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锥形气囊和圆弧头的三腔洗胃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6979发布日期:2019-05-11 01:06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具有锥形气囊和圆弧头的三腔洗胃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临床用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锥形气囊和圆弧头的三腔洗胃管。



背景技术:

急性中毒途径以消化道为主,其死亡原因不仅与毒物本身毒性、摄入剂量有关还与是否能及时清除未被吸收的毒物、防止毒物再吸收、洗胃导致的并发症有关,因此,及时清除毒物减少并发症是抢救治疗的关键。

人体食管狭窄处直径约1.5cm而洗胃管直径约0.8~1.0cm,洗胃管的直径小于食管狭窄处的直径。因此,在洗胃过程中患者体位不当,洗胃液灌入过多、或速度过快等原因而引起胃内容物反流误吸导致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的发生。

洗胃管顶端插入长度与洗胃的临床效果有直接的关系,洗胃液的吸入和吸出均通过胃管实现,若洗胃管插入长度不适合,将影响洗胃的质量。临床发现,使用传统的洗胃管进行洗胃时,洗胃液流出缓慢,吸出洗胃液时间长,且胃底的内容物吸出不彻底;在洗胃后经常发现患者呕吐出大量的胃内容物,造成反复洗胃。相反如果洗胃管在胃腔的部分越多,随着洗胃液的抽吸和灌入,胃不断回缩和扩张,尤其是中下部变化更明显。另一方面由于毒物和洗胃管的刺激常使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而呕吐也会造成胃腔回缩,当胃腔回缩时洗胃管孔与胃粘膜接触的面积就越大,造成的损伤也就越大。此外,因洗胃管的结构和插管时患者采取的左侧卧位,即使延长插管长度,洗胃管顶孔达胃窦部的可能性也较小。因此,适宜的长度是抢救及减少并发症的关键。但是,目前洗胃管顶端进入胃内长度只能通过医护人员的估算,同时由于中毒患者的躁动,导致洗胃管移位,使其长度发生变化。因此,具有极大不确定性。目前的洗胃管均为单腔,在洗胃结束后注入解毒药物或保护药物时均通过冲洗腔腔注入,这样容易使附着于洗胃管壁上的毒物经冲刷再次进入胃内,造成二次吸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密封性能好、减少并发症且方便医护人员临床操作的具有锥形气囊和圆弧头的三腔洗胃管。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具有锥形气囊和圆弧头的三腔洗胃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和金属导丝,所述管体设有冲洗腔、充气腔和注药腔,所述冲洗腔位于管体中心部位,在冲洗腔的一侧设有充气腔,所述注药腔位于充气腔的对侧,所述冲洗腔一端连通洗胃管接口,所述充气腔通过充气管连通充气阀门,所述注药腔与注药引出管连通,所述管体靠近插入端的外壁上固接有锥形气囊,所述充气腔与锥形气囊连通,所述管体的插入端设有与其连为一体的圆弧状空心柔性头部,在充气气囊与柔性头部之间的管壁轴向上制有抽吸液孔和药液孔,所述药液孔与注药腔连通,所述注药腔内装有一端制有螺纹接头的金属导丝。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注药引出管端部制有内螺纹,所述注药引出管通过螺纹与金属导丝螺纹固定。

