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血输液器用空气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7280发布日期:2019-05-11 01:08阅读:521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血输液器用空气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血输液器用空气过滤器。



背景技术:

输液、输血器是常用的医疗器械。在空气中,分散着各种大小不等的微粒和病原微生物,如结核杆菌、肺炎双球菌、流行感冒病毒等,这些病原微生物大都附着在比它大数倍以上的各种尘粒表面上,可以在空气中存活一段时间,在临床静脉输液过程中,病房内的空气通过进气管进入输液容器中,这样,随空气进入药液地微粒和病原微生物,使药液受到污染,其进入到人体,对人体将产生危害。因此在临床静脉输液、输血中,按国家标准要求,要使用与之配套的空气过滤器。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输液器内的药液易倒流将空气过滤膜湿润,空气过滤膜被药液湿润后,其透气性会降低,难以继续平衡容器内外的气压,有时还会出现容器内压力降低,进而阻止药液输注的问题。公开号为CN106310440A 一种空气过滤器及输液器为防止过滤膜浸湿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由于柔性膜和所述保护块之间有活动间隙,当输液器剧烈震荡时,柔性膜在药液作用下向保护块一侧移动过程中,柔性膜发生偏移会造成药液进入保护块通道而湿润过滤膜,从而防湿作用失去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构造简单,生产成本低,过滤、净化效果好的输血输液器用空气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输血输液器用空气过滤器,包括壳体、通过板、过滤膜、柔性膜,壳体上下部设有供空气通过的上、下通气孔,通过板上分布多个通气孔;所述通过板、过滤膜、柔性膜置于壳体内,过滤膜和柔性膜分别贴紧覆盖在通过板的上方和下方平面上;壳体内下通气孔外周设置能够使气体通过的直径小于柔性膜的支撑环,支撑环将柔性膜压紧在通过板平面上。

所述支撑环包括至少两个支撑柱,相邻支撑柱之间存在间隙。

所述支撑环为壳体材料的自然凸起延伸。

所述壳体是由上壳体和下壳体采用紧配合扣合连接固定而成,上壳体用于固定过滤膜。

所述通过板外周表面设有凸起,壳体内表面设有凹槽,凸起和凹槽相配合,将通过板与壳体紧配合卡合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在应用过程中,在输液时正常情况下,由于空气压差,柔性膜外周与通过板产生分离,进而空气从支撑环处通过;当剧烈震荡液体外溢时,由于柔性膜被支撑环压紧,液体将柔性膜压贴在通过板平面上,且柔性膜不会产生倾斜偏移,液体不会流过柔性膜另一面,不会发生过滤膜被湿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克服了空气过滤膜被药液湿润的不足,生产成本低,过滤和密封效果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连接可靠、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零件分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输血输液器用空气过滤器,包括壳体、通过板4、过滤膜3、柔性膜5,壳体上下部设有供空气通过的上、下通气孔,通过板4上分布多个通气孔;所述通过板4、过滤膜3、柔性膜5置于壳体内,过滤膜3和柔性膜5分别贴紧覆盖在通过板4的上方和下方平面上;壳体内下通气孔外周设置能够使气体通过的直径小于柔性膜5的四个环状分别的支撑柱6,相邻支撑柱6之间存在间隙,支撑柱6将柔性膜5压紧在通过板4平面上。

所述支撑柱5为壳体材料的自然凸起延伸。

所述壳体是由上壳体2和下壳体1采用紧配合扣合连接固定而成。

所述通过板4外周表面设有凸起,壳体内表面设有凹槽,凸起和凹槽相配合,将通过板4与壳体紧配合卡合连接固定。

实施例2

所述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所述壳体更利于与输液器穿刺器或其它器件制作为一个整体,壳体材料成为穿刺器材料的自然延伸。本实施例更适合输液器生产的自动化,降低产品成本。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