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监护仪控线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4315发布日期:2019-04-20 03:05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监护仪控线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医用监护仪控线系统。



背景技术:

医用监护仪广泛应用在手术、危重病人、新生儿、早产儿、分娩室等地方,医用监护仪包括有电极线、血氧饱和度监测线等导线等多根外用线,这些导线在使用中容易相互缠绕,不易管理;在使用监护仪时,各导线分别连接在患者身体上后,监护仪与患者之间的导线通常较长,错乱分布,且容易在患者变换体位时被压在患者身体下,过长的导线还易落在地上,造成脚踩等磨损,易导致导线表面的绝缘层脱落、甚至导线折断,降低导线的使用寿命;在使用完仪器后,也是随意堆置,这样堆置导线容易使导线缠绕在一起,下次使用时需要重新舒展开,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极容易损坏这些导线。基于上述原因,对现有的监护仪外用导线进行梳理和有序管控,消除以上缺陷,显得极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对现有尿管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技术改进,设计一种医用监护仪控线系统,对监护仪用外导线进行梳理和有序管控,确保监护仪上的外用导线有序分布,避免导线随意堆放和错乱分布造成的断线、错线现象发生,便于医护人员对监护仪的准确操控。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医用监护仪控线系统,其特征在于,结构包括均匀布设于监控器控制主机(1)左侧端不少于3组的外导线插接口(11),以及设置于监控器显示面板(2)左侧端的控线盒(3);

所述监控器显示面板(2)装配于监控器控制主机(1)正上方;

所述控线盒(3)内部设置有至少3组用于对外导线(100)进行管控的弹簧式卷线盘(31);

所述控线盒(3)底端部设置有外导线锁紧架(4),外导线锁紧架(4)底侧设置有用于外导线(100)进行锁紧的横向导线锁紧机构(41),横向导线锁紧机构(41)上设置有用于对外导线(100)进行限位和疏导的垂直导线槽(410),垂直导线槽(410)内部还设置有横向球面形导线压板(43),横向球面形导线压板(43)外接横向调节螺杆(42),横向调节螺杆(42)与横向球面形导线压板(43)加工为一体结构,横向调节螺杆(42)与横向导线锁紧机构(41)螺纹连接;

所述控线盒(3)底侧壁上位于弹簧式卷线盘(31)正下方的位置设置有竖向导线疏导套筒(32);

所述控线盒(3)左侧位于外导线(100)输出端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对外导线(100)进行锁紧的竖向导线锁紧机构(5),竖向导线锁紧机构(5)上设置有用于对外导线(100)进行限位和疏导的水平导线槽(50),水平导线槽(50)内部还设置有竖向球面形导线压板(52),竖向球面形导线压板(52)外接竖向调节螺杆(51),竖向调节螺杆(51)与竖向球面形导线压板(52)加工为一体结构,竖向调节螺杆(51)与竖向导线锁紧机构(5)螺纹连接。

进一步,所述控线盒(3)左侧壁上与竖向导线锁紧机构(5)正相对的位置设置有横向导线疏导套筒(33)。

进一步,所述弹簧式卷线盘(31)与外导线插接口(11)数量一致。

进一步,所述横向导线锁紧机构(41)、竖向导线疏导套筒(32)、弹簧式卷线盘(31)及竖向导线锁紧机构(5)数量一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用监护仪控线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医用监护仪控线系统,结构包括均匀布设于监控器控制主机(1)左侧端不少于3组的外导线插接口(11),以及设置于监控器显示面板(2)左侧端的控线盒(3);监控器显示面板(2)装配于监控器控制主机(1)正上方;控线盒(3)内部设置有至少3组用于对外导线(100)进行管控的弹簧式卷线盘(31);控线盒(3)底端部设置有外导线锁紧架(4),外导线锁紧架(4)底侧设置有用于外导线(100)进行锁紧的横向导线锁紧机构(41),横向导线锁紧机构(41)上设置有用于对外导线(100)进行限位和疏导的垂直导线槽(410),垂直导线槽(410)内部还设置有横向球面形导线压板(43),横向球面形导线压板(43)外接横向调节螺杆(42),横向调节螺杆(42)与横向球面形导线压板(43)加工为一体结构,横向调节螺杆(42)与横向导线锁紧机构(41)螺纹连接;控线盒(3)底侧壁上位于弹簧式卷线盘(31)正下方的位置设置有竖向导线疏导套筒(32);上述设计,实现了监护仪用外导线(100)的快速插接及自动收放线,避免监护仪用外导线(100)错乱分布造成的损坏,本设计通过独立布设于控线盒(3)内部的弹簧式卷线盘(31)对监护仪用外导线(100)进行梳理、管控及自动收放线,提高了医护人员使用的便捷性。

