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眼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05349发布日期:2019-05-31 21:39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眼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眼罩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眼罩。



背景技术:

指戴在眼睛上起保护或遮挡作用的东西,现在已成为时尚的用品,在生活旅行当中有消除疲劳的重要作用。

目前眼罩一般由眼镜形状的遮光部组成,在休息时,罩在双眼上,防止光线照射影响休息。

但是目前的这种眼罩不能提供诸如按摩和红外线理疗效果,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的眼罩不能提供诸如按摩和红外线理疗效果,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眼罩,可以对使用都眼部进行适当的按摩,同时也产生红外线对眼部进行理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眼罩,包括眼镜形状的遮光眼罩本体;在所述的遮光眼罩本体内靠近使用者眉毛处设置有动磁振子,在遮光眼罩本体内部中间设置有一层可发出远红外线的碳纤维织物,在遮光眼罩本体表面设置有与动磁振子和碳纤维织物电连接的插座,还包括具有一个与插座相连插头的控制电路板,所述的控制电路板设置在一个智能控制盒中,在所述的智能控制盒内还设置有电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按摩和红外线辐射功能的智能眼罩,满足用户的需要。

进一步的,上述的智能眼罩中:所述的插座中包括三根接头针,第1号针分别接动磁振子和碳纤维织物的电源阳极,动磁振子和碳纤维织物的电源阴极分别接第2号针和第3号针;在所述的主机上设置有相应的插头,所述的插头的第1号针接电池的正极;第2号针接设置在控制电路板上的MOS管Q1的漏极,MOS管Q1的源极接电池的负极;第3号针接设置在控制电路板上的MOS管Q2的漏极,MOS管Q2的源极接电池的负极;MOS管Q1和MOS管Q2的栅极分别接控制电路板上为动磁振子和碳纤维织物设置的功率挡位对应的PWM信号输出端。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地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智能眼罩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智能眼罩电气连接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智能眼罩PWM信号产生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能够进行按摩和红外线辐射治疗的智能眼罩,如图1所示,包括眼镜形状的遮光眼罩本体1;就是两块能够罩在眼睛上面的黑色毛绒,在遮光眼罩本体2内靠近使用者眉毛处设置有动磁振子2,一个眼睛上面眉毛处有一个这样动磁振子2,本实施例中,使用1020型号的动磁振子,它是一种直线电机,在振动过程中,有磁力线泄露形成对身体有益处的动磁,在遮光眼罩本体1内部中间设置有一层可发出远红外线的碳纤维织物3,称为碳纤维布,这个碳纤维布可以和遮光眼罩本体2的形状一样,在黑色毛绒中间。在遮光眼罩本体1表面设置有与动磁振子2和碳纤维织物3电连接的插座4,通过插座实现对动磁振子2和碳维织物3进行控制,使效果最好。还包括具有一个与插座4相连插头的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设置在一个智能控制盒中,在智能控制盒内还设置有电池,由于控制电路板是智能控制的,因此,也称为智能眼罩。

本实施例中的智能眼罩的电气连接方式如图2所示,插座4中包括三根接头针,第1号针分别接动磁振子2和碳纤维织物3的电源阳极,动磁振子2和碳纤维织物3的电源阴极分别接第2号针和第3号针;在智能控制盒上的插头中,插头的第1号针接电池的正极;第2号针接设置在控制电路板上的MOS管Q1的漏极,MOS管Q1的源极接电池的负极;第3号针接设置在控制电路板上的MOS管Q2的漏极,MOS管Q2的源极接电池的负极;MOS管Q1和MOS管Q2的栅极分别接控制电路板上为动磁振子2和碳纤维织物3设置的功率挡位对应的PWM信号输出端。

PWM信号由控制电路板产生,目前,PWM信号产生电路非常多,本实施例中采用一种非常流行的软件产生PWM的模块,本实施例中,使用一块MCU通过软件控制来产生PWM信号从中断端口输出,分别接MOS管Q1和MOS管Q2的栅极。该PWM信号发生器的原理如图3所示,利用一个寄存器内设置的数字与循环计数器的输出相比较,在比较器中输出PWM信号。实践中,可以由不同的MCU中的中断输出口输出PWM信号。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