所述锥形气囊的斜边与管体中心之间的夹角为25-35°。

所述锥形气囊的大端距管体的圆弧状空心柔性头部110-130mm。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即通过在洗胃管靠近插入端的外壁上固接有锥形气囊,且锥形气囊充气后与贲门和胃体连接处“八”字形生理特征完全吻合,可对该部位实现严密封堵;在洗胃管插入端热熔连接有与其成一体的圆弧状空心柔性头部,在插入洗胃管、充气气囊撑开后,向上提拉,部分进入患者食管,末端可封闭贲门进而防止胃内容物及洗胃液的返流,防止反流性肺炎、返流窒息或呕出现象的发生。由于充气气囊位置固定插管长度恰好能使洗胃管末端开口全部在胃体部,根据重力作用的原理能使洗胃管插入端开口和侧孔部分悬浮或垂吊在胃腔,这样不仅有利于洗胃液的进入与吸出,节省洗胃时间,而且减少对胃黏膜的损伤。此外,洗胃管插入端固接一高密度的柔性圆弧形开口,当将洗胃管插入患者人口腔时,这样可以减轻对消化道的损伤,增加插洗胃管的舒适度以利患者配合。注药腔内置有金属导丝可减少插洗胃管时,其在胃内打卷而使插管失败,起到支撑作用,有利于洗胃管顺利进入患者胃内。洗胃结束后拔出金属导丝,由注药腔注入所需药物,避免了由洗胃腔直接注药使附着于冲洗腔壁的毒物受到冲刷,再次进入胃内。在洗胃过程中若出现洗胃管堵塞现象可拔出金属导丝,使洗胃液由注药腔流出,可避免胃张力过大导致胃损伤。同时,可使用金属导丝插入洗胃腔进行疏通,可避免二次置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1、管体;1-1、充气腔;1-2、冲洗腔;1-3、注药腔;2、锥形气囊;3、充气管;4、圆弧状空心柔性头部;5、充气阀门;6、洗胃管接口;7、抽吸液孔;8、胃体;9、注药引出管;10、金属导丝;11、药液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图2,具有锥形气囊和圆弧头的三腔洗胃管,包括管体1和金属导丝10。所述管体设有冲洗腔1-2、充气腔1-1和注药腔1-3,所述冲洗腔位于管体中心部位,在冲洗腔的一侧设有充气腔,所述注药腔位于充气腔的对侧。所述冲洗腔一端连通洗胃管接口6,所述充气腔通过充气管3连通充气阀门5,所述注药腔与注药引出管9连通。所述管体靠近插入端的外壁上固接有锥形气囊2,所述充气腔与锥形气囊连通。所述管体的插入端设有与其连为一体的圆弧状空心柔性头部4,在充气气囊与柔性头部之间的管壁轴向上制有抽吸液孔7和药液孔11,所述药液孔与注药腔连通,所述注药腔内装有一端制有螺纹接头的金属导丝10。

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导丝的直径与注药腔的内径相符,金属导丝的长度稍长于注药腔的长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注药引出管9端部制有内螺纹,所述注药引出管通过螺纹与金属导丝10螺纹固定。

所述锥形气囊的斜边与双腔导管中心之间的夹角为25-35°,本实施例中,所述锥形气囊的斜边与双腔导管中心之间的夹角优选为30°。

所述锥形气囊的大端距双腔导管圆弧状空心柔性头部110-130mm,本实施例中,所述锥形气囊的大端距双腔导管圆弧状空心柔性头部距离优选为120mm。

请参阅图3,首先,将洗胃管的圆弧状空心柔性头部插入患者胃内,使洗胃管插入患者胃体8内15cm。再用注射器通过充气阀门和充气管向锥形气囊内注入适量气体,当锥形气囊注气完毕后,向上牵引锥形气囊和圆弧状空心柔性头部的洗胃管,感觉到阻力时,提示锥形气囊已达到患者贲门,锥形气囊上部进入食管,形成贲门和食管部的封堵,然后连接洗胃机,即可进行洗胃操作。

在洗胃管顶端固接一高密度圆弧状空心柔性头部,在洗胃时,可以减轻对患者消化道的损伤,增加插洗胃管的舒适度以利患者配合。同时在开始洗胃时由于重力的作用,使圆弧状空心柔性头部自行下垂,在洗胃时洗胃液冲击胃壁,使胃内容物和毒物向上翻滚,由双腔导管侧壁上的抽吸液孔7吸出。较之传统的直管洗胃管可减少将胃容物和毒物冲到患者幽门进入肠道,减少毒物的吸收。

在洗胃结束后拧开金属导丝螺纹,将金属导丝从注药腔拔出。使用注射器再通过注药腔注入解毒药物、导泻药或胃肠粘膜保护药即可。

本实用新型附图中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