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肿瘤放射治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16218发布日期:2019-05-21 21:59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肿瘤放射治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肿瘤放射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肿瘤病是因为细胞恶性增生的临床表现,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有很多在肿瘤是良性肿瘤,可以自行消除,但是也有一些肿瘤是恶性肿瘤,它们在人体内部扩散,进而发展成癌病,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因此对于肿瘤病必须进行观察和治疗。目前肿瘤病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或使用放射源放射治疗,手术切除适用于比较小且集中的肿瘤治疗,它常用于肿瘤的初级阶段,而放射治疗适用于不方便进行手术治疗的区域,例如脑部肿瘤以 及重病患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肿瘤放射治疗装置,便于调整患者的体位,提高患者的舒适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肿瘤放射治疗装置,包括固定在地面的用于支撑人体的支撑平台、放射源装置、治疗探头、固定基座、旋转平台、固定架、升降组件、横梁和第一导轨、第二导轨和L型支架;所述的固定基座设置于支撑平台的正前方;所述的固定基座的顶部安装有旋转平台;固定架通过升降组件与所述的旋转平台连接;所述的横梁一端固定在固定架上另一端与第一导轨通过转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二导轨与所述的第一导轨垂直设置,第二导轨沿所述的第一导轨移动;所述的L型支架的一端与滑板固定连接;所述的滑板沿所述的第二导轨移动;所述的放射源装置通过连接板与所述的L型支架连接;所述放射源装置的背面在其中部设置有转轴,所述的连接板上设置有与转轴连接的轴孔;所述的放射源装置通过紧固螺栓紧固在连接板上;所述连接板的背面设置有高度调整槽;所述L型支架的另一端设置有沿高度调整槽移动的移动块;所述的L型支架与所述的连接板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所述放射源装置的底端垂直连接治疗探头;

所述的支撑平台包括上半身支撑体、臀部支撑体和腿部支撑体;所述的臀部支撑体通过支撑脚固定于地面;所述的上半身支撑体和所述的腿部支撑体均与所述的臀部支撑体可转动连接;所述上半身支撑体的背面设置有T型滑槽;所述T型滑槽内设置有T型滑块;所述的上半身支撑体的下方设置有升降气缸;升降气缸的活塞杆顶部与T型滑块铰接连接;支撑脚朝向腿部支撑体的一侧设置有纵向导轨,一移动座沿纵向导轨上下移动;所述移动座上铰接连接有连杆;连杆的另一端与腿部支撑体下表面的安装座铰接连接;所述的移动座通过紧固螺栓紧固。

进一步地,所述的转动组件包括转动电机、转轴销轴、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的转轴销轴与所述的第一导轨固定连接,与所述的横梁可转动连接;所述的转轴销轴上固定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的从动齿轮与所述的主动齿轮啮合;所述的主动齿轮由安装于横梁上的转动电机驱动。

进一步地,所述的旋转平台为一转盘;转盘与固定基座可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升降组件包括螺杆、螺母座、导向杆和升降电机;所述的升降电机设置于旋转平台内;所述螺杆的底部伸入所述的旋转平台内与所述的升降电机连接由升降电机驱动其转动;所述的螺母座套设在所述的螺杆上与所述的螺杆螺接;所述的螺母座内设置有导向孔;所述的旋转平台上还设置有与导向孔配合使用的导向杆;所述的固定架固定在所述的螺母座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方便,能够满足不同患者治疗时的体位要求,提高治疗时患者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晰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

图3为支撑平台变形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一导轨、第二导轨和放射源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转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肿瘤放射治疗装置,包括固定在地面的用于支撑人体的支撑平台1、放射源装置2、治疗探头3、固定基座4、旋转平台5、固定架6、升降组件、横梁8和第一导轨9、第二导轨10和L型支架11;固定基座4设置于支撑平台1的正前方;所述的固定基座4的顶部安装有旋转平台5;固定架6通过升降组件与所述的旋转平台5连接;所述的横梁8一端固定在固定架6上另一端与第一导轨9通过转动组件12连接;所述第二导轨10与所述的第一导轨9垂直设置,第二导轨10沿所述的第一导轨9移动;所述的L型支架11的一端与滑板13固定连接;所述的滑板13沿所述的第二导轨10移动;所述的放射源装置2通过连接板14与所述的L型支架11连接;所述放射源装置2的背面在其中部设置有转轴15,所述的连接板14上设置有与转轴15连接的轴孔(图中未画出);所述的放射源装置2通过紧固螺栓16紧固在连接板14上;所述连接板14的背面设置有高度调整槽17;所述L型支架11的另一端设置有沿高度调整槽17移动的移动块18;所述的L型支架11与所述的连接板14通过紧固螺栓16连接;所述放射源装置2的底端垂直连接治疗探头3;

支撑平台1包括上半身支撑体101、臀部支撑体102和腿部支撑体103;所述的臀部支撑体102通过支撑脚104固定于地面;所述的上半身支撑体101和所述的腿部支撑体103均与所述的臀部支撑体102可转动连接;所述上半身支撑体101的背面设置有T型滑槽105;所述T型滑槽105内设置有T型滑块106;所述的上半身支撑体101的下方设置有升降气缸107;升降气缸107的活塞杆顶部与T型滑块106铰接连接;支撑脚104朝向腿部支撑体的一侧设置有纵向导轨108,一移动座109沿纵向导轨108上下移动;所述移动座109上铰接连接有连杆110;连杆110的另一端与腿部支撑体103下表面的安装座111铰接连接;所述的移动座109通过紧固螺栓紧固。

本实用新型的转动组件12包括转动电机121、转轴销轴222、主动齿轮123和从动齿轮124;所述的转轴销轴222与所述的第一导轨9固定连接,与所述的横梁8可转动连接;所述的转轴销轴222上固定设置有从动齿轮124;所述的从动齿轮124与所述的主动齿轮123啮合;所述的主动齿轮123由安装于横梁8上的转动电机121驱动。

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平台5为一转盘;转盘与固定基座可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升降组件包括螺杆71、螺母座72、导向杆73和升降电机74;所述的升降电机74设置于旋转平台5内;所述螺杆71的底部伸入所述的旋转平台内与所述的升降电机74连接由升降电机74驱动其转动;所述的螺母座72套设在所述的螺杆71上与所述的螺杆71螺接;所述的螺母座72内设置有导向孔(图中未画出);所述的旋转平台5上还设置有与导向孔配合使用的导向杆73;所述的固定架6固定在所述的螺母座72上。

本实用新型的放射源装置2的顶端固定设有控制柜,所述控制柜的一侧嵌合设有触摸操控屏22,所述控制柜21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转动电机121和升降电机74连接。所述放射源装置2的结构为现有技术,放射源装置2的内壁固定设有铅盒,所述铅盒的中部固定设有放射源,所述铅盒的底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导通连接于所述治疗探头3。所述开口的一侧设有阀门,所述阀门由铅合金材料制成,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在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方法,将患者平躺在支撑平台上(可以转动旋转平台,方便患者躺倒支撑平台上,然后将旋转平台复位),医护人员根据患者自己感觉舒适的调整支撑平台,患者平躺时,根据需要,通过升降组件调整放射源装置的高度,然后通过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调整放射源装置的位置。也可以将上半身支撑体101向上翻转,上半身支撑体101向上翻转后,通过转动组件将第一导轨相应的向上转动,然后根据放射源装置通过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调整具体的位置,然后通过高度调整槽17调整高度,最后再通过转轴15调整角度。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技术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