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静脉输液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13144发布日期:2019-06-14 23:13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静脉输液针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将介质输入人体内或人体上的器械,具体涉及输注器械。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次性静脉输液器的针头在使用前都会由针帽套盖保护,以免受到环境的污染或伤害到他人;在输液结束之后,医护人员将针头拔掉,处理到锐器盒中,由于使用过后不便于将针帽重新套回针头上,从而在针头离开病人血管后到进入锐器盒前这段时间,针头一直处于完全裸露的状态,在紧张的工作任务下,一不小心极易被病人使用过的针刺伤,给医务人员带来血源性感染的风险。因而,为避免针刺伤,设计一个具有保护功能的针头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静脉输液针,该静脉输液针在使用后,能够方便自动收藏起来,起到防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静脉输液针,该静脉输液针包括静脉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旋压缩弹簧和防护套筒;其中,

所述的防护套筒为半圆柱体结构,其体内沿长度方向设有贯穿一个端面延伸至接近另一个端面的圆柱形的收容孔,其中未被贯穿的另一个端面上同轴设有与所述收容孔连通的针杆导向孔;所述的防护套筒的弧形周面上自所述收容孔接近所述针杆导向孔的对应位置起,沿长度方向设有与所述收容孔连通且相互平行的针翼滑移槽和针翼定位槽,其中所述的针翼滑移槽的长度略大于所述静脉针的针杆长度,所述的针翼定位槽的长度略大于所述静脉针针翼根部的宽度,且二者位于所述针杆导向孔的一头设有所述静脉针针翼往复通过的切换缺口;

所述的螺旋压缩弹簧套在所述静脉针针杆上并一起收容于所述防护套筒体内所设的收容孔内;在收容状态下,所述静脉针针杆的尖头缩进所述针杆导向孔内,针翼由所述针翼滑移槽伸至所述防护套筒体外;在使用状态下,所述静脉针针杆由所述针杆导向孔伸出,针翼由所述针翼定位槽伸至所述防护套筒体外。

为了满足装配工艺要求,所述的防护套筒体以经过所述圆柱形的收容孔轴线的平面为分型面分成两个并防护套筒,待位于所述收容孔内的螺旋压缩弹簧和静脉针装配好后用粘合剂粘合成一体。

为了避免出现静脉针针杆还没完全伸出,螺旋压缩弹簧就已经完全压缩,阻碍针杆继续伸出的现象,所述的针杆导向孔与所述收容孔之间增设有一段弹簧收纳孔,该弹簧收纳孔的直径与螺旋压缩弹簧的外径相匹配。

为了减少输液管晃动对针头产生影响,所述收容孔贯穿端面的一头径向收缩成一输液管限位孔,该输液管限位孔的直径与输液管相匹配。

上述具有防护结构的静脉输液针的一个改进方案是,所述防护套筒位于针杆导向孔的一头向内收缩成一锥形结构,以便开阔医护人员的视野,顺利扎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防护结构的静脉输液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使用时,医护人员用手捏着针翼,使针头穿刺患者体内;输液完成后,先拔出静脉针,再将针翼推向针翼滑移槽,在螺旋压缩弹簧的作用下,静脉针的针杆完全收藏于防护套筒之内。拔针、藏针操作过程一气呵成,方便快捷,能够有效避免医护人员因失误而被针头刺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具有防护结构的静脉输液针一个具体实施例在收容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局部剖视)。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在收容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在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局部剖视)。

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在使用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7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防护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5为主视图,图6为俯视图(图5A-A剖视),图7为右视图(图5B-B剖视)。

图8为图5~7所示防护套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防护结构的静脉输液针由静脉针1、防护套筒3和螺旋压缩弹簧2组成。

参见图5~7,防护套筒3为半圆柱体结构,其体内沿长度方向设有贯穿右端面延伸至左端面的收容孔3-1,其中未被贯穿的左端面上同轴设有与收容孔 3-1连通的针杆导向孔3-2;防护套筒3的弧形周面3-8上自收容孔3-1接近针杆导向孔3-2的对应位置起,沿长度方向设有与收容孔3-1连通且相互平行的针翼滑移槽3-3和针翼定位槽3-4,其中,针翼滑移槽3-3的长度略大于静脉针 1的针杆长度,针翼定位槽3-4的长度略大于静脉针的针翼宽度,且二者位于针杆导向孔3-2的一头设有静脉针1针翼往复通过的切换缺口3-5。

参见图5~7,防护套筒3位于针杆导向孔3-2的一头(即左头)向内收缩成一锥形结构;收容孔3-1的右头径向向内收缩,形成一段输液管限位孔3-7,该输液管限位孔3-7的直径与输液管4相匹配。

参见图5~7,针杆导向孔3-2与收容孔3-1之间增设有一段弹簧收纳孔3-6,该弹簧收纳孔3-6的直径与螺旋压缩弹簧2的外径相匹配。

参见图8,防护套筒体3以经过圆柱形的收容孔3-1轴线的平面为分型面 3-9分成两个半防护套筒体,待位于收容孔内的螺旋压缩弹簧2和静脉针1装配好后用粘合剂粘合成一体。

参见图1~7,螺旋压缩弹簧2套在静脉针1的针杆1-1上并一起收容于防护套筒3体内所设的收容孔3-1内;在收容状态下,静脉针1针杆1-1的尖头缩进针杆导向孔3-2内,针翼1-2由针翼滑移槽3-3伸至防护套筒3体外;在使用状态下,静脉针1的针杆由针杆导向孔3-2伸出,针翼1-2由针翼定位槽 3-4伸至防护套筒3体外。

参见图1~7,输液前,先将针翼1-2向针头方向前推,再经切换缺口3-5 将针翼1-2推向针翼定位槽3-4,使静脉针1处于图4所示状态,然后即可穿刺输液;输液完成后,先拔出静脉针1,再将针翼1-2推向针翼滑移槽3-3,在螺旋压缩弹簧2的作用下,静脉针1的针杆1-1完全收藏于防护套筒3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