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通道肌电前臂假肢接受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81177发布日期:2019-06-22 00:07阅读:8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通道肌电前臂假肢接受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假肢领域,尤其涉及肌电前臂假肢领域。



背景技术:

假肢是供截肢者使用,代偿其失去的肢体原本功能的工具。而这其中,能对截肢者起到明显功能性的帮助,目前主要是肌电类假肢。而国内外市场上的前臂肌电假肢,从一个自由度,到两个,三个自由度,采用的肌电极的数量普遍较少,最多不超过两个;而且每个肌电极需要用一根单独的线将采集到的信号引出。安装过程复杂,肌肉反馈信号容易受到干扰,无法将使用者的动作意图及时、准确地收集反馈回来。现有的假肢控制系统普遍使用两个安放在截肢部位皮肤上的肌电传感器检测肌肉活动,通过开关控制将运动指令发送给电机使其产生动作,但这不符合人类的直觉,因此往往需要大量的练习才能熟练使用。为了解决该问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渴望采用模式识别技术解码从手臂肌肉中传递来的神经电信号,从而搭建用户的真实意图和假体动作之间的桥梁。为了获得足够的解码准确率与控制精度,需要采用多通道的肌电信号传感器均布残肢一周,因此多通道肌电极与接受腔的集成便成了亟待解决的难题。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多通道肌电前臂假肢接受腔,采用多通道电极形式,总线结构,便于假肢接受腔安装集成,提高了假肢控制的识别率和准确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实现多通道肌电极感应器与接受腔的集成,从而提高了假肢控制的识别率和准确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通道肌电前臂假肢接受腔,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受腔本体,肌电极感应器,柔性电路总线,其中:

所述接受腔本体被设置为中心镂空的套筒并与假肢和患者残肢连接固定;

所述肌电极感应器被设置为环绕在所述接受腔本体上,用于接收残肢的信号;

所述柔性电路总线被设置为用于连接每一个所述肌电极感应器并将信号汇总。

进一步地,所述接受腔本体通过限位装置与假肢和患者残肢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肌电极感应器为多个。

进一步地,所述肌电极感应器为4个至8个。

进一步地,所述接受腔本体被设置有环形槽,用于放置所述柔性电路总线。

进一步地,所述接受腔本体被设置有多个槽,用于放置所述肌电极感应器。

进一步地,所述肌电极感应器中的一个肌电极感应器被设置为总肌电感应器,用于汇总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总感应器上方被设置有多媒体接口线预留槽。

进一步地,所述肌电极感应器包括电极块、信号采集电路、感应器外壳。

进一步地,所述肌电极感应器被设置为与接受腔本体内表面相切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对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总线结构,集成工艺简便,便于安装,适配兼容大部分肌电假肢手。

2、采用多通道肌电极感应器,使肌电信号采集准确性高,实时性好,控制精确度高。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1-接受腔本体;2-肌电极感应器;21-电极块;3-柔性电路总线;4-多媒体接口线预留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说明书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使其技术内容更加清楚和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不同形式的实施例来得以体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文中提到的实施例。

在附图中,结构相同的部件以相同数字标号表示,各处结构或功能相似的组件以相似数字标号表示。附图所示的每一组件的尺寸和厚度是任意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并没有限定每个组件的尺寸和厚度。为了使图示更清晰,附图中有些地方适当夸大了部件的厚度。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通道肌电极前臂假肢接受腔,包括接受腔本体1、肌电极感应器2、柔性电路总线3。其中:

接受腔本体1是中心镂空的套筒形式,安装固定在患者残肢上,通过限位设计保证假肢手与患者残肢的接触良好,在正常使用情况下不会轻易松动脱落。

肌电极感应器2呈环绕式被镶嵌在接受腔本体1上,用于接收残肢的肌电信号,判断使用者的动作意图,根据接受腔本体的粗细,设置四到八个肌电极感应器。肌电极感应器2由电极片、信号采集电路、感应器外壳等部分组成。整个感应器安装过程中需要与接受腔本体内表面相切接触,同时电极块凸出,确保能与残肢手臂表面良好接触。

柔性电路总线3用于连接各个肌电极感应器2,将每一个单独的感应器的信号汇总,进而组成一个总线结构。

在接受腔本体细端方向,同时是中心肌电极上方,设置有高清晰多媒体接口线预留槽4,用于放置将感应器信号传递到假肢的控制器部分的高清晰多媒体接口线。

在本实施例中,接受腔本体的制作过程如下:

接受腔本体1是根据患者残肢的具体实际尺寸量身定制。先在患者残肢上划线定位,然后根据残肢形状涂抹上石膏层。值得注意的是,在涂抹石膏之前,需要先在残肢表面缠裹一层纱布。待石膏凝固后将实际接受腔本体1取下,进行边缘磨平等处理。

根据患者残肢肌电信号反馈,选择信号最强的四至八个部位,在接受腔本体1上进行开槽,槽的形状大小和感应器的尺寸相配合,从而形成多通道结构。

在感应器槽开好后,根据上述槽的位置关系,开柔性电路总线的环形槽。

在接受腔本体1细端方向,同时是总肌电极感应器上方,设置有多媒体接口线预留槽4,该线用于将感应器信号传递到假肢的控制器部分。

肌电极感应器2由电极块21、信号采集电路、感应器外壳等部分组成。整个感应器安装过程中需要与接受腔本体1内表面相切接触,同时电极块21凸出,确保能与残肢手臂表面良好接触。

在将肌电极感应器2依次安装好后,将柔性电路总线3连接每一个肌电极感应器2。信号就可以在总肌电极感应器处汇总,形成总线结构,并经由高清晰多媒体接口线传递到假肢控制器。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