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腔营养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72482发布日期:2019-08-07 01:50阅读:18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口腔营养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口腔营养管。



背景技术:

对于部分病人若出现严重的疾病时,比如多发性硬化症、帕金森综合症、淋巴结疾患、口咽喉等病症导致病人无法正常进食,影响病人的营养供给。目前对于病人无法进食问题,多采用从口腔伸入营养管对病人进行食物提供,但是营养管长期位于病人的口腔食道中时,会给病人带来痛苦和不适,因此需要多次对病人进行插入营养管,现有的营养管不利于插入病人体内。另外营养管插入病人体内时,医生仅仅通过插入管的长度来判断营养管具体插入位置,部分病人可能需要深入到胃部等地方,医生无法做出准确判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口腔营养管,用于解决营养管能顺利便捷的插入病人体内并且医生能够准确判断胃管插入的深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口腔营养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顶端设有一管口,所述管体的外壁上设有一层润滑层,所述润滑层和所述管体的外壁之间设有润滑腔,所述润滑层顶端设有一个与所述润滑腔连通的注入口,所述润滑层外壁上设有若干与所述润滑腔连通的润滑孔,所述管体的下端的外侧壁设有多个与所述管体的内腔连通的进食孔,所述管体的下端固定连接一凸头部,所述凸头部内设有一蜂鸣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管体设有润滑层,营养管插入病人体内之前可通过注入口注入水等人体可接受的润滑液体,润滑液体通过润滑孔溢出能够滋润病人的口腔和食道方便营养管进入病人体内;营养管管体的头端设有蜂鸣器,医生可通过听诊器辅助知道营养管插入病人体内的具体位置,能够有效避开病患区或敏感区域。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管体通过一固定绳连接一收纳袋,所述固定绳固定连接在所述管体上端,所述收纳袋设有一开口,所述固定绳两端穿过所述开口固定连接在所述收纳袋的内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营养管可反复使用,当不使用时可放置于收纳袋中,放置病人床边。

进一步,所述固定绳连接所述的管体的位置在所述管口和所述注入口之间。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收纳袋不易脱落,另外管体能更好收入收纳袋。

进一步,所述收纳袋的所述开口处设有用于开合所述开口的封条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封闭收纳袋,避免营养管掉出。

进一步,所述收纳袋底端固定连接有一固定带,所述固定带上设有粘贴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收纳袋可以粘贴挂着床上支架上。

进一步,所述注入口设有一用于开闭所述注入口的塞子。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不用时封闭注入口。

进一步,所述管体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一用于开闭所述管口的帽盖。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不使用营养管时封闭管口。

进一步,所述润滑层外壁上设有牙套,所述牙套位于所述注入口和所述固定管下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营养管插入病人身体内时,可将病人牙齿放入牙套中,放置病人牙齿自主咬住营养管影响进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帽盖,2、固定管,3、管口,4、管体,5、润滑层,6、牙套,7、润滑孔,8、进食孔,9、凸头部,10、蜂鸣器,11、注入口,12、塞子,13、固定绳,14,固定带,15、粘贴部,16、收纳袋,17、封条部,18、开口,19、润滑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口腔营养管,包括管体4,管体4为硅胶材质制成,外径为0.5-0.8cm,内径为0.3-0.6cm,管体4的顶端设有一个管口3,管口3的直径大于管体4的直径,用于营养食物进入管体4,管体4上端固定连接有一个固定管2,固定管2也为硅胶材质制成,可任意活动,固定管2的顶端固定连接一个帽盖1,帽盖1用于封盖管口3,在营养管不使用时对管口3闭合,避免灰尘进入,管体4的外壁上设有一层润滑层5,润滑层5和管体4的外壁之间设有润滑腔19,润滑腔厚度为0.2-0.4cm,用于润滑液体流动,润滑液体可为水或其他对人体无刺激的润滑液体,润滑层5顶端设有一个与润滑腔19连通的注入口11,注入口11位于管口3下部,用于注入润滑液体进入润滑腔19,润滑层5和注入口11也为硅胶材质制成,注入口11的管壁上固定连接一个塞子12,塞子12用于封闭注入口11,塞子12可任意活动,塞子12为硅胶材质制成,整个润滑层5外壁上设有若干与润滑腔19连通的润滑孔7,润滑孔7数量为16-30个,润滑孔7孔径微小,用于润滑液体溢出,在整个营养管进入人体过程中,增加管体4的湿润程度,避免刺激人体内口腔和食道等器官,管体4的下端的外侧壁设有4-8个进食孔8,管体4下端长度长于润滑层5的长度,因此进食孔8位于润滑层5以下管体4的外壁上,管体4的最底端固定连接一个凸头部9,凸头部9的底端为圆弧形,凸头部9内部设有一个微型蜂鸣器10,凸头部9也为硅胶材料制成,凸头部9能更容易使营养管进入人体体内,微型蜂鸣器10内置有电源,通过手指挤压后开启,医生通过听诊器辅助听蜂鸣器10声音,判断出营养管实际到达具体位置,方便对病人进行营养供给。

优选地,管体4通过一固定绳13连接一收纳袋16,收纳袋16与管体4固定成一体避免收纳袋16掉落,固定绳13固定连接在管体4上端,固定位置靠近管口3的位置,方便管体4收纳到收纳袋16中,收纳袋16设有一开口18,开口18处有一个封条部17,封条部17为常用的自封条,固定绳13两端穿过开口18固定连接在收纳袋16的内部,收纳袋16为透明塑料材质制成,方便营养管收入收纳袋16后查看,收纳袋16底端固定连接有一根固定带14,固定带14上设有粘贴部15,固定带14可绕病床上的支架粘贴,方便对病人反复使用。

优选地,润滑层5外壁上设有一个牙套6,牙套6套在整个管上,营养管从牙套6的中间缝隙穿过,牙套6位于注入口11和固定管2下部,牙套6可在管体4或润滑层5外壁滑动,牙套6为常用的硅胶牙套6,为了防止病人口腔自主咬合导致牙齿咬住营养管影响营养供给。

使用时,将营养管从收纳袋16中取出,将帽盖1和注入口11的塞子12打开,将锥体中的蜂鸣器10通过挤压启动,将润滑液体通过注入口11注入润滑层5,将管体4和凸头部9从病人口腔插入体内,将牙套6套在病人牙齿上,持续插入管体4,通过听诊器辅助听蜂鸣器10声音,确定营养管插入位置,当插入到指定位置后,通过管口3注入营养物质,对病人进行营养供给,维持10-15分钟,供给营养完成后,将营养管从病人体内取出,将营养管管口3和注入口11闭合,将蜂鸣器10挤压关闭,将营养管收入收纳袋16中,封闭收纳袋16,将收纳袋16挂于病床上支架上以便下次使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