大小。

进一步的,所述的药剂瓶7瓶口旋设有密封盖8,药剂瓶7通过密封盖8与三通接头6连接设置,密封盖8旋设在三通接头6上,吸水棉条9穿设固定在密封盖8上,且吸水棉条9一端露设在密封盖8外侧,目的是方便更换药剂瓶7。

进一步的,所述的密封盖8内设置有空腔10,密封盖8上侧壁上开设有开口11,且开口11与空腔10贯通设置,密封盖8内壁上设置有滑槽12,密封盖8侧壁上滑动穿设有密封板13,且密封板13滑动设置在滑槽12内,密封板13四边胶粘固定有密封圈14,目的是方便将药剂瓶7与三通接头6分隔开。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是:加湿瓶4内装水,气泵1供气,经一号导气管2在加湿瓶4内加湿,最终经过二号导气管5、三号导气管15从出气头21喷出,进入使用者鼻腔;出气头21的气囊24塞入使用者鼻腔内,当供气时,出气管22向鼻腔内供气,同时气体从出气孔23溢出,向气囊24充气,气囊24充气膨胀塞紧在鼻腔内,从而固定住出气头21;三号导气管15通过固定夹18固定在固定座17上,固定腿20架设在使用者耳朵上,固定座17通过固定腿20固定;药剂瓶7内装有易挥发的有助于顺通呼吸道的药剂,吸水棉条9浸在药剂内协助挥发,气体从二号导气管5经由三通接头6进入三号导气管15,气体从三通接头6内经过。带出挥发的药剂,当不需要混入药剂时,推紧密封板13将密封盖8的空腔10的下半部分密封住,此时,露设在外的吸水棉条9同时被密封板13压入到空腔10下半部分。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所具有的优点是:其囊状出气头设计,能够将出气头塞入患者鼻腔内,既进一步的固定住了出气头,又协助患者扩张鼻腔,有助于吸气,气囊只有在充气时才能鼓起,增加了设备的使用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