2、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医用监护仪控线系统,控线盒(3)左侧位于外导线(100)输出端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对外导线(100)进行锁紧的竖向导线锁紧机构(5),竖向导线锁紧机构(5)上设置有用于对外导线(100)进行限位和疏导的水平导线槽(50),水平导线槽(50)内部还设置有竖向球面形导线压板(52),竖向球面形导线压板(52)外接竖向调节螺杆(51),竖向调节螺杆(51)与竖向球面形导线压板(52)加工为一体结构,竖向调节螺杆(51)与竖向导线锁紧机构(5)螺纹连接;上述设计,增加的竖向导线锁紧机构(5)便于对输出后的外导线(100)进行定距控制,避免监控仪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各分支外导线(100)发生故障性收缩对病人的正常治疗造成影响。

3、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医用监护仪控线系统,控线盒(3)左侧壁上与竖向导线锁紧机构(5)正相对的位置设置有横向导线疏导套筒(33);上述设计,便于在外导线(100)输出及输入时降低外导线(100)的磨损率,对外导线(100)形成有力保护。

4、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医用监护仪控线系统,弹簧式卷线盘(31)与外导线插接口(11)数量一致;横向导线锁紧机构(41)、竖向导线疏导套筒(32)、弹簧式卷线盘(31)及竖向导线锁紧机构(5)数量一致;上述设计,确保了外导线(100)的独立管控,确保监护仪上的外导线(100)有序分布,避免外导线(100)随意堆放和错乱分布造成的断线、错线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医用监护仪控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监护仪控线系统,其特征在于,结构包括均匀布设于监控器控制主机(1)左侧端不少于3组的外导线插接口(11),以及设置于监控器显示面板(2)左侧端的控线盒(3);

所述监控器显示面板(2)装配于监控器控制主机(1)正上方;

所述控线盒(3)内部设置有至少3组用于对外导线(100)进行管控的弹簧式卷线盘(31);

所述控线盒(3)底端部设置有外导线锁紧架(4),外导线锁紧架(4)底侧设置有用于外导线(100)进行锁紧的横向导线锁紧机构(41),横向导线锁紧机构(41)上设置有用于对外导线(100)进行限位和疏导的垂直导线槽(410),垂直导线槽(410)内部还设置有横向球面形导线压板(43),横向球面形导线压板(43)外接横向调节螺杆(42),横向调节螺杆(42)与横向球面形导线压板(43)加工为一体结构,横向调节螺杆(42)与横向导线锁紧机构(41)螺纹连接;

所述控线盒(3)底侧壁上位于弹簧式卷线盘(31)正下方的位置设置有竖向导线疏导套筒(32);

所述控线盒(3)左侧位于外导线(100)输出端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对外导线(100)进行锁紧的竖向导线锁紧机构(5),竖向导线锁紧机构(5)上设置有用于对外导线(100)进行限位和疏导的水平导线槽(50),水平导线槽(50)内部还设置有竖向球面形导线压板(52),竖向球面形导线压板(52)外接竖向调节螺杆(51),竖向调节螺杆(51)与竖向球面形导线压板(52)加工为一体结构,竖向调节螺杆(51)与竖向导线锁紧机构(5)螺纹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控线盒(3)左侧壁上与竖向导线锁紧机构(5)正相对的位置设置有横向导线疏导套筒(33)。

