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外科用肛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4265发布日期:2019-11-12 22:29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肠胃外科用肛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肠胃外科用肛管。



背景技术:

灌肠肛管是临床上常用的医疗器械。其是将肛管从患者的肛门通过直肠插入结肠,并保留在体内,然后向体内灌注药物,通过肠粘膜吸收,达到镇静、催眠及治疗肠道感染的目的。目前的肛管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由于目前的留置肛管没有固定装置,容易从肛门处脱落,当肛管脱落时导致患者部分大便外流,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也让病人感到不舒服。目前大多数的留置肛管采用材料材质较硬,病人在使用的过程中感觉比较难受。同时,肛管拔出时,患者常难免粪水失禁而污染床单。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次性留置肛管[申请号:201320103047.1],包括肛管本体,肛管本体两端分别为插管端和引流口,在插管端上设置有导流通孔;插管端上设置有套囊,套囊通过进气管与单向阀连接。所述的肛管本体由乳胶材料制成,肛管本体的内直径为7mm~12mm。采用上述的一次性留置肛管,可以通过单向阀向套囊中加入适量的气体,套囊被加入气体膨胀,使插管端稳定的卡在肛门内。

上述结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肛管固定时容易脱落问题,其主要是通过向套囊内注入气体从而使肛管本体固定在肛门内,但是该方案依然存在着:稳定性差,肛管拔出时,患者常难免粪水失禁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不易脱落且具有接料的肠胃外科用肛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肠胃外科用肛管,包括呈管状且由硅胶材料制成的柔性管体,所述的柔性管体上端具有封闭式的引导头,在柔性管体上端周向具有若干位于引导头周向外侧的出液孔,所述的柔性管体下端敞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管体上端周向外侧设有位于出液孔下方且由柔性材料制成的环形球囊,所述的环形球囊和沿柔性管体外壁轴向延伸设置的导流通道一端相连通,所述的导流通道另一端通过柔性连接管和第一单向阀相连,所述的柔性管体上可拆卸套设有位于环形球囊下方且呈环形囊状的充气接液座,所述的充气接液座周向内侧具有由硬质材料制成且和柔性管体周向外壁相接触的硬质环体,所述的充气接液座内具有环形腔,在充气接液座上端具有位于出液孔下方且呈环形的储液槽,且所述的充气接液座上通过第二单向阀和环形腔相连通,且所述的充气接液座上还设有连接导管,且所述的连接导管一端和环形腔相连通,另一端与第一单向阀可拆卸相连。

在上述的肠胃外科用肛管中,所述的柔性管体周向外侧设有至少一个开口槽,所述的柔性管体周向外侧套设有由软性材料制成且能将开口槽封闭从而形成上述导流通道的柔性薄膜套体。

在上述的肠胃外科用肛管中,所述的环形球囊由柔性薄膜套体上端周向向外凸起形成。

在上述的肠胃外科用肛管中,所述的柔性薄膜套体和柔性管体通过粘接方式相连。

在上述的肠胃外科用肛管中,所述的充气接液座包括由柔性材料制成的环形囊座,所述的环形囊座周向内侧分别和硬质环体相连,且所述的储液槽由环形囊座上端周向向下凹陷而成。

在上述的肠胃外科用肛管中,所述的出液孔均匀设置在引导头周向外侧,且所述的引导头呈钝形。

在上述的肠胃外科用肛管中,所述的开口槽的数量为一个且所述的开口槽沿着柔性管体轴向延伸设置。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肠胃外科用肛管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采用柔性材料制成提高患者的舒适性,肛管使用时通过单向阀对环形球囊充气实现将肛管固定在肛门,当需要取下肛管时通过充气接液座上的储液槽对污物进行承接,防止患者粪水失禁而污染床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柔性管体1、引导头11、出液孔12、导流通道13、开口槽14、柔性薄膜套体15、环形球囊2、柔性连接管21、第一单向阀22、充气接液座3、硬质环体31、环形腔32、储液槽33、第二单向阀34、连接导管35、环形囊座3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肠胃外科用肛管,包括呈管状且由硅胶材料制成的柔性管体1,这样可以提高肛管使用时的舒适度,柔性管体1上端具有封闭式的引导头11,通过引导头11将柔性管体11插入肛门直至直肠处,在柔性管体1上端周向具有若干位于引导头11周向外侧的出液孔12,优选地,出液孔12均匀设置在引导头11周向外侧,且引导头11呈钝形,柔性管体1下端敞口,柔性管体1上端周向外侧设有位于出液孔12下方且由柔性材料制成的环形球囊2,环形球囊2和沿柔性管体1外壁轴向延伸设置的导流通道13一端相连通,导流通道13另一端通过柔性连接管21和第一单向阀22相连,柔性管体1上可拆卸套设有位于环形球囊2下方且呈环形囊状的充气接液座3,充气接液座3周向内侧具有由硬质材料制成且和柔性管体1周向外壁相接触的硬质环体31,充气接液座3内具有环形腔32,在充气接液座3上端具有位于出液孔12下方且呈环形的储液槽33,且充气接液座3上通过第二单向阀34和环形腔32相连通,且充气接液座3上还设有连接导管35,且连接导管35一端和环形腔32相连通,另一端与第一单向阀22可拆卸相连。

使用时,通过引导头11将柔性管体11插入肛门直至直肠处,通过第一单向阀22对环形球囊2充气实现将肛管固定在肛门,然后通过柔性管体1下端注入药物并从出液孔12流出对直肠处进行给药,为了防止使用肛管时发生污染床单的现象,将充气接液座3套接在柔性管体1上,然后通过充气接液座3上的储液槽33对污物进行承接,在使用过程中,充气接液座3可以对环形球囊2进行补气,当需要取下肛管时,断开连接导管35和第一单向阀22,通过第一单向阀22释放环形球囊2内的气体,充气接液座3上的储液槽33继续承接污物,防止患者粪水失禁而污染床单

进一步地,这里的柔性管体1周向外侧设有一个开口槽14,且开口槽14沿着柔性管体1轴向延伸设置。其中,柔性管体1周向外侧套设有由软性材料制成且能将开口槽14封闭从而形成上述导流通道13的柔性薄膜套体15。优选地,这里的环形球囊2由柔性薄膜套体15上端周向向外凸起形成。优选地,这里的柔性薄膜套体15和柔性管体1通过粘接方式相连。

其中,充气接液座3包括由柔性材料制成的环形囊座36,环形囊座36周向内侧分别和硬质环体31相连,且储液槽33由环形囊座36上端周向向下凹陷而成。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柔性管体1、引导头11、出液孔12、导流通道13、开口槽14、柔性薄膜套体15、环形球囊2、柔性连接管21、第一单向阀22、充气接液座3、硬质环体31、环形腔32、储液槽33、第二单向阀34、连接导管35、环形囊座36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