作为改进,所述弹簧式卷线盘(31)与外导线插接口(11)数量一致。

作为改进,所述横向导线锁紧机构(41)、竖向导线疏导套筒(32)、弹簧式卷线盘(31)及竖向导线锁紧机构(5)数量一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医用监护仪控线系统,结构包括均匀布设于监控器控制主机(1)左侧端不少于3组的外导线插接口(11),以及设置于监控器显示面板(2)左侧端的控线盒(3);监控器显示面板(2)装配于监控器控制主机(1)正上方;控线盒(3)内部设置有至少3组用于对外导线(100)进行管控的弹簧式卷线盘(31);控线盒(3)底端部设置有外导线锁紧架(4),外导线锁紧架(4)底侧设置有用于外导线(100)进行锁紧的横向导线锁紧机构(41),横向导线锁紧机构(41)上设置有用于对外导线(100)进行限位和疏导的垂直导线槽(410),垂直导线槽(410)内部还设置有横向球面形导线压板(43),横向球面形导线压板(43)外接横向调节螺杆(42),横向调节螺杆(42)与横向球面形导线压板(43)加工为一体结构,横向调节螺杆(42)与横向导线锁紧机构(41)螺纹连接;控线盒(3)底侧壁上位于弹簧式卷线盘(31)正下方的位置设置有竖向导线疏导套筒(32);上述设计,实现了监护仪用外导线(100)的快速插接及自动收放线,避免监护仪用外导线(100)错乱分布造成的损坏,本设计通过独立布设于控线盒(3)内部的弹簧式卷线盘(31)对监护仪用外导线(100)进行梳理、管控及自动收放线,提高了医护人员使用的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医用监护仪控线系统,控线盒(3)左侧位于外导线(100)输出端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对外导线(100)进行锁紧的竖向导线锁紧机构(5),竖向导线锁紧机构(5)上设置有用于对外导线(100)进行限位和疏导的水平导线槽(50),水平导线槽(50)内部还设置有竖向球面形导线压板(52),竖向球面形导线压板(52)外接竖向调节螺杆(51),竖向调节螺杆(51)与竖向球面形导线压板(52)加工为一体结构,竖向调节螺杆(51)与竖向导线锁紧机构(5)螺纹连接;上述设计,增加的竖向导线锁紧机构(5)便于对输出后的外导线(100)进行定距控制,避免监控仪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各分支外导线(100)发生故障性收缩对病人的正常治疗造成影响。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医用监护仪控线系统,控线盒(3)左侧壁上与竖向导线锁紧机构(5)正相对的位置设置有横向导线疏导套筒(33);上述设计,便于在外导线(100)输出及输入时降低外导线(100)的磨损率,对外导线(100)形成有力保护。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医用监护仪控线系统,弹簧式卷线盘(31)与外导线插接口(11)数量一致;横向导线锁紧机构(41)、竖向导线疏导套筒(32)、弹簧式卷线盘(31)及竖向导线锁紧机构(5)数量一致;上述设计,确保了外导线(100)的独立管控,确保监护仪上的外导线(100)有序分布,避免外导线(100)随意堆放和错乱分布造成的断线、错线现象发生。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外导线(100)与外导线插接口(11)以插接的方式快速连接,使外导线(100)置放于垂直导线槽(410)内部,通过拧紧横向调节螺杆(42),使横向球面形导线压板(43)与外导线(100)紧密压合,将外导线(100)锁紧,外导线(100)卷绕于弹簧式卷线盘(31)上,需要对外导线(100)进行外拉伸时,手动拉动外导线(100)输出,输出至指定长度后,通过锁紧竖向调节螺杆(51)将竖向球面形导线压板(52)与置于水平导线槽(50)内部的外导线(100)贴合压紧,避免检测仪使用过程中,外导线(100)发生移动,从而对病人的正常治疗造成影响。

按照以上描述,即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应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